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在引领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的历程中大致经历了三次跨越。


一是发明“甘醇曲”,引领中国白酒迈入大曲酒时代;二是始建1573国宝窖池群,开创浓香型白酒酿造中最为关键的“泥窖生香,续糟配料”工艺;三是蝉联历届“中国名酒”称号,写就新中国第一本白酒教科书,普及浓香工艺,引领产业步入现代化。



2022年,在中国名酒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泸州老窖出版《浓香何以香天下——中国名酒七十周年档案报告》一书,以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报纸、照片,详细全面地展示了泸州老窖的七十年发展历程。



这本书以收藏于泸州老窖名酒七十年主题展厅中的大批详实的史料实物为佐证,在行业内首次揭秘了泸州老窖在七十年里无数光辉荣耀的瞬间。




旧闻里的泸州老窖


新中国成立前,泸州老窖的名声就已蜚声国内外。除了泸州老窖博物馆珍藏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奖牌之外,还有更多文献、报纸记录了泸州老窖的荣耀。


早在1907年,泸州老窖就在“成都商业劝工会”荣获褒奖;1910年,在南洋劝业会上,泸州大曲酒荣获甲等大奖章;1915年,泸州老窖温永盛大曲酒代表中国白酒第一次走出国门,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此后,泸州老窖又在伦敦、巴黎以及中华国货展览会、四川劝业会等多次斩获奖章。


1936年,《国民公报》记述泸州已经成为川东南唯一的酒业中心。20世纪40年代,泸州大曲酒牢牢占据着全国曲酒市场的绝对主角地位,远销京沪、南洋一带。


▲1947年,《泸县一览》刊载泸州老窖温永盛作坊宣传资料


▲《食品工业名录》一书第267页记载了泸州老窖荣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1947年,《中央日报》刊载重庆五味和酒楼售卖泸州大曲酒


▲1945年,《益世报》报道泸州老窖爱仁堂作坊在重庆民族路增设门店,销售老窖曲酒和驰名花酒


▲1948年,《中央日报》刊载温永盛曲酒作为四川两大特产之一


▲1950年《川南土产资料》介绍泸州大曲酒已久负国际盛名(任建华捐赠)


新中国成立以后,泸州老窖开创中国名酒时代,荣获历届“中国名酒”称号,还在国家各级评奖中获得国家金质奖章、部优、省优等多项殊荣。


▲《食品目录汇编》一书记录了1980年国家优质产品名单,泸州老窖特曲荣获金质奖


▲1984年,《人民日报》报道泸州老窖特曲荣获国家金质奖


▲1984年,泸州老窖荣获国家金质奖章庆祝巡游活动


1987年,泸州市举办第一届名酒节。这是由泸州开创、全国首次举办的名酒节,成为后来酒博会的“鼻祖”。


▲1987年,《河南日报》报道泸州首届名酒节成交八亿多元


▲1987年9月3日,《人民日报》报道全国第一个名酒节在泸州举行


▲1990年,《文汇报》报道,泸州老窖又获国际金奖,内容记录:“泸州老窖”最近在有近百个国家的4500多家公司参展的巴黎第十四届国际食品博览会上夺得金奖。


▲1996年,《解放日报》以《香!中国第一窖》为题报道泸州老窖400年老窖池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北京青年报》报道“国窖”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报道指出,“特别是2004年以来,国窖1573在高端白酒市场脱颖而出,成为泸州老窖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



历届全国评酒会上的泸州老窖


1952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第一届全国评酒会掀开了中国名酒时代的崭新篇章。


新中国刚刚建立,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期,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作为传统民族制造业和民生经济的重要构成,酿酒业的快速恢复也提上了日程。


对于当时的酒业生产来说,白酒种类繁多,多以私家作坊为主,行业缺少统一的操作规程,品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名酒评选的目的,就是评选出国家名酒和地方名酒,作为国家专卖制度下全国调拨或仅限于地方调拨的“通行证”。同时,评选出来的名酒操作工艺,也将作为工艺普及的样本。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根据“品质优良、广受好评、历史悠久、制造方法特殊”等标准,对全国数以万计酒厂选送的产品酒样,筛选出103种酒进行评比,最终选出“中国四大名白酒”:茅台、泸州老窖、西凤酒、汾酒。


▲第一届全国评酒会获奖名单


▲1952年中国专卖事业总公司(王秋芳)《中国名酒分析报告》


▲第一届中国名酒入选条件


首届评酒会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促进酒类产品声誉提高,行业生产掀起高潮。


1963年,第二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白塔牌泸州老窖大曲酒荣获第二届“中国名酒”称号。


彼时,众多烧锅、作坊经过公私合营,改组为国营酒厂,由国家有计划地指导、发展名酒生产。这被看作是国家对各酒企的一次质量“大阅兵”。


▲白塔牌泸州老窖大曲酒荣获第二届“中国名酒”奖状显示:四川省泸州市曲酒厂泸州老窖大曲酒于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在第二届全国评酒会议上,评为名酒,并授予金质奖章。


▲1964年,《人民日报》以《原有八大名酒保持特色 新增十种名酒各有千秋》为题报道了第二届全国评酒会评出的包括泸州老窖特曲酒等八大名白酒在内的十八种名酒


▲1962年,《大公报》刊载泸州大曲酒新装上市


▲20世纪60年代,中国酒业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名酒海报


▲20世纪60年代,《文汇报》刊载“贺新年饮中国名酒泸州大曲酒”


▲20世纪60年代,《文汇报》刊载泸州老窖大曲酒等中国名酒价格信息,泸州老窖、茅台同价


▲1973年,四川省宜宾地区商业局下发《关于一九七三年名酒出口任务的通知》,对泸州曲酒厂、五粮液酒厂的出口任务作出计划安排:宜宾五粮液为20吨,泸州特曲酒为45吨


▲1975年,阿根廷来信泸州曲酒厂,请求再卖一批瓶装酒给阿根廷。信中询问:“如果你们同意再卖一批瓶装酒的话,请告知可以买多少瓶,以及价格、包装、邮寄等的美元费用多少。当货物经海路用邮包寄出之后,又何时如何付款。”


如今回过头看,1979年对中国白酒行业的影响显得尤为深远。


这一年,我国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时代。经济的突飞猛进也带来了酒业的百花齐放,在此之前,泸州老窖、茅台、汾酒三大试点科学总结了名酒生产工艺,各类培训班推动了整个白酒行业的整体繁荣。由泸州老窖、茅台、汾酒带来的试点经验为白酒香型阵营划分奠定了基础。


在此基础上,1979年8月,第三届全国评酒会在大连举行。这届评酒会正式对中国白酒进行了香型划分,对中国白酒历史有着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在这届评酒会上,行业内将采用泸州老窖工艺生产的酒称为“浓香型”,将茅台工艺生产的酒称为“茅香型”,将汾酒工艺生产的酒称为“汾香型”。


香型的划分推动着中国白酒的发展,后来的香型都是这一年的香型基础上发展而来,推动了后来各类香型的创新,带动了白酒品类的繁荣与百花齐放。


▲1979年,工农牌泸州老窖特曲酒荣获第三届“中国名酒”称号奖状


▲1980年,泸州曲酒厂张福成副厂长在公司各车间举行荣获国家金奖传达大会


这届评酒会准备充分、组织严密、方法科学、评定合理,确定了白酒香型的风格特征。


自此以后,泸州老窖作为浓香型白酒的典范和标杆,将浓香工艺普及全国,推动形成了“浓香天下”的白酒行业格局。


1984年,第四节全国评酒会在山西太原举行,评出包括泸州老窖特曲在内的十三种中国名白酒。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持续深化,经济转型加速,人们的品牌意识逐渐觉醒。在白酒行业,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白酒酿造,带动了白酒行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香型格局。


▲荣获第四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泸州牌泸州老窖特曲酒


▲1984年,泸州牌泸州老窖特曲酒荣获第四届“中国名酒”称号奖状


▲1986年,全国名酒增调分配表。泸州老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调配17吨,是当年市场名酒增调数量最大的,也说明泸州老窖特曲是市场最受欢迎的名酒。


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在安徽合肥举行,参选样品酒362种,其中浓香型198个。本届评酒会评选出包括泸州老窖特曲在内的十七大名白酒。


▲荣获第五届“中国名酒”称号的泸州牌泸州老窖特曲酒


▲1989年,泸州牌泸州老窖特曲酒荣获第五届“中国名酒”称号奖状


▲第五届全国评酒会现场


▲泸州老窖蝉联五届“中国名酒”庆祝活动


▲1989年,《四川日报》报道泸州老窖蝉联五届“中国名酒”荣誉称号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中心,以品牌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格局逐步形成。


名烟名酒价格放开,企业定价自主权扩大,大批从业者入局白酒行业。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企业成就了广阔的白酒市场,造就了浓香天下的行业格局。



浓香型白酒的泸州老窖标准


1957年,国家科委下达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遗产的十年科研规划,在四川省成立了“泸州老窖大曲酒查定总结工作委员会”。


次年,查定总结工作圆满结束,这次查定总结工作是中国名酒史上的第一次。


▲1957年,中国专卖事业公司四川省公司抽调人员参加泸州老窖大曲酒总结工作的通知


▲1958年,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法有关技术方面的初步总结报告


▲1958年3月,泸州老窖大曲酒操作总结工作委员会全体同志合影


1959年是泸州老窖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间节点。


这一年,在泸州老窖大曲酒查定总结的基础上,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泸州老窖大曲酒》一书,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官方名义规范中国白酒酿制技艺,形成了当时整个白酒酿造行业最全面、最权威、最先进的酿酒技艺标准,并面向全国白酒企业推广。


▲1959年,新中国第一本酿酒技艺专业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出版


在此之后,泸州老窖成为浓香型白酒酿制技艺理论标准的制定者。


1963年,在第一届名白酒技术协作会上,泸州老窖负责浓香型白酒(泸型酒)标准化起草工作。


▲196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浓香型白酒“泸州老窖特曲酒”部标准正式发布


1964至1965年,中国轻工业部同时在泸州老窖、茅台、汾酒进行试点工作。


其中,泸州老窖试点是又一次规模超大、规格超高的“国家战略工程”,为中国浓香型白酒产业逐渐进入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和“微生物学范畴”,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科学之路。


▲泸州老窖试点合影


▲1965年,《泸州老窖大曲酒入窖发酵条件与产品质量和粮耗关系的探讨》


▲1966年,国家名酒与老龙口陈酿试点中,以是否具备泸型酒风格作为综合评语标准


▲1983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发布《浓香型白酒及其试验方法》


1987年,泸州老窖受四川省标准计量管理局、省酒类专卖事业管理局委托,为浓香型白酒制定标准酒样。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成功生产出750件浓香型白酒样品,并发到各大监督部门和大型酿酒企业用于指导生产。


泸州老窖从此成为中国浓香型白酒理论和实物两大标准的唯一制定者。


▲1987年,泸州曲酒厂研制成功浓香型大曲酒标准样酒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发布


1987年的《四川日报》以“泸州特曲再次夺魁”为题报道了泸州老窖特曲的优质品质,文中报道:在驰名中外的川酒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荣获国家金奖的五大名酒,人们把它称为“五朵金花”。在这五朵金花中,又数泸州老窖大曲资格最老、出名最早。


▲1987年,《四川日报》,全国名优白酒质量检测会,对全省四十多个名优白酒进行质量检测,泸州老窖特曲荣获总分第一,再次夺魁。


2005年,《四川工人日报》刊载了中国酒界泰斗、原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秦含章的署名文章。


文章中称:“泸州老窖有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一直以来,知名度很大,它原料的出酒率一直都是很高,积累的经验和文化都很丰富。所以,从酒文化的角度告诉我们,泸州老窖从历史到现在,代表了中国酿酒工业的最高水平。”“方法的建立,标准的建立,首先是从泸州老窖出发,所以说它是鼻祖。”


▲2005年12月1日,《四川工人日报》报道,原轻工业部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秦含章发表感言,称泸州老窖代表了中国酿酒工业的最高水平。


▲2006年7月18日,《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06正式发布


2021年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1年第3号中国国家标准公告”,GB/T 10781.1-2021《白酒质量要求 第1部分: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正式发布,本标准代替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实施日期为2022年4月1日。


▲2021年3月9日,《浓香型白酒》GB/T10781.1-2021发布



泸州老窖,成就大国浓香


泸州老窖在白酒行业发展历程中的的贡献,不仅在于自身酿造技艺的研发和传承,更体现在其主动担当,肩负起将浓香白酒技艺推广至全国的重任,推动浓香型白酒成就“浓香天下”格局。


20世纪50年代后,泸州老窖白酒酿造技艺开始向全国普及推广。


1953年,《李友澄小组酿酒操作法》出版,面向全国推广泸州老窖先进酿酒技术操作法,其最大的意义在于既能节约粮食又能增加白酒产量。


▲ 泸州老窖的酿酒技师张福成、赵子成、李友澄被称为“酒城三成”


▲1953年,四川省专卖事业公司出版《李友澄小组酿酒操作法》


▲1953年,《西南贸易通讯》大篇幅报道“大力推广李友澄小组先进酿酒法”,文中记载:“去年在四川省各地酒厂推广后,据西南专卖局反映,去年四季度,四川省有四十个国营酒厂,七十四个县的加工厂因推广李友澄小组经验,节约了二百二十余万斤红粮,增产白酒一百一十余万斤……”


1964年5月15日至7月20日,新疆兵团酒厂李祖功等人到泸州曲酒厂学习酿酒技艺。回厂后建立了浓香型白酒试制小组,并注册“伊犁牌”商标,后发展为现在的新疆伊力特酒。


▲泸州曲酒厂新疆兵团学员合影


▲1972年《泸州老窖大曲酒工艺操作流程》在行业内广泛推广


20世纪70年代,泸州老窖编写了150多万字的教材,印刷成册作为商业部、轻工业部、农牧渔业部、四川省酿酒培训班教材,并开设“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理化分析与生产”“制取工艺与质量”“勾调尝评技术”等培训班。


在这几十年的所有学员中,共产生了41位国家级酿酒大师,50多位国家级评酒委员,还有无数省级评酒委员。


▲1980年6月至7月5日,轻工业部全国勾调尝评技术培训班在成都举办


▲1981年10月,第二期勾调尝评培训班在江苏泗洪县双沟酒厂举行


商业部白酒技术协作会议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最出色、最有成效、最受欢迎的协作会。


泸州老窖作为首届组长单位,先后在昆明、泸州、成都、万县、邛崃、大连、西安、广州、洛阳、顺德、伊犁、乌鲁木齐、武威、广汉、彭州、陇南、上饶、北海、习水等地开会,传播浓香型白酒酿制技艺。


▲1981年,商业部大曲酒勾调技术培训班结业合影


▲1984年,商业部浓香型曲酒工艺培训班结业留影


▲商业部白酒技术协作组首届大会资料汇编


▲1985年,在昆明召开的商业部白酒技术协作组首届大会


▲《四川省名曲酒尝评、勾兑、调味技术短训班资料》


20世纪80年代,由四川省专卖局组织,泸州老窖授课,举办了勾调尝评和工艺培训班近三十期,在成都、广汉、彭山、渠县先后举办五期,在万县举办两期,梁平、重庆、宜宾举办多场。


▲1980年,泸州曲酒厂赖高淮为四川省酒类专卖事业局、四川省糖业烟酒公司编著的《大曲酒工艺技术的研究》


▲1980年,泸州曲酒厂编著的《浓香型白酒工艺操作方法的研究》,作为全国浓香型白酒工艺技术培训班讲义


在第四届全国白酒评委中,三分之一的评委在泸州老窖参加过系统培训,其中包括第一名金凤兰。


第五届全国白酒评委中,共有40名,其中21名在泸州老窖参加过系统培训,其中包括第一名李静。


▲1982年,四川省评酒员培训班结业留影,赖高淮为授课教师


20世纪80年代,泸州老窖专门为宜宾地区各大酒厂举办过多场关于制曲、化验分析、勾调等专项培训班。由泸州老窖技师周德明率队,泸州老窖科研所酿酒、制曲、勾调等多位技师参与授课。


▲1982年,宜宾地区(第二期)名曲酒工艺技术培训班合影


▲1982年,赖高淮为四川省宜宾地区名曲酒公司编著的《大曲酒工艺技术的研究》酿酒技术培训班教材


1987年,《四川日报》以《一花引出百花开》为题报道了泸州曲酒厂帮助全国各地酒厂传授浓香型白酒酿制技艺。


文章讲述:“三十多年来,他们不断把自己的技术介绍到全国各地,为浓香型白酒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四川日报》报道《一花引出百花开》


▲1986年,《贵州日报》刊载习水县习乡大曲采用泸州老窖配方,产品远销十多个省市


1985年,泸州老窖建立了职工校,1988年改名为技工校,面向全国招生。


泸州老窖技工校成为全国第一所专门的酿酒技工学校,在全国培训了8000多名酿酒科技人才,学成后有相当建树的酿酒工程师达5000余人,如今分布于各大酒企。


▲泸州老窖技工学校授课现场


▲泸州老窖技工学校校址


几十年来,泸州老窖既是浓香型白酒的开创者,也是浓香型白酒标准的制定者,更是浓香型白酒技艺的传授者,为行业培养了大量酿酒技术专业人才。


1989年4月,中国著名酿酒专家、酒界泰斗周恒刚为泸州老窖题写“浓香正宗”。


▲周恒刚题写“浓香正宗”



后记


从百废待兴到百花争“香”,从全凭经验到遵循科学,白酒行业走过了热血奋进的七十年。泸州老窖的七十年,则成为这段光辉岁月的最佳注解。



七十年来,泸州老窖始终坚守着民族文化和民族产业,以勤奋谦谨的姿态,呵护着“名酒”荣耀,续写着“名酒”辉煌。


作为行业公认的酒界技术“黄埔军校”,泸州老窖专注于酿酒技艺的改进和创新,并将最先进的酿制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播给行业,为行业培养了大量酿酒技术专业人才。


在中国名酒的七十年征程中,泸州老窖的发展代表着名酒最纯粹的一面,其创新、引领、无私奉献,折射出了中国名酒的深厚内涵。



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中国名酒,是中国白酒最高品质的代言,也是中国白酒引领世界的标杆,并以名酒的行业价值与行业担当,深刻演绎了不断升级白酒品质、传承创新酿造工艺、探索白酒科技与生态酿造、塑造白酒品牌形象与品鉴创新的中国名酒精神。


时值中国名酒七十周年的特殊节点,《浓香何以香天下——中国名酒七十周年档案报告》的出版,既是对名酒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名酒价值的一次系统梳理。



作为中国近现代白酒文化的缩影,这本书将带领更多人了解泸州老窖、了解中国名酒,对于传承、弘扬中国白酒文化意义深远。



致敬先辈的开拓精神,传续名酒酿造中的匠人力量,是档案报告的应有之义。


梳理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也将为今天的白酒从业者提供启迪,由此建立起更为坚定的文化和产业自信。


中国名酒七十周年,亦是名酒奋进的新征程。以此为起点,沿着先辈的足迹,白酒行业将在时间的长河中,开启下一个更为辉煌的七十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