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尚婧 当今世界各大文明在早期都有共生思想的萌芽,其中尤以东方文化为最: 《道德经》强调效法自然的无为而治,《中庸》追求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共育,《礼记·月令》中详细记载一年十二月中每个月的天象、物候及统治者应颁发的政令,也是为了实现人类需求与生态可持续性的共生…… 虽然中国古代尚没有现代“共生文明”的系统理论,但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仁民爱物”的伦理观、“以时禁发”的制度设计,还有“因地制宜”的技术实践以及根植于民间习俗的生态意识,已然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深刻的“共生文明”思想与实践体系。 7月18日,《共生哲学——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纲领》(以下简称:《共生哲学》) ——新时期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在泸州老窖指挥中心正式发布。 《共生哲学》涵盖资源禀赋、企业理念、经营理念、专题理念、文化形象等6个篇章,在“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的企业哲学之下,一张有深度、有体系、有执行力的文化战略地图缓缓铺开。 何为共生? “共生”,不仅代表着泸州老窖在20世纪对酿造与传承的理解,也是新时期的泸州老窖国窖人的行动纲领和价值主张。 泸州老窖最早提及“共生”概念是在1999年,当时,泸州老窖在成体系地进行企业文化研究和梳理后,总结提炼出“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的企业哲学,具体表达如微观上酿酒微生物之间的共栖共生、富集繁衍的关系,又如宏观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坚持与社会同行,与环境相依,与人类共存。 往后20余年,在“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的企业哲学指引下,泸州老窖国窖人形成了明晰且连贯的发展理念与价值体系。 此次发布《共生哲学》,则是继2011年泸州老窖发布白酒行业第一本系统介绍企业文化理念的读本《泸州老窖企业文化手册》后,再一次对企业文化的梳理与表达。 在《共生哲学》的企业哲学篇中,泸州老窖对“天地同酿,人间共生”有了更细致的解释——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天地同酿”寓意天地自然如同伟大的酿造者,以其无穷的创造力和能量,将阳光、雨露、空气、土壤、微生物等元素融合转化,为人间带来丰富的酿造资源。而“人间共生”则强调人类并非孤立存在,人与天地间的其他生灵共同生存繁衍,与天地万物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整体而言,泸州老窖的共生文化企业理念体系,是以“天地同酿,人间共生”为统领,以“地、窖、艺、曲、水、粮、洞”七大酿酒资源为文化土壤,追本溯源,探寻文化基因、挖掘文化内涵、丰富文化外延。 从这一层面看,泸州老窖的共生文化企业理念是用“七大酿酒资源”梳理了文脉,构建出系统化、结构化、模型化的文化叙事体系,不仅实现了企业内部文化的理性归纳,更为整个行业提供了文化传承的方法论参考。 品牌战略之上,唯有文化 “十年品牌靠营销、百年品牌靠质量、千年品牌靠文化”,在《共生哲学》的指引下,泸州老窖完成了文化语言的重塑,并以此反哺至品牌核心。 本次发布的《共生哲学》,其背后是一整套从顶层设计到集体共创的文化系统工程。不同于以经验为主的企业文化构建,此次泸州老窖历时近两年,通过上百次访谈、调研、讨论,既有专家主导、又有员工共创,最终构成了从核心主干到十余项专项理念,从行为规范到管理价值观,一个结构清晰、表达精准的企业文化体系。 某种意义而言,这并非简单的文化总结,而是一次从实践走向理论、从内部认知走向对外表达的系统升级,它深入到泸州老窖的品牌管理、营销操作、人才体系与社会责任中,此刻泸州老窖的文化已经不再是“宣传口径”,而是“行动指南”。 事实上,在过去数十年的品牌发展中,泸州老窖已经将品牌建设与文化表达进行了深度绑定,从品牌视觉到广告创意,从品牌活动到国际传播,无一不是“共生哲学”的延伸应用。 尤其是国窖1573的品牌构建上,泸州老窖充分调动文化资源,完成了品牌层面不间断使用450余年的1573国宝窖池群、不断代传承700余年的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活态双国宝“建设,深耕、历史文化的活态传承,最终实现了产品力、文化与话语权的三位一体,这亦是泸州老窖的文化共生的实践。 文化不是静态的标本,而是动态的生命体,可以明确的是,泸州老窖对企业文化的态度并非“供起来”,而是“活下去”。如今,泸州老窖的《共生哲学》又为行业点燃新的灯火,在方向正确、体系清晰、语言现代的三项赋能下,文化完全可以成为企业长期增长的内核动能,并进一步强化品牌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强调了文化对于泸州老窖的重要性,“文化,是流淌在企业血脉中的精神基因,更是支撑我们跨越激流险滩、攀登行业高峰的核心力量。站在‘十四五’收官之年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在公司处于转型升级、特殊攻坚的重要时期,需要我们直面风险挑战、坚定必胜信心,更清楚地认识《共生哲学——泸州老窖企业文化纲领》指导实践、赋能经营的价值和意义。” 在动态的文化实践中,始终向前 关于泸州老窖的企业愿景,在《共生哲学》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成为国际一流品牌,成就世界一流企业,让中国浓香飘香世界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人,实现泸州老窖感动世界,国窖1573让世界品味中国”是泸州老窖的宏伟愿景,更是中国白酒迈向全球的时代愿景。 在足够坚实的动态文化地基上,泸州老窖在白酒行业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扛旗者的重要角色,始终向前。 企业精神篇中,泸州老窖详细解读了泸州老窖国窖人“敢为人先、快乐奋进、敬人敬业、创新卓越”的精神底色,并记录了具有代表性的精神故事和事件,其中不乏在近70余年内泸州老窖引领行业向好发展的大事件。 譬如名酒精神,在五届名酒评选的历程中,泸州老窖编写行业教材,“走出去”帮助兄弟企业恢复生产,“请进来”开办各级培训班等,推动中国白酒形成“浓香天下”的行业格局; 试点精神,根据周恩来总理组织制订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指导精神,泸州大曲酿造工艺被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而后出版《泸州老窖大曲酒》一书,为中国白酒行业确定了生产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了白酒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推动中国白酒行业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发展; 黄埔精神,泸州老窖成立了全国第一所酿酒技术学校,系统性地培养酿酒技术人才,出版多部浓香型白酒学术著作,派出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技术指导、支援的酒厂达数百家; 国窖精神,横空出世的国窖1573不仅改写了中国白酒市场的格局,成为中国市场极具代表性的商业经典案例,更成为时代前行的一个缩影; 黄舣精神,建成黄舣酿酒生态园,是引领中国白酒“传承古法、纯粮酿造、守正创新、数智驱动”智酿创新的标志性工程。 以上桩桩件件,无一不记录着泸州老窖的共生哲学,是“美美与共、各表其美、行业共荣”的生态思维,也是“文化同源、标准同订、市场同拓、规则同守、危难同渡”的“五同”理念。在向内求索、向外生长的路上,泸州老窖始终有着敢为人先的魄力,在行业发展中,泸州老窖亦有着和谐共生的气度。 由此我们看到,白酒企业不仅仅是产品的集合体,更是文化的传承者、精神的倡导者、社会价值的参与者。泸州老窖通过对“天地同酿,人间共生”理念的持续践行,正在以文化的方式重新定义中国白酒品牌的广度与深度,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企业展现文化自信与承担文化责任的典范。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