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汾酒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会议时,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发言。


在发言中,李秋喜以汾酒为例,介绍了汾酒近年来在国企改革、企业管理、市场销售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经验。并针对酒类食品安全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下为发言实录。


640.webp (22).jpg


原标题:以人民为中心——在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山西代表团的发言要点


我是来自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的代表李秋喜。这两天,我认真学习了政府工作报告,深刻认识到这是一份实事求是、直面挑战、传递信心、民生导向、重点突出、勇于担当的好报告,是以人民为中心、以抗疫为重心、以保市场主体为主要抓手、以不提具体GDP为特征、措施非常具体、责任特别明确的好报告。我相信,这也必定是一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好报告。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一个特别突出的核心逻辑和核心主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六稳”和“六保”。“六保”是“六稳”的前提。“六保”又以“保市场主体”为前提。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居民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就业是最大的基本民生,市场主体也是保粮食能源安全的主体力量。


国企是市场主体的核心力量。总理在报告中关于国企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具体举措一是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二是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三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四是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五是聚焦主责主业,六是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


山西省委、省政府三年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篇光辉文献”和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出了“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把国资国企改革作为山西转型综改的关键一招,着力在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


根上改、制上破、治上立,建立在山西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过程论、重点论、系统论、主体论、标准论的深刻把握之上;建立在“治晋兴晋强晋,在省域实现‘中国之治’”的方向之上;建立在“为解决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难题和推进能源革命提供山西方案、打造山西样板、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之上;是全局视野、战略眼光、科学思维和实践伟力的集中体现;是理论上相互支撑,实践上环环相扣,结构逻辑高度统一,核心思想一脉相承,目标指向一以贯之的完整体系。


“根上改”,既是对国资国企改革发展问题导向、本质规律的精准把握,也是山西国资国企改革决心、改革勇气、改革担当的行动宣言;“制上破”,既是对山西“一股独大”“一煤独大”等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深刻判断,更是不破不立、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革除体制弊端、重塑产业布局的行动指南;“治上立”,既是围绕国资国企市场化、法制化两个核心、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行动纲领,更是胸怀人民、胸怀山西、胸怀天下、胸怀未来的大视野、大格局体现。


2017年2月,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之下,在楼阳生书记、王一新副省长的亲自统筹之下,汾酒集团有幸成为省属国有企业中第一家目标责任书改革试点,与省国资委签订了三年任期经营目标责任书。


三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省国资委的顶层设计,形成了“1+35”的汾酒改革方案,完成了引入战略投资者、股权激励、整体上市等一系列历史性的体制改革,努力下好“契约化管理、综合化指标、系统化授权、制度化约束、市场化激励”这五步棋,思想观念突破、体制变革突破、机制创新突破、经营业绩突破、公司形象突破、改革试点突破,为汾酒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和活力。汾酒不仅获得了“2018全国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一等奖,还入选了白酒行业唯一入选国务院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成为山西省乃至全国国企改革的“汾酒样本”。


2019年,汾酒实现酒类销售收入118亿元,比2016年增长146%;实现酒类利润29亿元,比2016年增长383%;行业排名从2016年的第七名到2019年底排名第五;汾酒品牌价值达377.27亿元,较2017年增加214.44亿元,排名上升76位,进步速度为全国第一;汾酒市值从2016年12月30日的216亿元到2020年5月21日的1063亿元,增长了392%。


可以说,山西省委、省政府国资国企改革这关键一招,不仅为汾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更为汾酒提供了健康持续的强大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


最后,关于酒类食品安全建设提一点建议,这也是我本次参会的议案内容。


抗疫形势越严峻,食品安全越不能放松。目前我国酒类食品安全方面有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制假”与“售假”方面。“制假”是“售假”的源头,不仅要把精力放在流通环节、售假环节、市场最后一公里,更要把重点放在生产环节、制假环节、生产向前一公尺。


二是生产许可与无证生产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酒类生产企业18000多家,而有生产许可的酒类生产企业只有8000多家。无证经营的1万家酒类企业正是假冒伪劣的重要根源。所以不仅要管好有证经营,更要治理好无证经营。


三是有标准与无标准方面。我国的白酒标准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生产的许多环节由于技术水平原因,没有相应的标准。所以,我们不仅要严格执法标准化管理,更要对无标准的环节进行安全控制,并积极推进完善的标准化建设,确保涉及全国人民食品安全的酒类产业健康、持续、安全发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