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宜泸之争”的核心其实在酒业的“第二战场”。


今年2月13日,云酒头条刊登了《酒业双城记之“宜泸之争”》,分析了宜宾、泸州两座川南城市在区位、历史以及酒业经济方面的比较。


此次要说的是“宜泸之争”聚焦的点在于两座城市中占多数的中小白酒企业。尽管它们没有庞大的体量和出众的品牌,但是他们在原酒供应、产品定制以及对当地的产业转型、劳动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两地的政府部门也在重点关注这一“机会多多也是问题重重”的产业。


比如,之前宜宾对“宜宾酒”地理产品的设计,还有近期泸州组建川酒集团,加强对中小企业并购联合的模式探索,所以,这次的“宜泸之争”第二季,云酒头条聚焦“第二战场”。



为什么是“第二战场”?


历史上,对第二战场泛指二战时期,新开辟除苏联战场外,以西欧为主要区域的战场,它的开辟以诺曼底登陆为标志。


诺曼底登陆战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这同时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始了大反攻,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可以说,这个“第二战场”对整个战局意义重大。


那么,对宜宾和泸州而言,当五粮液、泸州老窖和郎酒等作为主力在全国各地攻城拔寨开辟“第一战场”,作为区域型骨干企业,则肩负着开辟并打好“第二战场”的重任。


但这个“第二战场”并不好打?


原因很明显也很实际,以宜宾、泸州为代表的区域内布局了众多的中小白酒企业,现状是:大多缺品牌、缺资本、缺营销网络,缺人才、缺管理,真正经营得很好的中小白酒企业较少。比如在7月25日,川酒集团、泸州市商务局组织全市50余家规模以上酒企召开座谈会上,多家企业代表也集体反映了酒类企业普遍面临的生产停滞、库存积压、债务沉重的困境,也提出了资金、市场和营销推广方面的需求。


不好打,却不能不打,更不能放弃。


因为宜宾和泸州,均是酿酒重地,历史上都是有名的酒城,如今也各自在龙头企业的引领下布局了成熟的白酒产业梯队,更是在原酒产业供应链上占据了重要一环。


那么,怎么打?



泸州要的是“第三酒企”

宜宾要的是“第二名片”


泸州的目标已经基本明确,就是要打造泸州老窖和郎酒之外的“第三酒企”,也就是成立不久的川酒集团。


四川省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川酒集团)注册成立于2017年6月,是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由泸州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商投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企业注册地在泸州,泸州市人民政府占股93%。



宜宾则是倾力打造“第二名片”,落脚点是成立一年多的“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年底,宜宾市28家中小企业就曾“抱团”成立一家新的平台公司,在宜宾市经信委(酒促局)、市质监局、市财政局、市国税局、市工商局、市地税局以及市酒类协会等众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8家白酒企业共同发起,认缴股本金2.45亿元成立“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



今年3月,让中国听到宜宾的声音——2017中国多粮浓香白酒产业集群发展论坛暨宜宾酒名牌战略发布会在成都召开,与会的宜宾市副市长廖文彬在会议中提到,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宜宾白酒生产企业抱团发展的结果,不仅要将“宜宾酒”集中打造成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集体商标,还要成为继“五粮液”之后推进宜宾白酒产业发展的“第二张名片”


那么,泸州又是怎么做的?


11月3日,四川省酒业集团整合泸州市酒类企业产业发展大会举行。这次大会被称为泸州酒业发展中一次具有标志意义、十分重要的会议——规格高,泸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泸州市几乎所有部门的一把手也悉数参会;规模全,泸州本地几乎所有酒企负责人也纷纷到会,能容纳近400人的大礼堂座无虚席,就连过道上也站满了人。


泸州市委主要领导在讲话中称,四川省酒业集团将全面整合泸州中小酒企资源,做大做强川酒集团,在泸州形成“第三酒企”,与泸州老窖、郎酒三足鼎立,齐头并进,加快泸州酒业大发展,力争通过5-10年时间,将川酒集团发展成为规模超千亿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对比来看,宜宾是政府牵头,28家企业自己“抱团”,谋求打造“宜宾酒”的产区品牌,合力开发市场打造“第二战场”;而泸州则是政府强力切入,成立以泸州市人民政府为大股东的产业平台,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组建“巨无霸”酒企。


路径不同,孰优孰劣?



产品强还是平台胜


打造产品还是建立平台?路子不同、方法不同也决定了未来的格局与市场。


在这轮“第二战场”的竞争中,宜宾和泸州,谁能胜出?


先看泸州,先把关注的焦点从酒业领域拉伸到整个城市的投资建设看。数据显示,1至10月,泸州市60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386.49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9.6%,超时间进度6.3%。在此带动下,1至10月,全市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05.3亿元、同比增长18%,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


亮点在最后一句,“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增速居全省第一位”,泸州的整体经济实力已经获得超速发展,尤其是今年4月1日,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挂牌,从此让泸州跨入“自贸新时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自贸区的设立也为金融业发展提供了沃土。目前,12家金融机构已入驻自贸区。


正是在这种良好的金融生态和金融服务环境下,才使得泸州选择了通过组建川酒集团以金融资本力量来率先打破泸州中小企业的这种“多而不强”的乱局。


据悉,对于未来的发展,川酒集团的规划是依托泸州白酒原产地优势;以迅速做大规模为突破口,整合四川白酒龙头企业,整合四川基酒优势资源;推进企业融合、市场融入、资本融通,实现集团规模做大,稳定全国名酒基酒供应;打造全球第一个白酒原产地地域品牌,成为白酒产业开放式发展的创新平台,构建引领消费升级的品牌矩阵。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这种政府的“拉郎配”行为属于一厢情愿,如果政府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强行介入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酒业咨询专家,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也表示,川酒集团整合之举初衷很好,但是也不能盲目乐观,盲目跃进,如果站在更高的高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整合只是完成了第一步,其实要协调这么多各具差异的中小酒企,难度并不小,也十分考验经营主体的能力。


整合中小企业,泸州的杀手锏是“川酒集团”,宜宾的路子是打造“宜宾酒”的产品,用具有产区特色的宜宾地理属性做背书,从而推进宜宾产区品牌的推广,宜宾酒在全国白酒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宜宾已成功申报“宜宾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获得“宜宾酒”专用地理标志。


宜宾酒发挥了宜宾独特的产区优势,联合了产区庞大的酒业存量,整合了产区优质原酒储备和技术力量,形成了差异化的发展模式。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酒业协会会长王国春认为,成立的宜宾酒股份有限公司,“这既是宜宾白酒产业集群发展的开始,也是四川省以及整个白酒金三角产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开始。”


但打出“宜宾”的招牌就能使得宜宾的过剩产能问题迎刃而解吗?还有一个问题是,宜宾与五粮液的高度关联,已经形成的消费认知是“宜宾的好酒是五粮液”,那么,“宜宾酒”的产区效应也会大打折扣。


当下看,两种整合路径都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今年年初推出的“宜宾酒”,还是刚在11月份开完大会的川酒集团,两地都在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究竟是产品模式好,还是平台模式优,显然并不会有一个现成的答案。


关于宜泸之争,你怎么看?文末留言等你分享!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