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唐清

刚迈过2000亿元产值的宜宾产区,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4月8日下午,宜宾市酒类协会标准化委员会(下称标准化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南溪举行。宜宾市酒类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兰国宾郑重宣布:宜宾市酒类协会标准化委员会成立。

会议同时明确,要从组织建设、标准供给、宣传培训、人才培养、创新驱动、国际接轨等6个方面,围绕“质量酒都”“绿色酒都”制定严格标准,抢占行业制高点。

“当下,宜宾白酒产业依旧蓬勃发展,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白酒行业属于完全竞争性行业,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字里行间,是这个超级产区对自身和行业的清醒认知。

标准化委员会的成立,实则是宜宾以规则取代经验、以数据驱动的精细化管理替换粗放管理的“自我革命”,尽管任重道远,却是一条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 迈入标准化建设的2.0时代

宜宾在产业标准化建设方面始终走在行业前沿。

早在2015年,宜宾就发布全国首个《多粮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良好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2017年,宜宾又进一步升级发布该规范的团体标准版本,细化采购、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的要求,并被国家工信部纳入“全国百项团体标准示范项目”。

经过多年积累,目前宜宾已在酒类协会主导下发布和实施10项团体标准和17项地方标准,涵盖酿造工艺、酒曲质量、地理标志保护及酿酒专用粮生产等关键领域。

那么,这次标准化建设和之前的工作有何不同?

“力争在未来1-2年内,新增团体标准5-8项,地方标准2-3项。”宜宾市市场监管局标准化科科长、宜宾市酒类协会秘书长王顺强在会上明确了目标,标准委员会成立就是要确保标准覆盖白酒产业全链条。

这并非是在喊口号,从其公布的相关信息来看,具体路径清晰务实。

一方面,宜宾产区将以五粮液等龙头企业主导制定关键环节标准,联合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操规范;针对绿色环保、消费升级需求优化现有标准,查漏补缺,加快填补数字化生产、智能仓储等新兴领域空白。

另一方面,也将通过培训、示范企业带动提升执行力度,并鼓励技术与标准融合,以知识产权提升标准竞争力。

配套政策也将同步加码,宜宾市酒业发展局副局长朱建军透露,将出台标准化激励政策,通过专项资金倾斜、跨部门协作强化执行,既严打违规行为又提供人才培训支持。

总体来看,与既往工作相比,此次标准化建设呈现出三大升级维度:覆盖广度更广,从重点环节向全链条延伸;在标准深度上,着力填补新兴领域空白;在实施效能上,构建起了从顶层设计到应用推广,再到监督保障的完整闭环。

█ 为何需要一场“标准改革”?

不论是从历史积淀、产值规模、产业梯队建设、科研投入还是产业转型建设来看,宜宾产区早已走在全国前列。

站得够高的宜宾产区,看得也更远。

宜宾产区认为,当前部分标准的时效性有待提升,不能及时适应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导致部分标准在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未能得到有效执行;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

与此同时,外部挑战同样存在——国内白酒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而在国际市场上,由于欧美市场高准入壁垒等原因,白酒占比不高,标准话语权的缺失是主要原因。

标准化委员会的成立,正是对这些痛点的回应。

从公布的具体实施路径来看,标准化并非对创新的束缚,而是为技术突破与品质提升划定清晰的赛道,其中规模化、集约化、智能化在会中被反复提及。

正如兰国宾所言,唯有通过动态完善标准体系,填补空白、优化既有框架,才能让宜宾白酒的标准真正适应产业升级需求。

█ 内外兼修,标准倒逼产区升级

作为国内举足轻重的白酒产区,宜宾这场自我革新,其意义远超地方范畴。

对内,标准化将倒逼企业严控生产流程,以更高品质重塑“宜宾白酒”的品牌内核;对外,则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中国白酒在全球烈酒市场的话语权,为突破欧美市场壁垒提供技术支撑。

以法国为例,法国AOC原产地认证体系通过立法确立了酿造规范,既为生产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又为消费者提供产地认证保障,同时塑造具有全球辨识度的产区品牌。

“标准是技术语言,更是文化载体。”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宜宾将“多粮浓香工艺”等技术术语转化为国际标准文本,将显著提升产区在全球烈酒市场的议价能力。

以南溪为例,近年来,通过与江南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南溪不仅引入江南大学宜宾白酒产业研究院开展《中国白酒储存陈酿变化规律》等前沿课题研究,还与宜宾学院共建科技服务与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创新链条。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岩认为,经过勾兑储存后,宜宾产区及江淮产区的成品酒在醇和、爽净、甜、醛香等属性上差异明显。要讲好宜宾、南溪产区的优势,可以从宜宾优质浓香核心产区的产区生态优势、五粮工艺及窖池微生态的微生物酿造优势、丰富的风味感官特征带来的风味感知优势。

这些风土、技艺特点形成宜宾产区独特的标准后,其价值意义深远。

另外,从整个城市发展建设来看,宜宾地处成渝双城经济圈重要枢纽,多年来,白酒产业为宜宾的经济增长、就业稳定、文化传承立下了功劳,为宜宾市的辉煌成就做出了支柱性贡献。

至今,白酒产业仍然占据了宜宾市营收的半壁江山。而标准化驱动下的白酒产业能够进一步拉动包装、物流、文旅等上下游集群发展,助推宜宾从“酒都”向“产业融合型城市”转型。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5年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中,40个省级重点项目覆盖了优质白酒等多个宜宾市主导产业,促使传统产业通过“智改数转”实现产业升级。

“标准化工程是产业升级的基石,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宜宾酒协相关负责人表示。

宜宾产区的这一步,正在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书写新范式,更在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节点上,酿造产城融合的时代新篇。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