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三礼义宗》中记载:“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阴气出地方尽,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据资料记载:“冬至日虽然白天最短,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最少,但由于地面在夏秋储存的热量的热惯性,这一天并不是一年中最冷的,到了大寒节气左右,地面储存的热量已经消耗殆尽,这段时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

正所谓:“大寒小寒,无风自寒。”这一时期,伴随着大风与冰雪,北方地区土壤冻结、河流封冻,南方地区迎来冷空气、草木凋零,几乎全无生机。

然而物极必反,大寒作为严冬的极点和最后一个节气,也包含了周而复始之意。大寒之后,即是立春。

这一点从大寒节气的花信风就可看出。大寒的花信风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瑞香香气袭人,她“买断春光与晓晴,幽香逸艳独婷婷”;兰花一身傲骨,她“芬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华美”;山矾轻盈婀娜,她“玲珑叶底雪花寒,清昼香熏草木间”。

这些花信风都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天越寒而香气愈浓,环境越严峻而活力越强盛。

这也是大寒时节的典型特征——于严冬之中蕴含着新的生机。正如诗人元稹所说:“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寒始,春将至

对于花而言,大寒是等待阳春的节点;对于人而言,大寒是养精蓄锐之时。

中医的运气学说认为,一年中包含风、暑、火、湿、燥、寒六种气化过程,并引发了生、长、化、成、收、藏六段生物节律。而大寒为主气起始时点。因此,做好大寒时节的养生保健,对于开启来年春光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人如此,物亦然。

《三礼义宗》中记载:“十一月,颐养爻初起,至此始彻。”尽管冬至一阳来复,但只有待到大寒时节,阳气才能通彻于地下,引动万物萌芽。

从物候学视角来看,大寒是植物的熟休眠待萌芽的阶段。对于某些植物来说,在生育期需要保持适当低温,如冬性较强的小麦和油菜等农作物,通过较低气温的春化阶段,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而酒也在经历了一整个冬季漫长的发酵后,代谢出更为丰富和协调的酸、酯、醛、醇等香味物质,为酿出绝佳春酿,作了充足的准备。


大寒至,年味浓

民间俗语说“过了大寒,又是一年”,而这个“年”不仅仅是时间度量,更是指的农历新年。因而,大寒时节的一些民间习俗都透着浓浓的“年味”。

其一便是祭灶。大寒期间,农历腊月廿三为祭灶节。

相传,监察人们善恶的神——灶王爷会在这一天回到天宫中向玉皇大帝禀报民情。因此,为了不让灶王爷说坏话,除了供奉食物之外,人们还会把糖化开,涂抹在灶王爷嘴上。

有送灶,就有迎灶。相传,在除夕晚上,灶王爷会和众神一起到百姓家中过年。可以看出,大寒的习俗与除夕、春节的习俗互联互通,透露出浓厚的辞旧迎新的氛围。

其二便是“踩岁”。旧时大寒时节,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并将其铺在路上,供孩童踩碎,以“碎”“岁”谐音,寓意岁岁平安。

可见,大寒的习俗也寄托了人们驱凶迎祥的美好祈愿。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大寒时节,春酿正在经历关键时期。

据《泸县志》载:“春日治酌曰春酒。”特别是在“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诸多酿酒作坊会举行春酿封藏仪式。

在大寒后的立春时节,诸多酿酒作坊会从这个时节酿出的第一批酒中,精选出最为满意的那坛,称为“春酿第一坛”,并悉心封存储藏,寄予美好期许,静候岁月启封。

夏耘、秋收、冬藏、春出酒。从古至今,人们的生产活动都遵循着自然哲学,依时而动。这也正是中国古人总结出来的与自然的相处之道。

“行看花柳动,共享无边春。”大寒时节,已经有花柳报信,春天不远矣。

今年农历二十九为大寒,与除夕、春节紧紧相连。而在21世纪这100年中,这种巧合仅有5次。

在这样难能可贵的时刻,相信今年春日的脚步将比往年更快。而经过漫长冬天考验的春酒,每一滴也都将带着今年独特的幸运,不负等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