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仿佛置身于神秘黔北的风土与历史中——来自赤水河畔的砾石、红土和高粱诉说着当地独特的自然微生物生态,充满岁月痕迹的徽章、证书等历史物件以及触手可及的酿酒器具原料,即使不用跋山涉水远赴酒乡茅台,亦可感受到神秘而悠远的酱酒历史与非遗技艺。
12月22日,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举办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在北京市文物局、朝阳区文化和旅游局、半壁店村委、北京博物馆学会、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机构、协会领导及支云酒业经销商代表、核心消费者的参与下,共同见证支云酒业的又一里程碑时刻。
随着这座集合了匠人、匠心、匠艺于一体的博物馆大门缓缓打开,流传千百年的中国传统酱酒酿造工艺、中国酱酒一代宗师长达86年的匠心往事、“天下第一酒镇”茅台镇的人情风土变得具象化,切切实实地深入到日常生活中。
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是北京首家酱香型白酒博物馆、朝阳区第一家酒类博物馆,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路2号。博物馆以中国酱酒一代宗师、支云酒业集团灵魂创始人张支云先生的酱酒人生为核心,以酱酒非遗“支云酒传统酿造制作技艺”为线索,让参观者在充分感受匠人匠心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沉浸式领略神秘的酱酒酿造技艺,引领大众探寻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与技艺。
张支云酿酒技法第三代传承人、支云酒业集团董事长张炀在开幕仪式上表示,今年是张支云诞辰100周年,在这样一个充满纪念意义的年份,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被北京市文物局评定为“北京地区类博物馆”,是对支云酒业弘扬工匠精神和传承非遗技艺的肯定。未来,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将不断深耕、创新,让大众认知流传了两千多年的酱酒文化与祖辈流传的非遗技艺,流传久远、福泽后代。
随着博物馆的正式开幕,标志着支云酒业在坚守品质化运营的基础上,坚定行业自信、活化行业价值、树立文化自信,正式跨入弘扬工匠精神、非遗文化传播的新阶段,推动行业价值表达,让源远流长的酱酒文化与优秀的非遗技艺更好的润泽当下、引领未来。
本次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的成功挂牌,是对支云酒业传承非遗、弘扬匠心、传递酱酒文化成果的认可。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协常委、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安庭向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送上了诚挚的祝贺。他在讲话中表示,类博物馆来自于民间、成长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是文化文物领域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他衷心希望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找准功能定位,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展览活动,不断普及和提高民众对酒文化与非遗文化的认知,为保护传承非遗技艺、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博物馆学会理事长刘超英在讲话中提到,国家的繁荣离不开文化遗产的滋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文化繁荣的强劲支持。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的开馆,标志着半壁店村文博事业正朝着专业化、规范化和普及化的道路迈进。今后,北京博物馆学会也将对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共同推动文化发展。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副主席刘员表示,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以张支云先生长达86年的酱酒人生以及酱酒非遗酿造技艺为核心,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提供了巨大的助力。衷心希望博物馆在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非遗技艺、推广普及酱酒文化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以“酒”为媒,为参观者精心打造沉浸式4D互动体验。走过砾石红土、踏上木制栈道、触摸陶坛曲块、嗅闻基酒老酒……让每一位到访着在声音、光影、味觉、触觉的切身感受中,从珍贵的藏品与丰富的资料中回顾张支云先生八十六年的匠心故事,亲身体验品酒、勾调、踩曲等真实的酱酒酿造环节,近距领略正宗坤沙酱酒与精妙工艺的魅力。
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是由北京市文物局认证并授牌的2024年度北京地区第二批类博物馆,由支云酒业集团与国内知名策展机构联合策划、设计,于2021年正式落成,在开馆筹备期间博物馆承办各类活动100余场,提供讲解服务600余次,接待机关、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参观团体1000余次,为半壁店地区乃至整个朝阳区的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一个高效的传播途径。
“类博物馆”是指具有部分博物馆功能但尚未达到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机构。按照国家文物局、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年开始,市文物局联合各区文旅局开展“类博物馆”开放培育试点工作。2024年内,北京市朝阳区共计新增10家博物馆,全区博物馆总数达到90家。
张支云先生被誉为“茅台镇酱香型白酒祖师爷”。从13岁起他便与酱酒结缘,他的酱酒人生经历了成义烧坊、茅台酒厂、茅台酒易地试验厂、支云酒业四个时期,一品、一酿就是86年,比茅台酒厂的历史更久远。他是中国酱酒历史的创造者,也是中国酱酒发展的见证者,参与了酱酒酿造工艺的规范化、流程化建设,肩负使命带试验领团队完成了中国酒业“壹号工程”的合同要求,推动了酱酒行业大跨步的发展,是当之无愧的“酱香泰斗”。
在本展厅内,观众可以通过文字记录、影像资料等形式深入了解张支云先生的酿酒人生,探寻一代宗师的匠心事迹;同时,展厅内还存放着本馆的镇馆之宝——张支云先生在茅台酒厂、易地试验厂、珍酒厂期间用过的证件、徽章以及获得的荣誉证书等历史原件,透过一件件珍稀的藏品回望岁月往事。
张支云先生在长达86年的酿酒生涯中,经过无数次的实操、探索,最终从传统坤沙酱酒酿造工艺中总结出独树一帜的技法,总共包含108道工序,目前这套酿酒技艺被正式命名为“支云酒传统酿造制作技艺”并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支云被评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本展厅展示了支云酒酿造技艺的关键环节,面向大众普及了从原料选择、曲药制作、酿造环节、基酒贮存等一系列严苛、完整的酿造标准,同时展示了支云酒非遗技艺的最核心步骤、张支云家族世代传承的独家技艺——“筷子勾调技艺”,在七轮次基酒、上百种典型风格的调味酒中取长补短、协调风味,最终成就口感独特、回味悠长的醇厚酱香。
在茅台镇生态连廊中,支云酒业从2000公里开外的茅台镇运回了当地极具特色的砾石板、红土、红缨子糯高粱,精心还原了贵州原生态红土地质与红缨子糯高粱种植区,让到访者踏上一场空间旅行——摸一摸来自黔北的粮食,踩一踩当地特有的红土砾岩,探秘茅台镇独特的自然环境、酿酒原料、微生物系统与酱香风味形成背后那密不可分的奥妙,感受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同时,本展厅还特别设置茅台镇全景沙盘,清晰直观地标注了茅台镇189.25平方公里区域的地形地貌和地标建筑;沙盘四周打造仿古木栈道,摆放了诸多酿酒工具,营造出旧时酒厂的工作环境,让参观者身临其境般感受茅台镇原生态的人文与自然风情。
酱酒是中国十二大香型白酒中酿造周期最长、生产工艺最复杂的,有着严格的时间规范与酿造步骤。非遗“支云酒传统酿造制作技艺”遵循张支云家族的宗师级标准,在坤沙酱酒工艺的基础上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工序流程,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赋予支云酒强烈的特性与品格。
为了更真实的还原酱酒酿造的环节,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特别设立了互动体验区,包括真人踩曲表演、七轮次基酒和年份老酒的品鉴、勾调定制、中国白酒十二大香型鉴赏等。成年观众可以一饱口福,依据支云酒品鉴方法,从“色、香、味、格”四个角度感受支云酒的精妙滋味;未成年观众也可以在光影与图文中探寻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非遗文脉。
支云酒酿造技艺博物馆观展方式
法定节假日另行通知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路2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