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活动是《周恒刚传》实地采写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追溯白酒现代化的科学起点,挖掘周恒刚先生在宋河工作期间留下的科研遗产与文化精神。
本次活动邀请了多位中国酒业界权威专家、历史文化学者、行业协会领导及主流媒体代表出席,共同参与考察、交流与座谈。
出席嘉宾包括:酒业泰斗、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顾问季克良;《周恒刚传》总主笔、著名历史文化学者、中国民生研究院特约研究员纪连海;《周恒刚传》总策划、原华夏酒报社副总编辑徐立栋;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主席周心明;第三、四、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张建有;第四、五届全国评酒会评委、酒业宗师周恒刚先生弟子张国强;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理事会秘书长、好酒地理局总裁许坤;周恒刚先生之孙周宗艾;周恒刚酿酒科学文化研究院智能酿造专家何霄飞;河南省酒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书民;新宋河总规划师、锅圈实业董事长杨明超;宋河酒业政府工作组组长闫家明;宋河酒业政府工作组副组长张侠;宋河酒业副总裁王水云等。
当天上午,考察团一行前往宋河酒厂,参观中台、曲库、501钢架池房、仙源酒窖、3层陶坛库等酿酒核心区域,并在文旅小院进行品鉴体验。
下午,“中国白酒科学文化考察走进宋河酒业”座谈会在鹿邑老子博学酒店举行。
会议由宋河酒业政府工作组组长闫家明致欢迎辞。他回顾了周恒刚先生在推动中国白酒工业化、标准化方面的重要贡献,指出宋河酒业作为“北斗科学试点”的重要参与者,曾在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荣获“中国名酒”称号,发展历程深受周老关注与指导。“此次考察活动由《周恒刚传》项目组、行业专家、文化学者及媒体共同参与,必将为中国白酒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闫家明表示。
随后,多位行业专家依次发言,围绕白酒科技创新、工艺传承、文化表达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徐立栋用“九个创”总结周恒刚先生对中国酒业的系统性贡献,包括:创启科学技术试点;创建品质鉴评体系;创立香型分类原则;创始检测分析方法; 创改提质节粮工艺;创兴成果推广应用;创谋专业人才培养;创导文化根脉赓续;创述等身传世著作。
纪连海从白酒历史文化、企业变革与消费趋势出发,强调白酒行业要在“变”与“不变”中寻求平衡。他指出,传统风味必须传承,但需要在产品定位、传播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以赢得年轻一代消费者。他呼吁加强历史考证、提升企业领导力,并表示将继续参与白酒文化传播工作,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周心明回顾了宋河在全国评酒会中获奖的重要历程,并介绍了“北斗计划”在企业内部的持续推进,强调应通过教育培训与“老带新”机制加强技术代际传承,防止人才断层。她认为科技赋能与经验体系建设将是宋河再度崛起的关键所在。
张建有回忆了全国评酒会评委的严格选拔制度,称周恒刚先生通过考试选评、系统培养,建立了行业科学化品评体系,为白酒行业培养了大批中坚力量。同时,张建有对宋河未来发展提出较高的期待,他认为:“宋河酒厂终将迎来灿烂辉煌的未来。”
张国强以亲历者身份回顾恩师教诲,称其科研思路清晰、注重实用,善于将复杂技术简化表达。他表示,宋河当前通过砍掉438个旧产品、保留17个核心品项的做法展现了改革魄力;同时探索“一店一瓶”与“数字化九仓”模式,正以实际行动回应行业变革。他高度评价杨明超的改革担当,认为宋河团队正承续恩师精神,探索适配新时代的可持续路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