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夏伟


农历新年的爆竹声犹在耳畔,白酒行业变革的引擎已然轰鸣——2月2日至9日,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等头部酒企,以及更多区域性酒企都相继召开新年首会,总结成绩,谋划未来。


某种程度上,这场横跨全国主要产区的集体行动,既是酒行业对“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庄严承诺,也是行业在变革中调整、在调整中重构价值体系的战略宣言。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我们无法左右变革,我们只能走在变革的前面。


从春节后各大白酒企业“开年首会”上的战略部署,我们足以感受到酒行业在大变局之下的积极谋划、主动求变,看到这个古老行业始终在迸发着新的希望。


宏观经济复苏与消费理性化浪潮交织,头部酒企与区域优势酒企的年度部署呈现出清晰的战略分层。


一方面是提信心茅台提出,要“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持高昂的斗志,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五粮液提出,要“坚定信心、满怀希望,实心干事、科学作为,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推动公司各项发展再上新台阶”;汾酒也提出,要“始终坚定信心、奋发作为,全身心投入到2025年工作中,推动汾酒各项事业稳中有进”。


在新年伊始密集强调提振信心,反映出酒企对当前复杂环境的清晰认识,也是头部酒企作为行业引领者对新一年工作的主动表态——通过凝聚内部共识,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是抓管理。洋河股份提出要“管理提档”,舍得酒业要“补齐业务全链条不足”,古贝春要“规范核算口径”,琅琊台集团要“两提一降”(提升效率、提升效益、降低成本)精细化管理。


不难看出,从头部酒企到中腰部酒企乃至区域性中小企业,一场“刀尖向内”的现代管理革命正在广大酒企当中展开。


管理精细化,也揭示了行业竞争逻辑的深层演变,当市场扩容红利消退,企业开始从向外要增长转向向内要效益。尤其是对次梯队区域酒企来说,细化重塑成本优势与抗风险能力,或许将成为市场突围的关键路径。


当前环境下,保存量、拓增量显得尤为重要。泸州老窖在节前举行的年度总结会上就提出,要以精耕细作稳增长,以改革创新谋发展,持续推动股份公司做专做强。


除此之外,迎驾贡酒“核心市场深耕与机会性市场拓展”并行,“创造终身客户”的理念;衡水老白干首提“七项变革”,将以消费者为中心放在首位;景芝酒业打造大潍坊根据地市场的蜂窝状市场防御体系……


以上种种,无不显示出企业从广撒网到精耕细作的转变。当增量红利不再,如何稳稳抓住客户、挖掘消费市场深度价值,正在成为区域酒企新的战略焦点。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与产业大数据催化下,白酒行业正迎来技术觉醒,数字化转型进入“价值兑现期”:

在生产端,古井贡酒开启“绿色酿造、智能制造”双轮驱动,将传统工艺的“经验主义”转化为数据资产。


在营销端,迎驾酒业“数字化营销”,衡水老白干“品牌线上化”,催生出全新的消费触点。


在决策端,迎驾酒业“以营销管控为导向,强化数智赋能”,古贝春“用扎实的数据为决策服务”,则显示出行业拥抱大数据时代,从经验决策到数据决策的跨越。

此外,在消费分级与渠道变革的双重压力下,酒企正在重构新的竞争生态


无论是五粮液“酒业存量市场攻克、酒业增量市场拓展”,还是西凤酒“加强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紧抓动销,消化库存”,或是舍得酒业的“全生态营销”,无不预示着,行业渠道权力结构正在从厂商博弈向价值共享转变,“构建厂商命运共同体”“强链厂商协同”成为越来越多酒企新的口号与方向。


行业调整进入深水区,领军企业的战略定力愈发清晰:ESG从成本项转为竞争力,企业对人才战略的重视反映出行业对新质生产力的渴望。从“追风口”到“筑高墙”,行业正在摒弃机会主义,“抬头看天”与“低头看路”并重,重塑新的发展路径。


从各家企业的开年布局中,我们既看到白酒行业穿越周期的智慧,也嗅到转型阵痛中的焦虑。消费主权时代,当消费者不再为虚无的“品牌故事”买单,真正的价值创造能力成为“生死线”


这个流淌着千年文化基因的行业,正在数字化浪潮与消费革命的碰撞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当“静水流深”成为行业共识,或许真正的变革,就藏在那些敢于打破水面平静的浪花之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