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消费升级成为行业调整新阶段的热点话题。而其背后所衍生的消费需求新特点,也对酒企的品牌打造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无论是名酒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下沉,还是区域酒企的反击,吃透消费新趋势,在品牌战略上长远布局,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提前抢占高地。


那么,全新的酒业品牌新思维体系究竟是怎样的?不同类型的酒企,应当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品牌打造方式?又有哪些直接借鉴和分析的成败案例?



白酒品牌战略与企业远景


新消费趋势&品牌意识崛起


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经济进入了三次消费升级,每次消费升级都是在上次基础上的革新,并且在完成升级的同时,改变了消费者的消费特征:


必需品消费升级(1978-80年代末),需求为餐饮及服装行业;


小康消费升级(80年代末-21世纪初)小康消费升级,以家用电器为代表的带动生活质量的提升;


品质&品牌消费升级(21世纪以来),消费者更加关注自身感受,注重产品品质,关注品牌,随着信息资源的介入和生产能力的提升,更加关注个性化与品牌内涵。


▲现阶段中国与同期日本消费特征对比(来源:搜狐2017年消费趋势解读)


城镇化水平加剧和居民收入持续提升为新消费提供坚实经济基础,催生了新的消费理念。消费者理念从过去的节俭,炫耀性消费变为追求品质,个性化,绿色健康,注重体验的消费;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占主导变为发展型消费占主导,由物质消费为主变为服务性消费为主;消费需求从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消费升级为满足个性化和品质化等更多情感消费需求,随之传统白酒企业正面临着全新的品牌消费环境。


白酒企业进入品牌话语权阶段


“不是要不要做品牌的问题,是没品牌能不能生存的问题”。一线名酒进一步以碾压式的下沉,在各地盘上抢夺厮杀,而带来的结果是当地的生灵涂炭,具体表现为一线名酒品牌下沉数量激增,在当地不断做品牌文化扩散,以资源垄断区域核心终端与消费者资源,品牌服务进一部下沉,以高品牌势能姿态释放产品价值,到处攻城略池。


省级名酒高竖大旗,趁势而为,保家卫国,通过品牌定位价值重塑,迎面而战,稳固龙头地位,通过品牌战略伺机而动。具体表现为品牌定位更加清晰,品牌战略规划更有远见,品牌投入逐年大幅度提升。


区域性酒企构建自身壁垒,形成自身品牌保护屏障,避免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被洗牌。具体表现为区域文化构建,区域情感平台打造,区域品质口碑化营造。



针对细分群体的新营销,根据群体消费特性和群体亚文化特征而展开的新营销,章法自然,正在扩大与扩散,形成新的源点。中国白酒竞争进入“大与小,细与特,新与旧”的绝对全新的品牌时代


品牌远景认知盲点


“一叶知秋,一叶障目”,中国白酒经历过“央视标王”,一夜成名,又彻底消沦,经历过靠满大街的广告而一夜暴富,“品牌就是广告,品牌就是花钱的”遇到资金危机。


认知的隔离与时代的变迁,又会造成行业的进一步洗牌。不能清楚明白自身品牌战略的酒企未来一定会迷失,知道自己是谁,未来要达到什么目标,该怎么走。


基于目前环境来看,品牌是一个生存问题,基于长远看品牌是一个成本和选择的问题,降低企业成本,降低消费者选择成本,降低社会监督成本。




白酒品牌的三种架构模式


品牌战略架构落脚点在于产品,本质是不同的产品基于不同的战略功能目的,而组成的品牌产品矩阵的组合,笔者认为从分析维度上可从三个角度进行思考,一是基于自身品牌基因检索维度来着手;二是基于企业整体品牌价值定位提升;三是基于不同的细分市场与人群来操作。当然在现实运用角度上存在重叠与融合,可从多个维度分析考虑。



强势子品牌


“火车头”,“子品牌战略”如火车头,适合于“母品牌”知名度较高的企业,但消费者对“母品牌”价值认知已形成固定认知,难以改变,旨在通过“子品牌”战略重塑品牌在高端和细分市场价值认知,犹如火车头带动整体品牌价值提升,关键点在于通过“子品牌”价值重塑,资源聚焦于子品牌,重新赋予品牌新的驱动,最终实现子母品牌相互影响促进,带动品牌整体价值提升


例如,洋河是“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认知虽然是老八大名酒,但整体无突出认知。通过对“蓝色经典”子品牌的运作,赋予品牌新的现代、时代、男性亚文化的内涵,企业品牌资源聚焦于“蓝色经典”。


“子品牌”打造成功后,洋河又通过高端裂变产品品牌化,蓝色经典·梦之蓝系列,不断通过此种方式,提升提速品牌整体价值,带动洋河“母品牌”价值提升。形成相互促进,其他产品的地位价值的提升,最终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两套独立的认知体系,标榜“茅五洋”与“新国酒”身份。(以上角度不考虑品牌定位,演绎,传播手段)


洋河的子品牌战略


强势母品牌


“大靠山”,强势“母品牌”犹如大靠山起到强背书支撑作用,适合于“母品牌”认知价值较高的企业,关键点在于考虑不断塑造“母品牌”价值与形象,资源聚焦于“母品牌”,过程中要注意整体产品战略的重新梳理,要特别注意不要稀释“母品牌”的价值。


例如,“郎酒”通过不断打造高端“郎”字为核心识别“母品牌”形象,形成“郎”字的强背书。品牌战略与梳理方面,为了不稀释母品牌资产,高端形成以“青花郎,红花郎”酱香品类比肩茅台形成高价值认知,中档形成以“郎牌特曲”“浓香正宗”浓香鼻祖价值认知,中低端形成“小郎酒”兼香与规格的认知。


高端为下部输出品牌价值势能,中低端通过香型与规格的差异化,很好的做好了市场的定位与补充,同时又未稀释品牌整体价值,各品牌之间形成的良好的促进,所谓“头狼引领·群狼共舞”,资源聚焦于高端


郎酒的强势母品牌战略


“单/分品牌”战略


“子弹头”,“单/分品牌”运作犹如子弹头,根据细分市场维度起到强力刺穿的作用,适合于聚焦针对细分市场或高端市场的聚焦战略,维度上考虑完全脱离“母品牌”,也不是“子品牌”。


例如,泸州老窖为了塑造高端品牌认知,比肩“茅台五粮液”,高端结合自身品牌资产明代窖池,塑造“国窖1573”品牌;针对青年商务精英推出“百年泸州”系列;普通打造“泸州老窖”系列,低端开发产品以“泸州”字样作业绩补充,但也同时稀释了品牌价值。在认知上形成了“国窖”与“泸州”的双品牌认知。


泸州老窖的双品牌战略



白酒品牌沟通维度与界限


“我是谁这个问题很重要”,不同的酒企,身份不同,基因不同,给消费者的感知也不一,那么沟通维度与界限也不同,品牌传播方式也不可统一而论,需要立足于自身维度,构建自身的沟通圈层与范围,才不会迷失方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按照第一标准维度维度区分,笔者认为有三种分类,一是全国维度上“强品牌基因”性;二是区域维度上“强区域文化”性;三是细分上“强消费者”意识性。按照第二维度,第三维度等,会有很多重叠部分。



强品牌基因


第一种走全国性路线,须有自身的强品牌公认基因可挖掘,可塑造(不考虑低档酒),后期围绕着自身品牌基因,针对细分人群和档位有针对性的展开品牌沟通。


如果是高品牌价值感,那么针对人群是需要有名酒价值基因,表达品牌自身高端出身,高端的形象,社交与礼品属性,形成目标人群的追捧效应在整体沟通与认知过程中,沟通点可能是多维度的构建,如品类,文化,历史的结合体。


例如,郎酒立身名酒基因不断挖掘,做好香型占位引领,同步匹配高端品牌形成活动,立体的品牌大媒介强有力支撑,巩固自身高端出身品牌价值。


郎酒的名酒基因+香型占位


围绕着酱香型与文化名人的品牌沟通


大媒介对品牌传播的支撑与广辐射效应


强区域文化


区域性酒企,省级酒企可以结合区域性和全国性沟通维度进行综合,做好自身定位,区域酒企沟通维度建议不要超过区域文化的维度(第一维度)


这里的文化是指综合的文化,如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人文文化,群体文化等时代特征,构建文化即是壁垒,在区域内做蓄水池,最多再做细分市场和渠道的延伸,一般不要越界,除非在各方面条件都具备。


例如,武酒通过构建区域文化+细分文化做延伸扩散,又成功打造区域生态链对品牌进行屏障二次保护。


武威市区域历史文化历来尚武


寻找区域文化符号,“武”字文化符号运用


“瓶装西夏酒”构建西夏文化传统认知


当然,各酒企维度不一,而挖掘的文化点也不一样,如义文化,缘文化,海文化等,还可行形成文化+,形成多点认知维度。


强群体意识


前两者更多的是基于中国特有的白酒文化产物中国式营销逻辑。强群体意识,是典型的西方现代营销思想,根据细分群体的成长环境,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群体特性,形成不同的群体亚文化特征,以品牌沟通维度产品为载体,围绕着价值观的认同而开展,是比较创新有持久力的,也是目前传统白酒企业需要考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经济环境,历史环境,成长环境,会形成相似的消费特征


万宝路塑造的经典牛仔形象来源于美国时代文化


江小白表达了90后群体爱自由这种价值观

江小白品牌态度了群体价值观


但整体沟通维度与界限,目前也在打破,形成综合。一线名酒和区域酒企业,产品开发和沟通维度更加注重围绕目标群体开展,毕竟长久来看中国国粹白酒是要通过目标精英群体进行传承的。



新形势白酒品牌价值重塑


新形式下,中国白酒作为传统的国粹,从整个行业角度出发,整体白酒价值的探讨与再塑造是整个行业需要去考虑的,领头的酒企通过对白酒价值的重新塑造,引领消费认知,进一步巩固自身行业地位,但行业价值认知是一个共性思考问题,需要共同探讨才能赋予品牌新的价值与内涵。


对标IP价值挖掘


IP的营销目的与维度,一是基于IP特有的价值认知,二是IP有强记忆普遍共性认知。


白酒通过联合已有IP不断赋予白酒新的内涵与价值,那么从消费者心中认知角度和白酒特有特点考虑,可以形成白酒+历史IP,白酒+生肖IP,白酒+文化IP,白酒+民族IP等,形成新的白酒价值认知和内涵,新的产品生命力,那么从企业自身看,也是品牌价值的一种体现。


白酒生肖与文化IP打造


稀缺资源的挖掘


白酒是中国传承的特有产物,按照文化/文物的角度来进行挖掘与炒热赋予品牌新价值与感受。


稀缺资源思考很大维度是从高档品与奢侈品的营销的角度来考虑,白酒的窖池,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白酒的老酒价值等,有方法的传播这些概念背后传承的东西,如清代窖池的专酿计划,李渡3万元高价回收市场指定老酒等,是通过品牌资产的炒热,赋予品牌价值提升,与市场产品价值提升。但同时考虑不要泛滥成灾,形成概念虚吹。


稀缺品牌资产的炒热


价值标准制定/背书


通过赋予白酒新的标准内涵与背书,给消费者形成新的标准感受与鉴定,本质是中国目前白酒未建立官方统一的识别价值与评判标准,领头企业为做到引领,基于营销目的,塑造标准,也是中国白酒透明化与国际化的一步。


不过,还必须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目前比较通用的一般是国家级非遗标准;酿酒技术大师标准强背书,对品质的追求;产地标准,对比葡萄酒讲究酿造环境,产地的推出;国际大奖,国际认可的背书,但目前认知混乱;酒庄传人,文化的传承,酒的标准鉴定的维度去考虑。长久来看必须形成自身可推敲的价值标准,不可盲目追捧


产地,酒庄,大师,国际,传人背书与标准


时代心理价值挖掘


是基于社会发展形成的时代共同心理需求,强消费者心理维度考虑,经历过改革开放,到21世纪的今天,政府倡导环境保护问题,大众物质生活极大富足后更加追求积极向上健康的生活,所以白酒价值的重塑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形成和社会文化的融合,来重新展现新的生命


围绕白酒与健康去做消费者教育与引导,微分子酒,活分子酒等不在于酒能卖多少,而在于其背后传达的社会价值观和理念给予消费者新的感受与体验。


时代对健康生活的心理需求



白酒品牌事件整合与行销


从事件行销角度分析,事件行销的关键在于找到自身的点与目标群体的共鸣,而后期通过整合传播角度形成造势扩散。


白酒的事件整合与行销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事件必须和品牌,企业有天然的联系;二是事件在资源上不可复制,在资源的享用性必须是排他性的;三是有具有吸引受众的新闻价值;四是事件行销要能延伸辐射到消费者促销,公关活动等方面;五是媒介策略的传播与扩散使用。


特有文化类型


考虑维度是立足于白酒特有传统文化。白酒是一种祭祀文化的演绎,中国祭祀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延续起到了关键作用,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深深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的骨髓。


白酒也是农耕的文明的产物,通过此种方式激起消费者心中潜在文化基因,同时表达品牌与品质的内涵。现场的活动仪式,邀请专家及氛围的营造,实现品牌价值提升。


从消费者维度看,通过坛型与场景的多样化,满足个性化需求,结合去做体验消费,目前的困境在于很多企业基于销售目的开展,举办的品牌影响力在减弱,社会公信力也在减弱。


白酒封藏大典


时代心理类型


考虑维度是时代热点与需求。中国从饥荒年代,到物质的富裕,到精神向上,身体健康的追求,政府倡导健康的社会风气,近些年城市的整体形象建设与打造,作为一种对外传播的面貌展示,符合趋势要求。


一般开展形式有全民运动会,马拉松,亲子游等,社区活动赛事等,结合消费者生活与情感因素考虑,效果是政府会积极主导支持,传播会顺势打开,品牌的公信形象力能快速建立,目标群体的感知更加精准,需要考虑的是整体活动的同质化,事件资源易被抢占,后期需对核心人群做系统性长期公关与传播工作。


时代心理类型的代表——全民运动会


社会认知类型


演唱会是基于品牌在新市场知名度的考虑,但深度不足。借助明星已知的形象,快速在市场上打开自身品牌认知,但品牌沟通事件深度不足,很多时候考虑到费用问题,企业邀请一些过季明星,未考虑到与企业形象匹配问题,感知反而会起到负面低端效果。


一般企业可以让有专门的演绎公司进行承办,可联合向社会拉赞助,收取门票等,但未来基于品牌不同的传播目与阶段,更倾向于针对目标群体开展“小而精”的音乐会形式。


针对目标人群小而精的音乐会


社会公益类型


是基于社会公益事件而开展的活动,旨在关键节日/节点,而开展的公益事件活动,在社会上起到广泛共鸣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思考:


一是引起社会上的广泛情感共鸣,形成社会化传播;


二是在节日节点的热点,或者人流量集中的地方,关键节点,关键时段/地段,起到集中传播的效果


三是公益性的活动,政府一般都会大力支持,在传播中会节约很多资源而且会提升品牌公信力;


四是事件的及时性能为市场上的产品销售起到快速带动作用,如主题为“温暖中国年·让爱回家”,在春节的节日节点联合各大车站,开展整合的公益活动,结合媒体传播,达到相应的目的。


当然公益活动有很多,亲情的,社会的,环境的等,可结合企业现状,不同目的与维度开展。


公益,亲情,节点的公益活动


专业形象类型


是基于专业形象的角度来开展的事件活动,事件中品牌给消费者整体感知是专业的,大多数消费者对白酒认知存在误区与神秘感,通过专业的知识传播与消费者教育,开展系列趣味性竞技比赛,传递品牌正面品质形象。


可从以下几个维度考虑活动效果,一是结合建康和政府主导因素提升整体活动公信力;二是在活动中植入本品的品质或酿造工艺特点;三是活动专业性与趣味性,品鉴性相结合,如民间品酒师,小规模的开展形式,小规模的高端有逼格的品鉴会开展。


民间评酒师大赛


饮食与文化类型


是基于与白酒与大众息息相关的饮食与文化类型开展的事件活动,事件中塑造的感知让消费者感知真实,同时对文化,艺术结合,激起消费者对品牌价值强联系感知。


目前比较流行的是开展升级版的“品鉴会与美食节”的结合,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去思考,一是品鉴活动需结合当地饮食文化,与人文文化,如联合区域类有影响力酒店,开展当地文化与菜系主题的品鉴,引领当地文化潮流与生活方式;二是在整体开展过程中注重小圈层的社交平台打造,形成持续性的溢价效应;三是结合大众生活,做好系列相关与传播动作。


泸州老窖“文化,艺术,美女,美食,美酒”品鉴盛宴



新环境白酒品牌沟通思维


社会环境的转变,物质生活的富裕,群体的更迭,意味着品牌沟通必须转变以往的硬性沟通方式,以消费者更能接受的与吸收的方式,才能提升品牌沟通传达率与效率,在新的环境下,打造新的沟通传播逻辑显得尤为重要。


品牌沟通满足个性化


收入水平与知识水平的提升,会造成消费需求更加复杂,个性与多样化,消费心理更加稳定与理性,互联网工具的兴盛,消费者线上消费习性的成熟,与消费者对接更加便利,未来个性化,定制化会形成新的潮流。


在整体品牌识别与关注上,消费者自身元素会增多,品牌自身会放在其次,是白酒品牌竞争硬对硬的差异化方式实施的途径,从目前来看一是要解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便利性的问题,也就是工具的开发和推广,进行消费者告知与教育;二是要考虑价值与价格平衡的问题;三是要考虑消费者对定制程度的与企业平衡的问题,如部分消费者定制过于个性化,企业无法承担;四是完善整体服务与体系建设。


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提升


品牌沟通口碑化


品牌趋向于消费者口碑化传播,对品牌数字化或视听化的亲身感受,成为生活中的趣事形成口碑扩散,朝着品牌沟通精细化方向精进,传统的媒介资源投入将会回缩,转向消费者体验和感受上来。


如厂区工业游,让消费者感受到白酒的酿造环境,参与到白酒生产环节中来,感受企业整体的酿造环境,形成新的记忆与口碑传播点。


消费者体验口碑化传播


品牌沟通内容/IP化


品牌沟通内容/IP化本质在于提升品牌沟通效率,生产和利用内外部有价值的内容,吸引特定目标群体关注,内容自带流量。


信息技术革命后,消费者拥有信息自主权,不再被媒介劫持,有价值的内容会激起消费者主动去关注,传播方式以消费者更易吸收的方式来推进,通过内容赋予传统媒介性的生命力,更有价值,如节日节点传播的创意海报内容传播,热点性的内容话题制造,故事性视频内容等,


如一坛好酒:在上市之初,做的内容传播“当文艺90后酿酒师遇到外国酿酒师”的视频关于品质的传播,自带流量,激起社会群体主动关注;洋河在2018年春节前,“敬我最亲爱的人”,利用春节回家热点,主打酒与亲情的关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感情共鸣;“舍得”自主打造“舍得智慧讲堂”邀请大咖讲演时代大发展的舍与得,形成扩散传播。


利用内外部价值内容,让特定群体主动关注


品牌沟通热点/情怀化


热点和情怀化的沟通逻辑在于新群体的崛起,而产生新的文化与沟通表达方式。那么传统型白酒企业考虑到未来的目标群体与时代步伐,需要主动去思考,形成相应的传播文化。一般来看蹭热点,根据热点激发群体内心的感受情怀,表达正能量,是青年特征对生活状态的激励等。


品牌传播热点/正能量化


媒介/载体匹配化


传统媒介成本居高,效率低下,新的生活方式需考媒介传播效率,而考虑新的媒介方式选择。


企业战略规模与市场大小决定这媒介使用的维度与辐射范围选择,当地媒介还是全国性媒介;针对目标人群而有效开展的聚焦传播(飞机/高铁/电梯广告等);媒介立体化的使用效果,媒介属性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品牌的价值与调性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媒介长短期有效的结合怎么起到资源节约又起到效果明显的目的。


“维度·有效·聚焦”是关键



白酒品牌植入有效化


直向影响力群体植入


最有效和最有公信力的方式,直接赞助有影响力的政府会议与经济论坛等,通过会议本身的影响力提升品牌价值势能,在于会议的规格与等级与背后的核心人群辐射,国际性会议(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等),行业及区域性(老乡会/浙商会等),各企业根据自身标准规模选择植入类型,同步做好宴会用酒赞助,收集核心人群资料方便公关,开发指定峰会指定用酒定制款。



政府/经济性/行业性会议赞助


品牌节目的赞助


白酒品牌赞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维度,一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大小;二是与整体品牌形象相匹配,三是考虑节目与目标群体的匹配度;四是考虑节目的整体热度与后期的延展效应。


如洋河赞助的经典永流传,对传统的中国诗歌用新的方式进行演绎,经典与现代的结合,与品牌调性高度匹配;古井贡酒连续赞助春晚,和其全国化战略有关;小郎酒主打青年群体,赞助的青年喜爱节目,“奔跑吧兄弟”“王牌对王牌”等。



企业品牌形象与艺人


按照品牌消费者感知角度来讲,消费者会把品牌感知成一个相应的人物形象,有内涵的,幽默的,喜庆的,个性的,成熟的,情怀的等。那么整体代言艺人的选择,会让消费者产生艺人与品牌的联想,那么就需要从多个维度考虑艺人与品牌未来的战略方向与整体形象是否相符,艺人的代言能否给品牌形象提供附加值,艺人公众形象是否正面,年龄是否匹配,因为这直接影响着后期整体的感知。


如泸州二曲定位大众光瓶酒,邀请相声大众喜剧相声演员岳云鹏,匹配都高,调性搭;天地缘邀请唐国强去做婚宴代言,明显在年龄维度,与人物形象都与企业整体形象不匹配;习酒借助陈道明内涵/正面形象,又赋予品牌新的正面联想。


泸州老窖二曲大众光瓶酒与岳云鹏


品牌植入精准化/场景化


品牌植入更加追求精准化/场景化,结合热点IP向目标群体精准植入,背后是植入IP背后的生活方式,主流群体榜样效应对目前群体消费带动效应,一是注重品牌与植入的匹配都;二是考虑场景的巧妙联合打造;三是打好线上线下的营销组合拳


如茅台悠密植入的“欢乐颂”,匹配度精准度不言而喻,剧中几大场景的营造,“男人喝茅台·女人喝悠密”“爱她就送她”“庆功就喝她”等。


男人喝茅台·女人喝悠密



白酒品牌新传播方式探索


工具性创意传播


“两微,一抖”是新媒介的代表,本质还是属于载体,只不过给予内容更多的表达形式,微信更加讲究人群的精准内容传播;微博更加关注大V对人群的带动效应;抖音更加注重创意性与随时性。


暂不考虑新媒介的效果,但新生事物的发生代表着崭新的潮流与融合,存在即合理,是白酒需要积极探索与更进的。企业可以通过新媒介与群体产生互动,也可了解群体消费习性,但“高流量与转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门槛低与价值平衡”是另外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从落地看,微信适合做少频次的创意性内容传播;微博需要考虑借助大V与自身匹配都;抖音当做一种工具性平台,制造热点,为企业传播提供创意内容尝试。


两微·一抖


直播方式自带热点


2017年汾酒在封藏大典上,邀请老外和美女向全球展开直播,就其事情本身而言就是一种热点,媒体对其再报道时本身就形成一种内容性的社会话题,那么对现场的氛围也能起到很好的带动效应。


而直播背后的群体粉丝,也会形成相应的扩散,借助互联网工具能形成快速扩散,当然也可能是和汾酒清香型国际战略有关,选择适合的正面主播,是企业在重大节日传播制造热点的很好的方式。


汾酒在2017封藏大典上的美女/老外直播


H5强社交裂变


H5的强社交属性,形成裂变传播,传播时能增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交功能,优势在于简单,易实现,造价便宜;一般是在重大节日节点利用富有美好寓意的内容,增加H5趣味性,通过微信等自媒体进行快速扩散,达到品牌传播的效果


如宣酒2018年春节推广的“明星给您拜年”,利用幽默的场景快速在春节形成品牌传播扩散;五粮液2018年推出的“和美敬意”H5,通过美好寓意向不同的目标群体,敬酒,同步分享互动,还有机会获得高价值的产品。


五粮液春节推出的和美敬意H5


中国白酒营销是一个复杂的产物,传承了几千年,在这其中传承了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艺术,时代,生活气息,同时又夹杂着西方的最新营销思想。


对外面临着向外国际化,需要有更多的国际化标准对其重演定义与演绎;对内则面临着整个行业重新的标准与思考。群体的更迭与对白酒传承是整个行业需要引领与教育的,品牌体系的建立在于思想的改造。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