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留芬的命运齿轮在2001年的元旦转动了,岩博村也是。


在病重的老村支书期待的目光中,她接下了一个欠着几万元外债的“烂摊子”,背负着“拉一把岩博村”的嘱托,一干就是22年。


倏忽而过的22年,岩博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数据勾勒出其中的更多细节。尽管余留芬的故事早已被酒业熟知,但云酒大数据中心仍试图截取岩博村过去22年发展中的关键数据,以一个新的角度来对余留芬做一个侧写。




1.22亿、1296万、3.3万


2022年,岩博村集体资产已达1.22亿元,村集体经济积累达1296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3.3万元


相较于从前的负债万元、人均收入不足800元,这组数据所反映出的是山村巨变。


▲岩博村


变化的起始点,就在岩博村第一次“院坝会”上,余留芬在一片质疑声中暗下定决心,“既然干了,就要干好”


朴素的愿望背后,是一往无前。


所以,才会有她修路时不慎踩空导致腰椎粉碎性骨折,却还未痊愈便又出现在工作一线;才会有她赎回林场时扎进山里,从早到晚“点树”,打破筹钱碰壁的困局;才会有她带领岩博村人,开办煤矸石砖厂、蔬菜厂、中草药场、养殖合作社、火腿加工厂、加油站、超市百货……脱贫致富;才会有她坚定做大酒类产业,从村办小锅酒厂发展成今天的岩博酒业。


于是,另一组数据出现了。



岩博酒业销售额跳级增长,5年间从9600万、2.5亿、3.86亿、4.05亿,跃至5.12亿。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星星之火,照亮岩博,一往无前的坚毅成就人民小酒。数据映射出的不仅是变化,更是余留芬以及岩博人持续的披荆斩棘。



1、500、3.6万


在余留芬获得的荣耀中,全国三八红旗手无疑是特别且颇具分量的一个。


大山里的岩博村,在她之前没有女人做村支书,“第一个女支书”如今说来似是轻描淡写,但当时却不亚于平地一声雷。


“一个女人能干出什么大事?”“男人都做不到,女人能做成吗?”种种质疑,不因其年龄、不因其作为,仅仅因为性别就铺天盖地而来。可想而知,这“第一个”背后布满了怎样的荆棘,又藏着怎样的压力。


但是,她做了,而且做成了。


不让须眉的余留芬,从凛冽风雨中走来,为他人撑起了一把伞,让岩博乃至盘州的女性有了拼搏的资格与天地。



如今的岩博酒业解决了900余人的就业,其中妇女有500余人,年均工资3.6万元左右;高粱种植基地累计带动妇女3000余人,年均增收1000元;由酒糟发展的生猪、牛羊等养殖,带动妇女30余人,年均增收1500元;种植养殖、民俗旅游、农家乐等方面的培训,累计培训妇女500人次。


酒厂的生产车间一线有个蓝色“军团”,全是女性。她们遍布酿酒所有环节,哪怕是被认为不适合女性的重体力活如铲粮摊粮、清洗大型机器等,也不乏她们的身影。


向上的岩博村与岩博酒业,引来了更多人才。海外留学的李思维,放弃了德国的稳定工作投身岩博,因为她感觉“这里可以让人大展拳脚,痛快又宽敞”。



1.5亿、5000万


脱贫,是目标而非终点;振兴,才是主旋律。


因此,尽管岩博酒业已经从年产6吨的小作坊,成长为年产1.5万吨、占地面积600余亩的大酒厂,但余留芬的脚步仍没有停下。


在做好酒厂的基础上,岩博村正全面推进“红旅、文旅、集旅、农旅、酒旅”的多旅融合发展



2020年7月,投资1.5亿元的岩博现场教学基地投入使用,已开办培训班616余期、累计42000余人次;2022年6月,投资5000万元的彝人谷生态旅游观光园试运营,4个月内累计接待游客2万余人,带动周边42户群众,通过开办农家乐、水果采摘园、乡村旅馆等形式创业就业。


此外,岩博酒业还专门设立自己的电商公司。


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条正在余留芬擘画的岩博蓝图中浮现。好酒地理局(微信号:好酒地理局)在《人民小酒,走出大山》(点击链接阅读原文)一文中提到,人民小酒取之于民,反哺于民,已经成为当前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而这个缩影,是22年前余留芬接下重担时的祈愿,是她秉承22年的“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初心。


自古雄才韬略者,从不被既定规则与秩序束缚。


余留芬就是这样,她坚韧不拔、无惧前行,带领岩博村从负债几万走向了1.22亿;她内心有光、敢为人先,让盘州周边的妇女真正成为了“半边天”;她勇于担当、拼搏进取,在岩博多旅融合发展中笃行致远……


2022年,第2届酒业女性发展大会暨菁英女性领导者颁奖礼上,余留芬荣获“酒业功勋女性领导者”称号,组委会给出的颁奖词中有一句:“(她)不试图摘月,而是努力让月亮奔自己而来”。


或许,这就是她的人生写照。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