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俊



处暑时节的贵州仁怀,迎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丰收盛典。


8月23日晚,乙巳年高粱归仓仪式习俗暨2025"仁怀红·高粱文化季"群众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仁怀酱香酒庄举行。

这场以"灵蛇衔穗·蕴藏琼浆"为主题的活动,线上直播覆盖全国30个城市,吸引400余万人次观看。


图片

机械赋能农业现代化

九万吨高粱颗粒归仓


秋风渐起,高粱染赤。


八月以来,仁怀市的36万亩酒用高粱陆续进入采收期,机械化收割成为田间地头的“主力军”,为高粱顺利归仓提速增效。


为高效推进采收进程,全市统筹配备了94台收割机、42台拖拉机、84台烘干机及27台轻选机,形成了从田间收割、转运到后续烘干、精选的全链条机械化作业体系。


这些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投入,不仅大幅提升了采收效率,确保颗粒归仓,更有力保障了高粱品质,为后续产业链延伸筑牢根基。


在长岗镇茅坡村,连片的高粱地里不见辛苦劳作的村民,取而代之的是轰鸣的收割机在田间穿梭。农机手稳稳把控时速,这样既能减少籽粒掉落,又能一气呵成完成收割脱粒。茅坡村88%的土地实现宜机化。


图片


在茅坝镇官院村龙凤源组的高粱地里,一架深灰色无人机“嗡嗡”升空,机下悬挂的600斤高粱沿着预设路线掠过坡地,1分钟便精准送达农户院坝。“以前人工背粮,一天最多扛600斤,现在无人机1分钟就搞定,对我们老年人来说,省时省力还安全。”种植户何支强笑着说。


2025年,仁怀市高粱种植面积达36万亩,预计总产量突破9万吨,总产值超过8亿元,带动5万余户农户增收致富。这一系列数字背后,是仁怀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图片

千年仪轨融合现代传播

非遗保护迎来创新突破


归仓仪式,是庆祝粮食丰收的传统习俗之一。


近年来,仁怀市在厚植文化中,通过梳理、研究、提炼传统文化,结合产业实际,每年在处暑时节举办传统的高粱归仓仪式,展示和传承地方厚重的历史文化,提升文化自信、产业自信。


图片

▎遵义市委常委、仁怀市委书记常文松为归仓活动揭“丰”


《仁怀直隶厅志》等文献记载,仁怀有一种特殊的祭祀活动——秋祭,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地农户就会对着粮仓默念“仓洁纳嘉,福泽万年”。


这场延续千年的民俗活动,既是《周颂》农耕祭祀的活态遗存,更是解码赤水河流域文明的文化密码。2025年,它正式入选仁怀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仪式现场,主敬人以“三敬”“九祈”再现赤水农耕风貌,敬自然、感先祖,祈粮谷满仓、美酒满坛。“敬天”颂四季轮回护丰收,“敬地”赞厚德载物育好粱,“敬人”怀始祖神农传技艺。这一仪式完整呈现了“天地人”三才统一的传统宇宙观。


图片


活动现场,全国首个由社会组织倡导的“非遗”传承保护公约——《仁怀高粱归仓仪式传承保护公约》正式发布。该公约由仁怀市酒文化研究会发起,当地酒企、原料生产供应企业、科研机构及相关个人参与。


《公约》明确坚守“三敬九祈”仪轨内核,建立“活态基因库”,对仪式核心动作、献敬器具实施分级建档,并将每年处暑日定为“高粱伦理日”。同时创新建立“非遗积分”制度,激励农民种好粱、酒企用好粱。


对此,有观点认为,发布《公约》的价值在于,通过联动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融合“仁怀糯高粱”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仁怀酱香酒”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优势,创新表达方式,使之发挥更大价值,让“非遗”项目《高粱归仓仪式习俗》在保护中传承,以社会、经济双重效益驱动传承和保护。


图片
王新国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高度评价《公约》:“公约与当晚同时发布的仁怀市第四批市级非遗名录,共同构成活态传承的‘双保险’。这份全国首个行业性‘非遗’公约,标志着我们对非遗开始从‘抢救性保护’向‘创造性转化’迈进。”


图片

酒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三产融合谱写共富新篇


活动现场,19名高粱种植户获颁“高粱种植能手”奖,他们是扎根田间的“土专家”。这些种植能手不仅种出颗粒饱满、品质上乘的仁怀糯高粱,更主动分享种植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提升高粱产量与品质。


图片


仁怀是我国传统高粱种植区,“仁怀糯高粱”已于2019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这种高粱以其支链淀粉占比高、单宁含量适中的特性,天然适配酱香型白酒酿造。


如今,仁怀糯高粱的种植全过程实现了有机认证,有严格的溯源,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仁怀酱香酒品质的源头保障。


图片
陈清松


此外,酒旅融合也成为仁怀发展的重要方向。仁怀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清松表示:“仁怀将坚持产业为基、文化为魂,坚定不移走好‘高粱+’特色发展之路,全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仁怀的绿水青山、红粱金浪真正转化为富民强市的金山银山。”


夜幕低垂,仁怀酱香酒庄内的欢呼声渐渐平息,但高粱文化的种子已随处暑的晚风飘向远方。


一粒仁怀糯高粱,从北宋的虔敬祈祷到今天的数字化传承,从山地的肩挑背扛到无人机的空中运粮。这条“粱—酒—文”融合发展的道路,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能。


正如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所说:“仁怀正在书写‘高粱+’融合发展文章,一粒高粱串起的全产业链,正是中国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高粱归仓仪式,让‘酒文农旅’形成闭环,为落实高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仁怀方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