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汇聚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酒业泰斗、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顾问季克良;《周恒刚传》总主笔、著名历史文化学者、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纪连海;《周恒刚传》总策划、原《华夏酒报》副总编辑徐立栋;研究院理事会主席周心明;第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张建有;第四、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周恒刚先生弟子张国强;研究院秘书长、好酒地理局总裁许坤;周恒刚先生之孙周宗艾;智能酿造专家何霄飞;以及古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党委委员、副总裁杨小凡,文化管理中心总监吴伟等。
与此同时,在纪连海与徐立栋的主持下,采访团围绕古井酿酒一线人员展开专题访谈,特别聚焦老员工与技术骨干的亲历记忆,挖掘与周恒刚先生相关的科研细节与传承故事,留下珍贵的口述史料。
这不仅是一场对白酒文化根脉的深度探访,更是一场向酿酒科学精神致敬的实践之旅。作为中国名酒的重要代表,古井贡酒始终坚持以文化为魂、以科技为翼,持续探索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新路径,为白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活动中,好酒地理局了解到,1978 年,周恒刚先生是酒业唯一参会代表,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聆听了邓小平同志的"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等重要论断。全国科学大会之后,周恒刚先生带领团队全面展开浓香型白酒科研实验。经过七年的基础准备,1985年,周恒刚先生主持的"北斗计划"获得轻工业部"七五"科技规划立项,迄今40周年。
"北斗计划"项目在1988年获得部级鉴定,先后发表数十篇试验报告,发酵周期缩短25%,出酒率提高5%以上,优级品率提高10%以上。
古井集团曾回忆,在"北斗计划"中的受益情况。1991年,古井贡酒在"北斗计划"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完成了《运用"多层泥"发酵提高浓香型名优大曲酒比率》的研究工作,并于 1992 年成功地应用于生产,取得了显著的使用效果。名酒得率由原来的28.3%,提高至41.26%。
周恒刚先生主持的"北斗计划"是中国酿酒科技史上的里程碑,浓香型大曲酒的酿造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有力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被誉为中国酒业的"863计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