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茅台红·寻美东方”正式启航。


这一天,茅台葡萄酒从甘肃永靖境内的黄河干流——刘家峡出发,开启沿黄河线寻美东方的旅程。


甘肃是古代中国通向西方的门户,丝绸之路横贯全境。在这里,黄河文明与丝路文化交融碰撞出诸多特色文化瑰宝。葡萄也由此地传入中原,在全国各地扎根生长、展藤挂果,“酿”出了东方韵味。


茅台葡萄酒由此地启动“茅台红·寻美东方”这一新IP,可以说意义重大。


 葡萄酒在这里千年一叹


甘肃这片土地,早已在两千多年前就与葡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孟佗的“斗酒换刺史”,到曹丕的“凉州葡萄诏”;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到苏轼的“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无一不诠释了甘肃悠久的葡萄酒历史与浓厚的葡萄酒文化。


茅台葡萄酒带着昌黎产区的“风土”来到黄河上游,是隔着千年时空探寻葡萄酒文化的缘起,叩问中国葡萄酒的未来


基于此,茅台葡萄酒以一种举重若轻的姿态,启动了“茅台红·寻美东方(黄河线)”的寻找与发现。



拉开帷幕的是极具松弛感的刘家峡黄河炳灵石林的游览,以沉浸式地体验感悟黄河上游的风光与魅力。


接着,便是黄河文化、兰州风韵、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葡萄酒文化融合贯通的文化讲坛及非遗展演活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活动外场的布置,处处彰显着中国范儿,比如人生八雅的体验活动、甘肃非遗文化与葡萄酒之美的融汇交织、葡萄酒文化在黄河文明中的坐标等;活动现场,则以地方戏曲、传统木偶戏、舞蹈等形式,与茅台葡萄酒对寻美东方的思考,带来了一场黄河文化与葡萄美酒的饕餮盛宴。


▎陈浦


正如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葡萄酒分会创会副会长陈浦所说,茅台葡萄酒正在为行业提供良好范例


 “寻找中国葡萄酒的基因”


当下的中国葡萄酒,挑战与机遇并存。


在葡萄酒恢复、提振的阶段,中国葡萄酒面临着新的趋势与挑战,只有重塑、重构才会有机遇。


重塑、重构的内容包罗万象,而文化必定是提纲挈领的那一抹重彩。


文化一直引领着酒业发展的方向,酒类产品与品牌的文化属性备受重视,酒文化已是酒业发展的新动能。对于中国葡萄酒来说尤是如此,构建属于中国葡萄酒自己的文化体系更是迫在眉睫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葡萄酒只有具备文化竞争力,才能真正做到屹立世界葡萄酒之林。


时至今日,葡萄酒仍以舶来品的身份与西方文化紧紧相连,这是中国葡萄酒谋发展必须要突破的桎梏。


而这或许正是茅台葡萄酒启动“寻美东方”新IP的期望。


▎李春风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春风表示,中国历史从来不缺葡萄酒文化,茅台葡萄酒沿黄河线找寻文化之美,就是要寻找属于国人自己的葡萄酒基因,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


回顾茅台葡萄酒近几年的举措,无论是推出承载中国文化的产品,还是普及中国式葡萄酒品鉴方式,又或是打造中国葡萄酒的标准,都体现出了茅台葡萄酒对“葡萄酒文化本土化”的坚持,以及树立“中国化葡萄酒”新标杆的执着


在寻找文化之美的同时,李春风还提到了寻找品质之美与生活之美。



一方面,黄河沿线是世界公认最适合葡萄种植的区域,茅台葡萄酒沿着黄河线找寻品质之美,就是要寻找更加多元、丰富的优质原酒,用茅台的技艺酿造符合国人饮用习惯的葡萄酒


另一方面,黄河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奠基了华夏璀璨文明,而茅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产品之一,茅台葡萄酒寻找生活之美是致力于茅台的美产品带到大众的美好生活之中


 谋中国葡萄酒之新局


找寻文化之美、品质之美与生活之美,可以看作是茅台葡萄酒构建中国葡萄酒文化体系的具体落点。


站在这一点上,再看茅台葡萄酒投身于传承黄河文化、保护黄河生态的时代表达,似乎有了更坚实的基础。


▎彭岚嘉


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大学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常务副院长彭岚嘉认为,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对此,他提到要构建良好的黄河文化生态,加强黄河文化的弘扬与对外传播



透过“茅台红·寻美东方(黄河线)”的首站,我们可以发现,茅台葡萄酒或许已经将此方面的意识融入到了中国葡萄酒文化体系的建设之中。


借助于此,茅台葡萄酒或将为中国葡萄酒谋出一个新的局面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