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哲
当前,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在消费理性和行业集中化的双重趋势影响下,“选对品牌”成为酒商发展的核心命题。
此时,作为苏酒旗帜品牌及“五十三优”双重基因的汤沟正在强势回归,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品质根基与战略升级动作,或许能够为酒商提供转型的黄金机遇。
█ 分化加剧,下一步赢面在哪?
白酒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分化加剧,发展承压。
有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平均销售增速为10%,利润增速为10.7%,而同期行业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2%和-5.4%,可以看出前者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从已经披露的年报数据来看,以茅台为首的头部品牌仍保持增长态势,而部分腰部酒企却呈现出营收、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
综合以上数据,我们不难得出在这一轮调整期中,“强者恒强”的结论。
但从流通端来看,问题却依然突出。截至到2024年三季度末,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额为136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而该数据从2019年到2023年一直呈上涨趋势,从935亿元增加到了1560亿元。
在这样的库存积压下,渠道端动销不畅、价格倒挂现场严重,酒商不得不另谋出路。此前,云酒头条曾发文《名酒牌桌:有人想上去,有人想下来》深度解析这一现象,文中提到,经过走访调查发现,多数酒商反馈“一线全国名酒不赚钱,部分二、三线名酒价格下滑,库存多的酒商大都发生亏损”。
一部分酒商选择开发自主品牌,自己定价掌控市场,但是这条路也布满荆棘。
自主品牌面临三重困境:产品溢价能力弱、动销周期长、消费者认知成本高。加之消费端的多元化和理性化变化,使得消费者决策更加理性,决策链更长,同时更加追求产品背后的情感价值和社交价值。酒商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很难将自主品牌盘活。
█ 行业洗牌,酒商如何穿越周期?
新调整周期内,不论是生产端,还是流通端、消费端,都呈现着新的变化。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曾表示,大变局总是孕育大挑战、大机遇,挑战困难重重,机遇也就前所未有。变局当前,应对之策首要自然是“坚定信心”,但心态之外,“走在正确的路上”更加重要。
此时选择汤沟,或许正是那条“正确的路”。汤沟凭借“五十三优”基因与苏酒旗帜品牌底蕴,恰恰填补了“全国名酒价值固化”与“区域品牌势能不足”之间的战略空白,其兼具历史厚度与成长弹性的品牌特质,正成为经销商突破增长瓶颈的最优解。
汤沟今年“剑指五十亿”动作频频,仔细品味,会发现汤沟的回归绝非简单的复刻历史。
品牌认知方面,汤沟已完整梳理出“1344”价值表达体系,用更贴近市场的方式,表达出了汤沟品牌所具有的独特性、差异化价值。
这一举措实现了品牌资产向市场势能的高效转化。这种深挖文化护城河、重构价值坐标系的双轨战略,使得汤沟在保持名优品牌稀缺性的同时,成功破解了区域品牌普遍存在的价值认知难题。极大地提高了消费者培育的效率,也让消费者在饮用汤沟酒时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到附加价值。
市场方面,汤沟近年来持续开展“名酒进名企”活动,持续与省内多家企业合作,逐渐开启圈层营销。在样本市场连云港及周边地区市场,汤沟的终端网络布局实现了从市区到乡镇的全覆盖。这种强劲的本地运营能力,也为汤沟向外扩张打下了坚实基础。
汤沟本身的品质与品牌号召力,以及理性发展的步调,也为经销商注入“强心针”。
█ 预期向好,抓紧跨越升级的“汤沟机会”
今年春节后,诸多券商发布市场调研显示,白酒整体符合预期。其中,东兴证券表示,随着扩内需、稳投资等一系列政策的落地,消费会逐渐企稳并恢复,食品饮料的需求或将回暖。尤其是餐饮消费及其上下游的消费或将有所回暖。
在行业整体预期向好的趋势下,汤沟也将进一步爆发,其原因在于汤沟展现出的发展确定性三大要素。
其一,汤沟作为“五十三优”品牌之一,有着优质品牌资产,也有相对好的消费基础认知,优质酒品牌基因与“1344”价值表达体系构成品质信任,有效降低市场教育成本。
其二,汤沟在区域市场深耕形成的渠道控制力与品牌溢价能力,为经销商提供稳定利润保障。
其三,汤沟在“五年五十亿、十年超百亿”战略目标下,在人才引进与市场建设方面大力投入,显露出全国化布局的战略纵深。
这种“强品牌基因+强区域势能+强成长预期”的三维优势,正是当前酒商最稀缺的战略资源。
汤沟正在这种背景下逐步成为兼具稳定性与成长性的稀缺标的。
行业变化下,传统的盈利模式已经失效。酒商的增长密码已从“选择名酒品牌”转向“绑定成长型品牌”。对于寻求确定性增长的经销商而言,汤沟不仅是短期业绩突破的机遇窗口,更是参与行业价值重构、共享品牌成长红利的战略机遇。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