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地球人。他所搭乘的飞船将他送到了320千米高的轨道上,绕行地球一圈后返航。 彼时,他这样描述从太空中看到的地球家园景观:“尽管天空非常暗,但地球是蓝色的,而且看起来十分清澈”。 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航天员出舱,又安全回到了梦中的蓝色星球。 这一幕,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梦之蓝M6+联合央视新闻、新华网对“神舟十三号”着陆进行了全程直播,以一抹蓝温暖了航天英雄回家的路。 ▼与梦之蓝M6+一起致敬航天英雄,敬请全屏观看 ➊ 在太空,播撒一颗“蓝色的种子” 从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位航天员这趟太空之旅持续了183天,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间的最长纪录。 在这半年的时间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用许许多多个“第一次”装点着他们的“航天梦”,在全民族心中播撒下一颗颗“蓝色的种子”。 ▲梦之蓝M6+联合央视新闻对“神舟十三号”发射进行了全程直播 由于此次任务在轨时间长,神舟十三号乘组也首次在太空中度过了春节、元宵。虎年春节,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用春联把中国空间站装扮得年味十足,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吃着饺子过春节;北京冬奥会前夕,三位航天员用漂浮的五环,为中国冬奥健儿喝彩;元宵节当天,三位航天员写灯谜、弹古筝、吹葫芦丝,献上一场太空才艺秀…… 丰富多彩的形式,热腾腾的烟火气,让这颗“蓝色的种子”迅速生根发芽。神舟十三号相关的话题几乎全是千万级的阅读量和百万级的讨论度,其中“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出舱”相关报道引关注,15-24岁观众忠实度提升243%,微博相关热搜话题总阅读量5.6亿次,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超5200万。 ➋ 一颗“种子”破土、发芽、拔节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2018年10月20日,中心迎来60岁生日。60年间,中心先后执行110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145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在酒泉茫茫的沙漠戈壁之中,中国一代代航天人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太多的从“0”到“1”。 从1956年中国建立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以来,中国已经取得了运载火箭(1970年“长征一号”)、基础人造卫星(1970年“东方红一号”)、探测实验卫星(1971年“实践一号”)、通信卫星(1984年“东方红二号”)、气象卫星(1988年“风云一号”)、导航卫星(2000年“北斗一号”)、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探月工程(2007年“嫦娥一号”)和空间站(2011年“天宫一号”)等多项里程碑式的进展。 由于航天行业的特殊性,以上成就几乎全部是由中国人自主探索取得的。正是一代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两弹一星”的辉煌伟业,才有了航天大国的美誉,才有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和亘古不变的日月星辰相比,人的一生真如白驹过隙。但梦想的种子一旦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里生根,就一定能破土、发芽,到神舟十三号,已经能听到它四处拔节的声音。 ➌ 一抹蓝,连接航天和 美好生活两个“梦” 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带回2千克月壤、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中国祝融号火星车登陆火星并传回真实火星影像……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之梦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如今,一抹蓝,连接起了两个“梦”。 “更好的时代,值得更好的你”,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梦之蓝M6+自2019年起就积极参与并助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开展了如“百万航天合伙人计划”“天问一号火星着陆点征名”等互动活动,还与央视一起直播了“胖五”飞天、“北斗”升空、“天问”探火、“天和”出征等中国航天荣耀时刻,把航天梦与美好生活梦紧密编织在一起。 三位航天英雄回家一幕,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梦之蓝M6+再度联合央视新闻、新华网对“神舟十三号”返回进行了全程直播,让航天梦想之光照进每一位国人的心扉。 星河灿烂,梦想无垠。所有梦想的支点,都是对更美好生活的渴望。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不会停歇,追求美好生活的渴望不会冷却,而两个“梦”交织的时刻,值得举一杯梦之蓝。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