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中国食品报》(2021年02月22日07版) 近日,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拟推荐对象名单,共有4人入选,其中包括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消息一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有网友调侃这是“白酒院士”,还有网友戏称“茅台入选了,我二锅头表示不服”……这些言论的背后,其实是公众的不解。 除了“蹭热度”和“恶意诋毁”等少数不良居心者以外,公众对于茅台集团总工程师入选院士候选人的质疑无外乎两点:一是酿酒技术跟“国之重器”类的核心技术似乎不沾边,所以,酿酒人当院士很难代表“科技兴国”的战略方向;二是茅台“财大气粗”,其强势地位有可能影响院士推荐和评选的进程。 这两点乍一看有些道理,细一品却有些立不住脚。首先,王莉的研究方向是发酵与轻工生物技术,当代酿酒行业与生物工程、有机化学、智能制造等息息相关,工程技术含量并不低。且王莉主持、组织的“原料及器具中食品安全指标分析方法的开发”等10余个项目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且均取得重大成果,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也有众多成功案例。 其次,院士推荐和评选的规则都是透明的。作为最高级别的学术称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院士从推荐到参评,都有着严格且完整的标准和规则。根据院士增选工作相关规定,中国科协提名是院士候选人产生渠道之一,具体程序是经地方科协推荐、中国科协组织遴选、报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议通过后方可成为有效候选人。即使茅台的金字招牌可能会晃一下院士推荐人的眼,也不可能改变基本的程序和根本的规则。 日前,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人员表示,相关推荐评选符合所有法定流程。英雄不问出处,院士的价值在于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贡献,为人民的美好生活造福。按照现有章程,院士推选并没有对酿酒行业做出禁止性规定,把院士评选这个学术圈的事和白酒企业放在一起并加以情绪化、社会化的解读,把与行业有距离的不确定信息当成行业新闻来渲染,本身就是一种异化的判断。 毫无疑问,这样的判断将给行业带来伤害。而这样的判断背后,是公众对于酒业和食品科学的不了解,也是相关行业健康成长进程中的短板。我国酒业乃至整个食品行业正在高速发展,而公众对于这方面的认知却不够全面客观,食品科学与工程这种与大众生活十分贴近的传统专业,自然容易招致大众对其科学性的质疑。走进民生、融入时代、接上地气、传播真知,是中国食品行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每一个食品企业特别是业内领军企业必须担当的责任。 茅台集团总工程师进入推荐名单只是完成了院士候选人的初始推荐程序,中国工程院院士有关负责人回应称,其还不是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对于此事引发的风波,央媒也给出了当慎之又慎的评判。 院士评选的规则和标准不会改变,去伪存真的本质不会改变,让本不该发生的舆情再飞一会儿,争议带来的终将是启示和收获。无论中国会不会增加一位“白酒院士”,如何传播真知都应成为行业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国食品行业的生存环境都会增加几分利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