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千年酒韵 大国兼香”濉溪酿酒遗址展示馆开馆暨酒文化交流研讨会在淮北举办。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在会上做主题演讲。
“真正的酒文化,就是要酿酒的人有品德,饮酒的人有酒德。”他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造酒的国家之一,也是饮酒大国。先秦时期就有“厌厌夜饮,不醉无归”的诗句流传。想要酿出好酒,需要好的原料、好的工艺,但好酒不等于酒文化,要把文化酿进酒里,需要漫长的过程,需要酿酒者的意念和美好品德、饮酒人的享受美酒的情绪和智慧。
在他看来,在中国,饮酒代表着一种品味生活,已经超越酒本身,成为一种礼仪、一种氛围、一种力量,或者一句诗一首词。
因此,关于酒文化,我们应守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内在的美感和强大的生命力;结合现代生活与当代审美趋向,发扬和创新传统文化,将时尚创意与消费需求的有机结合、与社会生活进行深度融合。
“过去,博物馆被视作珍藏历史的神殿。但在今天,博物馆正在成为社会生活的百宝箱。”潘震宙表示,今天的博物馆不仅是展示文物的场所,还是连接历史与当下、文化与产业的桥梁,具有赋能产业、连接未来的潜力。
濉溪发掘出全国规模最大、生产流程最完成的酿酒遗址。潘震宙建议,要把考古发现与当下的生产销售相结合,让文物不光是历史,更是现代酿酒的竞争力,充分挖掘和展示濉溪酿酒遗址的独特性,让它成为口子窖的核心品牌优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