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茅台、董酒、珍酒等10家贵州省内酒企,以及9家仁怀市酒企、3家茅台集团子公司齐聚茅台,与贵州省政府相关领导围绕如何促进贵州白酒产业发展、塑造贵州白酒产业品牌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并共同发布了“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共识”。 在当前的白酒产业发展格局中,共同打造产区品牌已经成为各大产区、香型的“标准动作”。考虑到贵州省一直致力于黔酒板块打造,此次圆桌会议不仅仅开了黔酒抱团发展的先河,更对于黔酒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将影响白酒行业格局。 ❶ 13个与会企业10个“外来户”, 黔酒已成“大家的” “既要招得来‘女婿’,更要留得住‘儿子’,‘输血’与‘造血’并重,‘女婿’与‘儿子’同心……”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在会上强调贵州白酒企业集群式发展要处理好的“三种关系”时,用“女婿”、“儿子”比喻招才引智和优化人才培养。 文中图片来源:今贵州 有意思的是,如果细看与会企业名单,虽然都是黔酒企业,似乎也可以分成“女婿”和“儿子”两个群体——前者涵盖了珍酒、劲牌茅台镇酒业、贵酒等贵州以外酒业资本投资经营和董酒、国台、金沙、贵州醇、云峰等有业外资本背书的企业;后者包括茅台、岩博、习酒等纯本土企业。 如果看看“儿子”、“女婿”们的数量则更有意思。仅就与会13家企业(10家披露名称企业和3家茅台集团子公司,另有12家仁怀地方酒企未披露名称)来看,“女婿”占约77%,“外来户”成为大多数。 【董酒】1997年,深圳明星企业深振业A在政府的推动下以1.32亿全资整体收购董酒,后为降低投资风险,于2000年12月变为兼并控股,直到2007年转让股权给申易通投资而退出,此后福建万祥旗下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 【云峰酒业】最早由广东企业家黄维菘于1997年投资设立。 【国台】由中药企业天士力集团于1999年在茅台镇收购一家老字号酒厂的基础上,累计斥资十亿元、历经十余年精心打造的现代化大型酱香白酒企业。 【金沙】2007年,湖北宜化收购金沙窖酒厂并增资扩股成立贵州金沙窖酒酒业。 【珍酒】2009年,华泽集团以8250万元成功竞拍收购贵州珍酒厂100%的股权,并改制原“贵州珍酒厂”组建成立了“贵州珍酒酿酒有限公司”。 【贵州醇】2012年5月,原属于当地国企的贵州醇进行改制,引入外部资本,维维股份出资3.57亿元收购贵州醇51%股份。 【劲牌茅台镇酒业】公司前身是劲酒2016年收购的贵州台轩酒业有限公司,后更名为“毛铺健康酒业茅台镇有限公司”,最终经茅台集团党委书记、总经理李保芳建议更名为劲牌茅台镇酒业。 【贵酒】2016年,洋河投资1.9亿元全资收购贵酒。 这只是黔酒当下格局的一个缩影。仅仅以茅台镇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包括海航、娃哈哈、仰韶、华洋资本、深圳华德石油、佛山圆邦、广州星河湾、贵州省桥梁公司等“外来户”入驻。2012年更是曾有分析指出,如果把小酒坊和贴牌企业算在内,贵州酒企数量当在1200多家,这些酒企至少有一半为外来投资。 不知不觉间,贵州白酒行业已经成了一个全国化的“江湖”,成为“大家”的资源。 ❷ 黔酒“女婿”为何获特别待遇? “外来户”打的什么“算盘”? 在白酒产业内,似乎没有哪个产区能像贵州一样受到多方青睐。 以此次参会的“女婿”们为例,除了贵州,华泽集团还在湖南、黑龙江、吉林、广西、陕西、江西等多地进行了产业布局;湖北宜化布局了河南等地;洋河落子了湖北、湖南、黑龙江等地;维维股份则涉猎了湖北、黑龙江等地…… 翻看上述名单不难发现,资本对于白酒产区的布局较为宽泛,均未像贵州一样高度集中。即使与贵州同样驰名的四川,似乎也没有得到相同的“待遇”:在白酒行业走高以及四川出台政策助推白酒产业并购的大背景下,整合地方白酒企业更多的是以川发展、川酒集团和环球佳酿的本地派为主。 究其原因,川酒在企业队伍的优势明显,具有五粮液、郎酒、泸州老窖、剑南春等组成的“豪华舰队”,在中小企业层面也有不少佼佼者,而且在原酒产业输出已经深耕多年,产品开发体系相对比较完善,使得投资者到四川并购“大的吃不动,小的没必要”。相比之下,贵州白酒企业多以中小企业为主,加之“生产许可证”有限,因此更容易招徕资本。 “外来户”密集进入贵州也有阶段性。在2009年之前,“外来户”密集进入,更多是因为投资者对于白酒的看好,而且由于不少贵州白酒企业虽然都是名酒身份,但由于经营不善,并购报价并不高,例如董酒、云峰、国台、金沙、珍酒等,因此不少以实业经营为核心目标的“外来户”果断下手,而且通过持续经营,发扬或者构建了一定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2009年之后,白酒行业“黄金十年”的辉煌刺激了不少投资者的眼球,加上贵州做大白酒产业的政策支持以及基础建设等宏观经济层面大手笔投入,业外资本“外来户”大举进入,甚至在2012年行业出现一定下滑之后依然有企业继续大布局。例如维维股份、海航、深圳华德石油、佛山圆邦、星河湾、贵州省桥梁公司、青岛上赢联合投资、娃哈哈等都在这个阶段“出手”。 很快,缺乏业内资源的业外资本发现“做酒不容易”,“百亿”、“超高端”等目标很快遭遇折戟,娃哈哈投资的领酱国酒等一批品牌接近“偃旗息鼓”,还有一批品牌则基本维持“不温不火”经营。 时间进入2014年,行业深度调整重创了白酒行业,然而贵州茅台受到的冲击则相对较弱,进入2015年之后更是率先表现市场复苏,加上茅台自身的“行业标杆”的光环,让不少人再次看到了酱酒的巨大空间,“外来户”再次迎来一个“小高潮”,目光锁定茅台镇。 由于宏观经济进入稳定增长、资本市场趋紧等因素,这一阶段的业外资本“外来户”不再“疯狂”的进行大手笔投资而是转向投资酱酒的升值空间,相比之下业内企业却开始“兴致高涨”,仰韶、洋河、劲酒等企业相继进入,进行横向的跨香型经营。 据媒体报道,仅2015年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贵州省内的酒类企业共签订酒类贸易合同1670个,贸易总额达439.7亿元,来自浙江嘉兴的李姓酒商就在白酒上豪掷了5.8亿元。另有分析人士估计,仅2015年初的3个多月,进入贵州炒茅台镇原酒的资金已经超过百亿。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外来户”在本轮行业弱复苏之前“身份”复杂,目的也较为“多元”,尤其是不少业外资本都是持“赚快钱”的思维进入,而进入行业新常态之后,稳健经营成为“外来户”们显著特点,只不过酱酒巨大增值空间的“多金”特性一直是大家的共识。 ❸ “女婿”、“儿子”们“手牵手”, 黔酒抱团振兴在即 如此多的“外来户”进入黔酒之后,是要分一杯羹还是做大蛋糕呢?从会议来看,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婿”,都有强烈的意愿做大黔酒品牌。 提起黔酒,很多人首先想起的是耀眼的数字。根据贵州省经信委的数据显示:预计2017年贵州白酒实现利润总额达430亿元,约占全国白酒产业利润总额的35%;全省白酒产业产值达902亿元,增加值完成804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2倍和2.14倍。 然而,如果从中扣除茅台集团2017年的764亿销售收入、664亿增加值、403亿利润,“剩下的蛋糕”无情诉说了黔酒整体的“尴尬”。对于黔酒品牌来讲,无论是地方政府、行业人士,还是“外来户”、“本地户”都想打破这种“一企独大”的格局,做大做强黔酒整体。 袁仁国在会上就指出了黔酒面临的酒类生产、市场营销、酒类品牌、产业机构、企业规模5个“不平衡不充分”,提出要为贵州白酒企业搭建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共商合作大计,共谋发展大局。李保芳也强调要通过一种平等、坦诚、开放的头脑风暴,共商发展大计——增强交流,增进了解,形成共识,推动发展,共同把贵州白酒做成一张亮丽名片。 与会的其他黔酒企业高管在会上也是高度赞同黔酒抱团发展。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友平在开篇中即指出,探讨贵州白酒战略发展和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是黔酒共同的意愿;贵州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道红也表示,贵州白酒要实现真正的资源整合,抱团取暖,团结一心,打造“贵州白酒集团”,为贵州白酒产业升级提供历史机遇;贵州青酒厂董事长文义长则期待更大:“希望这是一次推动贵州白酒产业良性发展的“遵义会议”…… 实际上,这种共识由来已久,在此前的劲牌茅台镇公司挂牌暨投产仪式上,李保芳抛下其他工作特意前往站台。彼时,李保芳就强调,茅台出席挂牌和投产仪式,就是表达对知名企业到仁怀、到茅台一起做酱香酒的欢迎。 共识的背后是黔酒极富含金量的未来。从数字经济来看,如果10家与会企业,除茅台之外,都能够实现百亿销售,那么意味着“再造一个茅台”,将极大的提升黔酒的规模和影响力。 更为关键的是产业经济的提升。以劲酒落子茅台镇为例,深耕保健酒、市场覆盖全国、具有丰富智慧酿造经验的劲酒为茅台镇带来的不仅仅是利税和市场份额等经济指标,更有技术等多维度的创新和升级,为贵州白酒企业提供一个近身“对比、借鉴、促进”的机会。 就在本次圆桌会议举行的当天,一则“尴尬”的新闻广为流传,由某财经媒体发布的《茅台酒厂隔壁卖假茅台,这批制假贩子拼了》详述了疯狂的茅台酒造假行为,如果再联想数年前让行业人士印象深刻的混乱的“x茅”,黔酒“本地户”、“外来户”的联手值得所有人期待,而随着标杆企业的扎根,黔酒也将崛起一支强大的“航母舰队”。 关于黔酒“女婿”、“儿子”强强联手,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