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泸州老窖酒传统酿制技艺传承人、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品鉴创新中心总经理曾娜带来了涉及民生改善、脱贫攻坚、文化建设等领域的建议。 作为从基层走出来的人大代表,曾娜的建议来源于对从业的深入观察以及泸州老窖的多年实践。 ❶ 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遭遇“现代化”危机: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更新,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传承人日趋减少,活态传承方式也正在消失。 但与此同时,文化遗产的作用却愈发重要。 曾娜表示,这次发生在全球范围内的新冠疫情,以及各国对待疫情的处理方式,显现出中外文化的差异。因此,需要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更好地共同抵御疫情。 “在此背景下,以文化遗产为载体,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尤为必要。”在曾娜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遗产,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积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文化故事不可多得的优秀载体。 据曾娜介绍,泸州老窖的物质文化遗产“1573国宝窖池群”,至今已连续使用了447年,在行业中享有“活文物”之称。而泸州老窖酒传统酿造技艺更是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心口相传至今也已696年。 同样是2006年,26岁的曾娜从全国近3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国家级白酒评委。 在“以文化遗产为载体,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建议中,曾娜提出,要持续加强对文化遗产,特别是对珍贵、濒危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抢救性保护;国内国外兼顾,建立文化遗产传播机制,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充分利用新媒体语境进行文化传承和弘扬;关注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创新文化推广的方式方法。 此外,关于白酒行业克服疫情,继续实现消费升级,曾娜表示,行业应该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的、多元的和能够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双重消费需求的产品。“以泸州老窖为例,我们一直在梳理、传播中国白酒的文化内涵,讲好、讲透中国白酒的文化故事,用文化为白酒消费赋能。” ❷ 关注基层非遗,创新消费扶贫 “作为基层代表,脱贫攻坚始终是我最关注的领域之一。”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对于疫情可能造成的因疫返贫、因疫致贫等情况,曾娜在两会期间建议,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民解决就业。 具体而言,曾娜建议,可鼓励消费,支持企业特别是餐饮业复工,帮助贫困劳动力有序返岗;帮助贫困地区发展好当地产业,积极开发当地“扶贫特岗”;建立起常态化、规模化、便利化的“以购代捐”机制;创新消费扶贫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等。 实际上,消费扶贫也从另一方面,为基层非遗保护提供支持。 “疫情发生后,我通过调研发现,我国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布在经济欠发达地域,由于所传承的技艺小众,未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关注,因此他们的收入低,抗风险能力弱。”据曾娜介绍,受疫情影响,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于旅游观光等行业受到较大打击,收入锐减,面临生活困境。 对此,曾娜建议相关单位和部门能够出台阶段性专项帮扶支持政策,或给予专项资金补助,帮助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能够度过困难,避免因疫情致贫、返贫。 ❸ 助力脱贫攻坚,泸州老窖在行动 曾娜对脱贫的关注,与泸州老窖多年来在脱贫攻坚领域所做的努力息息相关。 据曾娜介绍,2015年以来,泸州老窖先后募集捐赠资金超17127.8万元,共帮扶3个贫困县、1个区、16个贫困村,紧紧围绕“精、准”二字,在基础设施、智志双扶、产业发展、医疗帮扶等重点项目全力攻坚,打造了“稻田养鱼”“高原牦牛”等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此外,泸州老窖还以及“星级激励基金”“以购代捐、以销促产”“智志双扶”等特色帮扶项目,以“造血式”扶贫取代“输血式”扶贫。 对于重点精准帮扶的“两村一区”——泸州市古蔺县向田村、阿坝州红原县滚塘村以及泸州市龙马潭区,泸州老窖同样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为当地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长足贡献。 为支持龙马潭区环境保护治理,泸州老窖曾捐赠4000万元用于龙马潭区长江沿岸环境治理项目,以改善长江沿岸居住环境,助力沿江乡村振兴。 此后,泸州老窖将在向田村捐助建设村中药材基地、继续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和扩大稻田养鱼项目,在滚塘村围绕产业扶贫、产品销售渠道开拓、文化教育扶贫等方面夯实脱贫攻坚成果。 “2020年,我们将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培训、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工作,同时探索建立稳定的脱贫长效机制,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贡献力量”,曾娜表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