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包括全国人大代表、五粮液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秋喜在内的多位企业家,都建议推动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请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何两位代表同时关注这件事?白酒酿造技艺申遗对白酒国际化有何深远影响? ❶ 对于白酒行业来讲,为什么申遗如此重要? 李曙光一直十分关注白酒国际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在3月8日上午举行的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四川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李曙光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作为国家申请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重点工作,尽早排上日程推进实施,从而有力的促进中国白酒国际化发展。 在李曙光看来,白酒酿造技艺申遗对于白酒国际化发展至关重要。实际上,近年来,白酒国际化虽然呼声极高,但与其他国际知名烈酒仍然存在不少差距,过程中更是频频受阻碰壁。 李秋喜则将白酒酿造技艺申遗作为行业传承创新的重要抓手。李秋喜表示,“中国白酒,纯粮白酒,是中国的独特发明,世界上唯有中国有这种固态发酵酿造工艺。这种工艺已经传承几千年,如何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是我们这一代酿酒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责任把中国固态发酵的技艺传承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李曙光,还是李秋喜,在提出申遗建议时都没有具体到企业本身,而是从全行业的角度提出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申遗”。李秋喜就指出,“中国固态酿酒技艺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很有希望的,但是这个过程一定会很艰难,需要全行业共同做出努力。” 酒类申请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没有案例。例如,格鲁吉亚葡萄酒的纯手工陶罐酿造工艺、托卡伊葡萄酒产地历史文化景观、法国勃艮第风土和气候以及香槟地区山坡、房屋和酒窖等、葡萄牙葡萄酒产区上杜罗等都入选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之下,白酒行业虽拥有众多国家级以及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尚没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❷ 白酒国际化两架马车之一:李曙光为何如此看重“走出去” 作为过去数十年白酒行业最具有话题的领域之一,白酒国际化的尝试从未停止。作为五粮液的“新帅”,李曙光对于五粮液提出的根本要求就是“二次创业”,而在其中国际化正是核心内容之一。 在李曙光看来,“走出去”是白酒发展的必然之路,而在新形势下,加速“走出去”是白酒行业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基于此,五粮液正加速构建全球营销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弘扬和传播白酒文化,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们不难发现,五粮液的国际化表现在实施、探索、传播等多个系统层面。其中最为吸引眼球的无疑是五粮液与国际顶尖企业的合作,例如与施华洛世奇联合推出首款高端婚庆定制礼品酒“缘定晶生”,创造了第一个白酒和水晶结合的时尚品牌。对于跨国的品牌、业务方面的合作,李曙光指出就是要力求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定位,提升中国白酒以及五粮液的国际影响力。 可以说,品牌是五粮液成功的宝贵经验之一,也是五粮液“二次创业”的关键核心之一。过去几十年,五粮液的高速增长中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国内市场,面对行业新常态、企业新状态,提出“二次创业”的五粮液如果寻求突破、反超,品牌影响力成为关键,尤其是在茅台在大力推进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化已经成为竞争的新战场。 五粮液本身具有很强的规模优势、产品系列优势,因此通过国际化实现品牌的二次飞跃,将极大的在国内外提升五粮液的品牌高度,从而助力二次创业的实现。或许正是因此,李曙光将白酒酿造技艺申遗与白酒国际化联系在了一起。 ❸ 白酒国际化两架马车之二:李秋喜如何以内外互动实现国际化 对于白酒国际化,李秋喜可能是行业内最多提出观点的企业家之一,从率先提出白酒国际化的“五个基础”,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到“先抓胃、再抓心”、“先健康、再消费”、“先品类、再品牌”的金句,足见他对于白酒国际化的关注。 从汾酒自身的国际化步伐,我们不难看出其“内外双休”的探索。从内而外方面,汾酒一直寻求从内部建立国际化的优势。清香型在白酒中最为接轨国际,执行着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口感、格调都十分适合调制鸡尾酒,拥有着走向国际化的一切优点。 正是基于此,汾酒不断推动清香型白酒的国际化,通过参加各类国际性活动,以及在国内举办国际博览会等形式,以此来扩大国际市场。从外而内方面,汾酒不断强化香型、品质代表国际一流水平,呈现的是汾酒国际化品质、口感的认知,通过在世界上建立的品牌美誉度这一“王牌”来“反哺”国内市场,从而促进“汾老大”归来。 与此同时,汾酒也将白酒国际化的维度进行了拓展,在俄罗斯设厂生产“汾特佳”已经获得推进,正在进行大曲清香工艺落地方面的研究。此外,汾酒也正与加拿大某酒庄进行合作洽谈,目标同样指向本地化生产。 现在,海外的生产离不开“酿酒工艺”方面的支撑。种种探索带来的是汾酒品牌价值的“复兴”,根据《2017胡润品牌榜》评出的酒类品牌价值排名,汾酒已经位居全行业第6位,品牌价值同比增长137%,品牌价值占市值的比例居于行业前列。 归纳下来不难发现,李秋喜在提白酒国际化的时候,更多的将之与品质进行了战略联系,更重视物质性、标准性的动作,前者能够更好的承载白酒国际化,而后者则能够呈现白酒的价值与卓越品质。或许正是因此,李秋喜在谈及白酒酿造技艺申遗时,将之与传承、品质进行了关联。 ❹ 酿造技艺申遗,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白酒国际化 从目前来看,一、二线白酒企业都已纷纷布局白酒国际化,但传统的白酒小批量出口与真正国际化还有很远距离,远未到达顶峰。据统计,截止目前,白酒的产量虽然占世界烈性酒的40%,但是市场份额却不到8%。 李曙光认为,当下中国白酒“走出去”还面临很多挑战: 一是如何适应国外的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尤其是国外标准、关税方面的不同,导致白酒的出口成本较高,削弱了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是技术标准问题,白酒技术体系一直局限在中国国内,始终制约着白酒真正的国际化; 三是文化和消费方面的差异化,国外饮酒场景与习惯与传统白酒消费不同,使得消费文化产生了许多差异,进而影响到了中国白酒走出国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影响。 白酒酿造技艺申遗对于破解上述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一如中医的国际化,离不开从技术、标准等层面的国际化。以中医针灸为例,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极大的扩大了针灸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据统计,目前国外的针灸师至少有20万人,美国获得资格认证的针灸医生已经超过1.4万人,全美54个州都在使用针灸,美国军队也在使用针灸进行治疗,在欧洲,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荷兰,大约每1.5万人中就有1家中医或针灸诊所。针灸的服务产值每年约100多亿美元。 值得指出的是,白酒酿造技艺申遗除了在白酒国际化方面的重要意义之外,其在技艺传承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统计显示,我国从事传统酿酒工作的酿酒工平均年龄超过48岁,并且每年酿酒工人呈负增长,由于酿酒技艺“人”的因素极为重要,因此如果不注重传承,那么将对白酒酿造技艺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实际上,国家层面已经连续几年将“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特别强调:全面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弘扬工匠精神,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显然,品质革命离不开工匠技艺的传承。 中国白酒工艺申遗,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