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围绕“巩固提升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全力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主题,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茅台召开。本届圆桌会由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与茅台集团共同主办。


李保芳:贵州白酒产业发展要牢牢把握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切实坚定发展自信


4月3日,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在茅台召开。本届圆桌会由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与茅台集团共同举办。


围绕“巩固提升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全力打造世界级白酒产业集群”主题,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李保芳做主题发言。


李保芳认为,贵州白酒产业发展要牢牢把握原产地主产区优势,切实坚定发展自信。


“2022年1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支持贵州“发挥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原产地和主产区优势,建设全国重要的白酒生产基地”。客观分析,贵州之所以是中国酱香型白酒的标志性原产地和主产区,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独具底蕴优势、政策机遇和资源禀赋。”


从历史维度看,赤水河流域盛产美酒由来已久。商周时期,赤水河畔的“濮人”已善酿美酒。公元前135年,赤水河流域的枸酱酒,被汉武帝盛赞“甘美之”,这也是茅台酒的源起。至明清时期,茅台酒的“回沙”工艺已基本成型。概括来讲,正是源于“濮人善酿、甘美之、回沙工艺”等赤水河谷早期酿造文化的雏形,方才形成了“端午踩曲、重阳下沙”等酱香型白酒的传统酿造工艺,并成为中华酿酒文化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地域维度看,贵州作为“原产地”当仁不让。季老常讲,“茅台酒酿造工艺保留了农耕时代的特征,是中国白酒酿造技艺的活化石”。早在1965年,轻工部在山西召开茅台酒试点论证会,就正式确定了茅台酒的三种典型体及酱香型酒的命名。全国随之兴起“学茅台、创品牌”的热潮,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从茅台镇走出赤水河、走向了全国。正是有关地区以茅台为师,才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酱香白酒。事实上讲,自1991年茅台率先在行业中使用“原产地”概念以来,“离开茅台镇就产不出茅台酒”已深入人心。尤其是近日发表的茅台与中科院微生物所合作的《茅台酒酿造过程酵母菌全程解析与资源挖掘》课题成果,为“离开茅台镇就产不出茅台酒”提供了科学依据,证明了茅台酒长期酿造活动对酿酒酵母类群能够产生差异性驯化,佐证了茅台酒核心产区无法复制的科学性。


从发展维度看,贵州作为“主产区”毋庸置疑。2022年,贵州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占全国的19%;以占全国白酒行业4.3%的产量,实现了30%的销售收入,贡献了43.9%的利润。酒产业平均用工人数10万人,全行业带动一产和三产就业人数100万以上;两化融合水平达54.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0.9%,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55.2%。上述数据充分表明,贵州作为酱香型白酒的主产区,在中国白酒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