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青花郎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战略合作,是第一与第一的双向选择。


文学与酒相通,所以青花郎选择以“文学”为支点,释放新的品牌价值,向远看是郎酒庄园走向世界的铺垫,向近看是青花郎文化营销的升级。


而两大奖项选择青花郎,则是因为郎酒具备文化基因,青花郎已养成文学气质,郎酒庄园是文学创作的极佳载体。








两大中国文学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首次品牌合作,选择了青花郎。


11月4日,青花郎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正式签订战略合作,青花郎成为两大奖项唯一的战略合作品牌。


郎酒集团董事长汪俊林表示,这是青花郎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机遇,郎酒将升级建设“青花郎——中国文学第一白酒品牌”的战略


思索白酒行业还有什么品牌与中国文学的最高荣誉相匹配,既要有文学气质,又能与“第一”相称,似乎也只有青花郎了。


是青花郎选择了文学,也是文学选择了青花郎。



首次品牌合作

达成12年盟约


茅盾文学奖创立于1981年,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创立于1996年,前者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之一,后者为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文学理论评论等的权威奖项。


两者共同构筑中国文学最高殿堂的半壁江山。


汪俊林


汪俊林用三个“第一”来概括青花郎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战略合作。


“因为第一”,青花郎的目标是品质第一,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作为中国文学皇冠上的宝石,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名副其实的第一,有着崇高的影响力。


“为了第一”,青花郎寻求与各领域各方面的“第一”形成战略合作,打造青花郎第一高尚的生活方式。


“成为第一”,青花郎和第一并肩,与第一同行,不仅是要借第一的势,更重要的是向第一看齐,向第一学习,不断升级观念、团队和产品,把品质做到第一,最终成为第一。


▲李一鸣


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李一鸣表示:“酒一直流淌在中国文学的河流中,酒文化的浓度,提高了文学作品的醇度。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文学奖项顶端中的两颗明珠,此次青花郎与两大奖项的战略合作,是名酒与名家的相偎,是名酒与名作的相逢,是名酒与名奖的加持。”


侯志明


四川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侯志明则以“天作之合”评价文学与美酒的联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是中国两个金光闪闪的文学奖项,是一个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学品牌。青花郎也是享誉世界的名酒,这两个金光闪闪的品牌结良缘可谓是慧眼独具,门当户对。”


青花郎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战略合作规划12年。



第一阶段合作期内,青花郎将以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参与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第九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及系列活动,并开发联名款青花郎纪念酒。


此外,每年中国作家协会还将组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作家及诗人,进行两次郎酒庄园采风活动,创作一批诗酒相融的高品质佳作,并集结出版。


在有价值的地方创造价值,和有价值的人一起创造价值,用价值创造价值。


郎酒的价值观,促使其成为“第一”和“唯一”,而青花郎的实力,足以让自己与第一同行,向第一看齐。



青花郎品牌战略合作

为什么是文学?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之下,在所有制造都被机械替代的今天,中国还剩下两个手工业性质最显著的行业:一个是写作,像早期的手工业者一样,现在的文学创作仍是一个字、一个词、一段话地书写出来的;另一个就是中国白酒,从制曲、发酵到储藏,它还保留着手工业时代的审美、态度和辛劳。”


四川省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曾经在郎酒庄园说的这段话,无疑是对酒与文学之关系最好的解释。


不仅如此,中国的文化史更是一部诗歌文化与酒文化交融的历史。


郎酒深谙酒与文化相通的逻辑,明白酒的故事要和文化一起讲才有穿透力。


但郎酒讲文化,不是只讲自己的历史文化,而是讲大家的文化,所以“文学”这一贯穿不同地域、不同阶级、不同民族的载体,就成为郎酒与“大家”连接的桥梁,成为郎酒向消费者再靠近一点点的通道。


青花郎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战略合作,也不是一场简单的品牌背书,而是在寻求精神价值、内涵气质的共鸣。


此外,郎酒三大目标之一是让郎酒庄园成为世界级酒庄,白酒爱好者的向往之地,而酒与文学,都是国际通行的语言。


即便抛开这些更深层次的原因,从市场和消费端而言,青花郎作为中国高端酱酒,其面向的受众群体是中国最懂酒又最尊崇酒文化的一批人,同时茅奖、鲁奖所囊括的又是最能把酒喝出价值的一群人。


青花郎与两大奖项的合作,一方面迎合消费者需求,创造极致品味,一方面又收获了极具传播力的意见领袖群体。


可以说,选择文学领域的“第一”合作,对青花郎而言是一场名利双收的跨界。



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

为什么选择青花郎?


作为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创办数十年未曾放开过品牌合作,为什么这次选择了青花郎?



其一,因为郎酒证明了酿酒本身就是一门艺术。


阿来曾说,“将来我要多来这个地方,不是说房间舒服,而是能学得到两种东西,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这两种精神与艺术家的劳动、文学家的劳动、诗人的劳动,其实是高度相通的。”


郎酒把酿酒的过程比喻为人一生的历练,婴儿出生在赤水河,随后原酒进入天宝峰上的露天陶坛,淬火祛烧,驯化野性,之后再进入山谷大罐,整个过程就像叛逆期的少年逐渐成长为有见识的青年,这叫做“长在天宝峰”。而“养在陶坛库”是对人生智慧的逐渐摸索,“藏在天宝洞”是对生活终极奥秘的探索。


这种酿酒理念,已经将艺术与哲学融为一体。


其二,也因为青花郎的文学气质已经养成。


十余年来,著名作家莫言、阿来、贾平凹、苏童、余华、张炜、刘醒龙;著名诗人舒婷、刘立云、李琦、雷平阳、傅天琳、大解、阎安、娜夜、李元胜等上百位文化名人走进郎酒庄园,成为郎酒心意相通的朋友,为郎酒留下许多名篇。


半月前的重阳下沙大典中,阿来等作家诗人便成为了第五代青花郎的首批品鉴者。


在与茅奖、鲁奖携手之前,青花郎已于2021年与《人民文学》签订战略合作,此后每年都有大批茅奖、鲁奖得主随时造访郎酒庄园。今年4月,《青花郎·人民文学2022年度奖》颁奖典礼曾在郎酒庄园举办。


可以说,近年来的青花郎,是在文学与诗歌的浸润中成长的。


其三,更因为郎酒庄园提供了最佳的创作载体。


2021年度青花郎·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获奖作品《平安批》作者陈继明曾表示:“郎酒庄园可以打造成全世界知名的、全世界顶尖的美酒山谷,这里的生态环境、两岸风光、庄园景色、建筑风格,都是有条件的。建在大山里的庄园,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感觉的(庄园),这个环境非常适合进行文学创作,可以考虑建成一个作家的创作中心。”


当皎月升空,悬挂于天宝峰上,映照得整座郎酒庄园熠熠生辉,夜晚比白日更能看清庄园的轮廓。往上,天宝峰之巅万瓮成山;往下,巨型储酒罐磅礴列阵;山中,洞中美酒沉睡,与山里的风共同呼吸;山外,微生物挂满庄园每个角落。


在郎酒庄园,人们很容易变成诗人,或是作家。


无论是站在青花郎的角度,还是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角度,双方共同打造“中国文学第一白酒品牌”,都是彼此最佳的选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