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成都市大邑县召开第五届酒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换届选举大会,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当选协会第五届会长单位,会上还选举产生了副会长单位、常务理事、秘书长等职位,由大邑县领导及相关部门依次授牌。
会议期间,由第四届会长单位代表回顾了协会推进酒类产业发展的各项成绩,与会代表及专家学者踊跃发言,为大邑县酒类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也为协会今后开展工作划定了重点。
看过去:服务赋能,助力大邑白酒产业繁荣
大邑县酒业协会第四届会长、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尚红光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强化服务赋能,助推大邑县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尚红光介绍,在过去的工作时间里,协会对全县130余家白酒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发放了《大邑县白酒生产企业基础情况调查表》,准确把握了大邑县白酒产业发展现状,为各级部门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同时,协会围绕王泗白酒小镇的各项要素建设,建立了蜀之源、花香酒业、川之原酒业三个工业旅游示范点,接待了5万余人次游客,提升了大邑白酒行业的整体形象,为县域白酒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协会的宣传、引导和申报,大邑现有9家企业被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协会认定为“首届四川浓香型白酒名优老窖池”保护单位,全县受保护的四十年以上老窖池达到了3000余口,蜀之源酒业还成功入选四川老字号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强化酒业人才培养,协会联合县总工会、四川食品发酵研究院和专家组在蜀之源酒业、龙宇酒业、金龙酒业、泓源酒业等企业开展技术人才的专业培训。
五年来,共开展酿酒技能大赛2期,品评师培训2期,品评师技能竞赛2期,组织企业参与省市各类培训活动6次,全系统共有15名优秀新型技术人才脱颖而出,获聘一名白酒国家评委和一名果酒国家评委及多名省评委。
看未来:强化创新驱动,引领大邑酒业发展
本次换届选举,成都蜀之源酒业有限公司再度当选,成为协会第五届会长单位。
在谈及未来工作规划时,尚红光强调,协会的目标是让本县酒类企业及产业链上的每一个会员单位都能蓬勃发展。协会将与各会员单位团结一致,共同提升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更多消费者熟知大邑品牌的价值。
尚红光介绍,协会未来的工作规划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要引导行业自律,共同提升区域品牌形象。要积极推进行业自律,规范企业经营行为,让大邑的品牌成为品质和信誉的象征。
同时,要强化强化技术创新,从而赋能品牌建设。技术创新是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协会鼓励会员单位加大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
在品牌塑造方面,要整合资源,加强品牌建设,深挖塑造大邑独特的品牌文化和历史内涵,讲好大邑品牌故事。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让大邑造品牌能够更便捷地到达消费者手中,让大邑县的优质酒类产品走出四川,面向全国。
最后,为了推动行业的发展,协会还将跨界整合相关产业链和专家资源,为行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
“预计在未来3至5年内,大邑县酒类行业将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贡献税收5亿元以上,解决就业2万人以上。”尚红光说。
打造“白酒+”生态,在创新中破局的大邑
大邑早期的的白酒产业以原酒、基酒为主。
早在2002年,大邑县王泗镇就被中国食协授予中国著名白酒原酒基地及OEM加工基地。2012年,“大邑王泗白酒”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面对行业内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大邑县选择了打造“白酒+”新生态和融合式发展齐步走的重要战略,在保留原酒基酒及OEM代加工业务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大邑白酒企业转型,并有意识地开发大邑的白酒品牌,以创新产业发展的方式,实现产区的整体升级。
作为国内六大青梅产区之一,大邑敏锐意识到了果酒将会成为产区“破局”的关键,成为国内较早布局果酒赛道的产区。
大邑背靠西岭雪山,生态条件优越,青梅品质上乘。在2000年前后,就有不少青梅企业确定了以发酵梅酒为主的风格理念。
二十余年的深耕,让大邑涌现出了许多高品质的梅酒产品,例如曾经亮相成都大运会欢迎晚宴、成为接待中外来宾宴会用酒之一的“西岭雪山青梅酒”,以及获得酒类新品最高奖项“青酌奖”的“西岭雪山青梅酒五星12度”。
同时,大邑县每年还会举办青梅文化节,以ip意识打造产区标签,强化消费者对大邑产区梅酒、果酒优秀品质的印象,以青梅为代表的水果种植也在不断优化,成为大邑当地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为大邑青梅酒产业链从源头赋能。
数据显示,大邑现有生产白酒企业68家,白酒酒窖池2万余口,年产能约6千万升。2023年白酒产值12.5亿元,税收1.98亿元,白酒产业税收占全县制造业入库税收总量的14.1%。
原酒、果酒两手抓的大邑,通过打造“白酒+”生态,打破了行业发展中的桎梏,也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产区蝶变之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