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和江小白酒业达成战略合作。


江津区政府宣布:将针对江小白旗下酿造基地江记酒庄,进行10亿元战略投资,支持江小白酒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以“自然风土酿造自然酒”的产品理念,携手“农场+酒厂”的现代酒庄产业集群再升级


此次战略牵手,意味着江小白与江津,正在形成一个“理想共生体”。但江小白能否带动整个江津产区在酒业大变局中实现弯道超车,仍非常具有想象空间。



长寿之乡的理想共生体


重庆江津是江小白的“天生”之地。


江津处在重庆贵州四川三地交界处,与泸州和茅台镇形成了一个酿酒的黄金三角结构:从江津往西沿长江上行,到泸州直线距离约为80公里;往南越过大娄山北坡的四面山,至习酒镇的直线距离约80公里,距离茅台酒厂也不过130公里。


《江津县志》记载,白沙镇有1000多年酿酒历史,盛产高粱酒。早在明朝嘉靖年间便有“江津产酒甲于省,白沙烧酒甲于津”的说法。民国时期,白沙镇共有槽坊230余家,高峰时每日可出酒4.6万斤。


▲江小白花了近十年时间,打造了一个“自然酿造生态区”


到20世纪的抗战时期,白沙盛名早因战乱岑寂,但历史的一丝余脉,依然让江小白从相对板结的酒业里“斜”着长了出来。流淌着的白沙“基因”孕育了江小白,也给予了江小白的无限可能


与泸州盛产浓香、茅台专酿酱酒不同,江津是小曲清香的优势产地。江小白选择了清香酒,准确地说是“清香自然酒”,一种自然生态下酿造的清香酒


“自然风土酿造自然酒”。2011年以来,江小白与江津区政府先后签署了一系列协议,扩建酒厂、开展农场,布局全产业链,布局自然酿造的生态风土


经过十年耕耘,这个布局以“江记酒庄”和“驴溪酒厂”两大酒厂为圆心,逐步形成一座逾万亩的自然农场。上万亩的农场和近千亩的两大酒厂,融合成了江小白酒业的自然酿造生态区。


生长在江津的一棵棵金皮糯高粱,逐渐延伸成一条跨越三产的产业链,助力江小白从传统小曲清香,一路进化为“清香自然酒”——自然酿造、本味粮香


▲当前,江小白农场的高粱自种面积已经超过一万亩


事实上,江小白的发展历程,并未按照白酒业的传统经验展开,其在品牌创造、生产酿造、用户连接等层面都做了不同的创新尝试,因此也被外界和业界视作“旧周期里冲出的新名酒品牌”


回顾这个新名酒品牌,从诞生之日起,它的命运便已和江津深度绑定。国资入股,也意味着江小白与江津正在形成一个理想共生体,在血脉相融中释放江津自然生态酿酒优势


“长江酿造 长寿之乡”。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看,地处西南三省交界的江津,水土富硒,是全国面积最大的“长寿之乡”,是一处藏在深闺的生态酿造佳地。作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其辖区内拥有地球北纬28°保存最完好的亚热带原始常绿阔叶林,被联合国生态保护专家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


可以说,是江津的酿造生态,赋予江小白“清香自然酒”这条生命线。



产业的新形态

小镇的新命运


如果我们调换视线会发现,江小白也像一棵树,牢牢地扎根在江津大地上,不断撬开历史的缝隙,发掘着在遗忘中下沉的光荣


自2011年创牌至今,江小白酒业已经形成“江小白+梅见”双品类驱动,被外界看作在清香白酒和青梅酒两大品类赛道,同时拥有头部品牌的酒业集团,带动了江津产区重新回到了中国酒业的主舞台,走向了海外


2016年,首批重约21吨的重庆高粱酒顺利通过检验,出口韩国,紧接着走进日本,进入欧洲、非洲、澳洲等市场。白沙镇跟着江小白走遍了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座18万人口的小镇在全球的曝光量不容小觑。


十多年前,同处中国白酒金三角,白沙镇千年一脉的酿酒传统并未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示,江津和白沙都是落寞的。但在现在,每每提及重庆酒,总有人说一句“有江小白”。


2017年,江记酒庄保护性收购驴溪酒厂,“江津烧酒酿造技艺”第三代传承人王河川及一众非遗传人加入了江小白。自此,在传承千年巴酒非遗技艺这项事业当中,江小白成为主要力量,“清香自然酒”的工艺脉络也清晰起来


▲“长江酿造 长寿之乡”,江小白地处长江上游水源保护区


事实上,江小白的意义并不仅限于产区振兴,它的发展还改变着江津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


产业和产区的形态在改变,人的命运也在改变。


很多年前,白沙镇和中国其他41658个乡镇一样,保持着人口的“不流动性”。而今天,因为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带动,白沙镇的机会窗口从收窄到打开,随着第三产业的跟进,许多新的社会分工正在这里延伸出来


以酿酒车间为圆心,慢慢延展到田野,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种植合作模式,重新定义乡村在人们心中的价值。


在白沙镇,每天早上七八点,浩浩荡荡的电瓶车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江小白酒厂,白沙镇一天的由此开始;下午四点,浩浩荡荡的电瓶车流,又从酒厂涌出。


楼房多了,说普通话的外地人也多了。被江小白改变的白沙镇甚至江津,已经变成了“不用出去”和“可以回来”的地方。



共生的理想,双向奔赴


一家企业的成长,不可能脱离时代的时间轴,同样也不会脱离区域产业集群的地理坐标独自完成进化。如此,江津区与江小白酒业着眼于更广阔未来的双向奔赴,才更加值得期待。


江津区消费品工业“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及:充分利用清香型高粱酒发源地和标准制定优势,以助推“振兴渝酒”为目标,以江小白酒业等为龙头,积极促进白酒产业工、农、文、旅、商协调融合发展,打造“重庆酒城”产业生态圈,到2025年力争实现白酒产业营业收入100亿元


而对江小白而言,国资加持直接让江小白实现了再升级。


10亿元怎么花?江小白表示,将全部用在“一个农场+两个酒厂”的产业集群,包括优质高粱的选育与种植再扩建,实现优质原料的提升;两个酒厂的优质酿造以及老酒储备再扩容,达成原酒质量再提升;进一步通过品牌创新传承千年巴酒,复兴江津烧酒,升级清香自然酒的产品档次。


政府和企业的动作都指向了共同的目标,也指向了共同的过程,有始有终,相辅相成,这是“共生的理想”,它的载体就是“清香自然酒”战略


相较于浓香酱香,清香型从酿造过程到理化指标,都是白酒最接近自然酒理念的一种香型。今天看来,清香自然酒,既是中国清香型白酒发展的趋势,也是将千年江津烧酒的核心优点持续放大,撬动老味新生的密码。


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小众酿造产区,反而赢得市场大面积的偏爱,一大原因来自其对“风土是什么味道,酒就是什么味道”的坚守,提供了一种关于风格、情感、风土和人的连结


▲在江记酒庄,自然酿造的老酒储量已有4.8万吨


过去十余年,江小白推动了白酒年轻化低度化的浪潮,从零到一的成长虽然历经曲折,但企业似乎总保持着一种韧性,保持信心不断升级,理性且不断地挑战更高目标


种种举措将直接促使江小白迎来历史性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区品牌,并直接反哺母城江津,提升其西南清香型高粱酒发源地的地位,对重庆和酒业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清香自然酒”战略的进一步落地,江小白和江津或将再上台阶。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