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2025年白酒行业三季报,“承压”成为关键词。面对终端动销疲软、渠道库存高企的普遍困境,白酒行业集体步入深度调整周期。


当多数企业选择“降速”以求稳健时,破局之路何在?答案或许正藏于市场终端——越是逆风期,越需要贴近用户、激活终端。近期,光良酒便以一场名为“喊响光良酒,万瓶送不停”的终端活动,展开了逆势进击。


云酒头条获悉,从10月初开始举办 “喊响光良酒,万瓶送不停” 的活动以来,光良已在河南、河北、安徽、上海、山东、四川等全国多个重点市场中,收获消费市场的热烈反响。


截止11月5日,活动已累计覆盖全国80,936多张餐桌,超过430,650人次消费者通过参与活动获得赠酒,相当于平均每张餐桌有5位以上消费者主动加入互动。


光良用更鲜活、更贴近消费者的方式,将营销战场直接推进至每一张热气腾腾的餐桌,为行业带来了又一个C端创新的生动样板。

图片

喊出来的口号,带出来的动销

席卷餐桌的“场景革命”


光良的这个C端互动活动,并不复杂。


在终端餐饮店一桌用餐的消费者,只要愿意一起喊出口号“和自己人喝光良酒,干!”,就都可以获得光良酒小酒一瓶。


简单的互动设计,加上情感共鸣的社交仪式,很快就在终端餐饮渠道形成了自发传播的浪潮,创造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鲜活的连接。


于是我们在安徽、河南等省市的终端餐饮店中,能够很寻常地看见一种热烈而亲切的场景:


图片


在街头烧烤店的烟火气里,消费者手中握着光良酒小酒,齐声喊出“和自己人喝光良酒,干!”的口号,笑声与碰杯声混着食物的香气,成了街头最鲜活的风景。


这样的画面,如今正出现在河南的家常菜馆、山东的大排档、四川的火锅店,以及上海的社区餐厅里 ——“喊响光良酒” 的热潮,正从一个个餐桌,蔓延至全国。其中安徽省表现尤为突出,单省覆盖15003桌,84917人次参与。


市场终端的爆发,印证了光良对光瓶酒消费场景和渠道终端的把控力,也说明了光良 “自己人” 的品牌主张,与消费者的社交饮酒需求高度契合。


更关键的是,这场互动的价值还直接转化为餐饮店里的人气和复购,让终端客流增加,品牌则在真实场景中完成了品牌曝光、产品体验、价值认同的闭环,真正实现了“品效合一”,让动销在互动中自然发生。


图片

构建共赢生态

用“一句口号”撬动三方增长


云酒头条认为,一个看似简单的 “喊口号” 动作,能在短时间内席卷全国餐桌,核心在于光良精准击中了消费者、餐饮终端、品牌三方的核心需求,像一条纽带般串联起各方,最终形成相互驱动的增长闭环。


对消费者而言,吸引力首先来自“零门槛体验”与“情绪共鸣”的双重叠加。


赠饮设计,让消费者无需花费就能品鉴光良酒,大幅降低了首次尝试的心理与经济成本;而“和自己人喝光良酒,干!”的口号本身,又跳出了传统促销的“功利感”——朋友聚会时,这句的口号更像一场小小的“社交仪式”,既能活跃气氛,又能强化“和自己人在一起”的情感联结。


这样的设计,让光良不再是餐桌上的“配角”,而是变成了“制造快乐”的一部分,自然让“和自己人喝光良酒”的品牌印象扎根在消费者心智中。


而对餐饮终端的老板们来说,这场活动也是一个“免费的引流工具”。当下餐饮行业竞争激烈,门店想吸引客流、提升翻台率并不容易,光良的活动恰好提供了一个差异化卖点。


有餐饮老板反馈,消费者会因为“能参与活动、免费得酒”的选择进店,用餐时又因认可光良的口感,下次来店时主动点单,形成复购。这种直接帮终端赚钱的赋能,让光良与餐饮渠道的关系从 “简单供货” 变成了“合作共赢”,渠道粘性自然更强。


而当消费者与终端都从活动中获得价值时,品牌本身也完成了从 “被动传播” 到 “主动裂变” 的跃迁。


传统白酒品牌习惯“自己说好”,通过广告单向灌输品牌理念,但光良则把“话语权”交给了消费者,让将消费者从受众变为传播者,形成了情绪与口碑的双重自传播效应。


当消费者在餐桌前喊出口号、拍下视频分享到社交平台的同时,也为品牌完成了信任背书。同时,活动精准聚焦餐饮场景,实现了精准的场景渗透和消费者渗透。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这种三方共赢的逻辑,让活动超越了“促销”的范畴,升级为一套整合场景体验、社交传播与终端赋能的生态化营销模式。而光良通过一个互动行为,让品牌、渠道、消费者形成 “利益共同体”。


这种互惠共赢的创新,打破了过去行业“品牌赚利润、渠道担风险、消费者买单” 的格局,用一句话撬动了三方增长,也为行业提供了“低投入、高协同”的营销新范本。


图片

始终TO C的光良

践行了一场围绕 “自己人” 的长期主义


如果把“喊响光良酒,万瓶送不停”看作一次终端“突击”,那光良在C端的布局,早已是一场“持久战”。


回溯光良的品牌发展路径就能发现,这场活动并非偶然,而是其围绕“自己人”品牌理念长期深耕的必然结果,这背后是一条清晰且持续的战略进化线。


早在此前,光良就已开始在C端场景中“精耕细作”。


从聚焦家庭团聚的“一桌好饭” 活动,到充满烟火气的“我在夜市喝光良”,再到如今覆盖全餐饮场景的“喊响光良酒”,从家庭餐桌到夜市摊位,再到日常聚餐的餐馆,光良一步步紧密织起了C端场景的“覆盖网”,最终实现了对自饮、朋友聚饮、家庭消费等核心需求场景的全面触达。


这种场景深耕的背后,是光良C端战略的坚定落地,也是其从“渠道驱动”转向“用户驱动” 的核心密码。


图片


一是从“广告灌输”到“互动共创”的转变。


传统白酒营销多以To B为主,而光良在深耕渠道建设的同时,也在持续探索To C创新路径。通过“一桌好饭”“我在夜市喝光良”“喊响光良酒,万瓶送不停”等活动让用户主动为品牌发声。这种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闹,而是让消费者从广告受众变成“品牌共建者”,让品牌认知更深刻、更有温度。


二是从“产品”营销到“场景”营销的升级。不只卖酒,更是为用户提供一整套“喝酒的解决方案”和情绪体验。


通过热播影视剧植入、线下爆款IP活动等多元化方式,光良将品牌融入消费者生活的各个场景,从家庭聚餐到朋友小酌,让“和自己人喝光良酒”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选择。


三是从 “渠道合作” 到 “生态共赢” 的突破。光良不把渠道当作 “单纯的销售通路”,而是视为“服务消费者的伙伴”。


无论是给餐饮终端提供活动物料支持,还是根据区域市场特点调整活动策略,光良都在主动为渠道赋能。这种帮渠道赚钱、和渠道共赢的思路,让其在行业渠道疲软时,依然能获得终端的积极配合,也为 C 端活动的落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此,这场名为“喊响光良酒,万瓶送不停”的活动,远非一次简单的促销,是光良在行业低迷期,对To C模式与用户共创的一次系统性实验,更是白酒品牌从渠道为王转向用户为核心的生动实践。


在白酒行业仍有不少品牌依赖 “渠道压货” 维持增长的当下,光良的C端战略显得尤为突出。


云酒头条认为,光良C端活动的一系列创新,深植于品牌基因的战略定力,让其在行业波动中,始终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增长空间。


未来,白酒市场的调整期或许仍将持续,但光良酒业的实践证明,无论市场如何变化,靠近消费者、理解消费者并与之共创的品牌,总能找到逆势增长之路。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