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染酱”接连折戟,部分渠道库存高启,秋糖遇冷……今年秋冬之交,仿佛天气转凉一般,酱酒市场也经历了一轮“降温”。自8月开始,诸如“酱酒遇冷”“酱酒退烧”“酱酒市场生变”等话题被广泛讨论起来。


而在生产端,却呈现出另一番不同的景象:主流酱酒企业在扩产上毫不含糊,业内兼并计划仍有出现,诸如贵州醇等一些酱酒“黑马”甚至出现月销售额暴增6倍的火爆场面。


酱酒市场到底趋冷还是趋热?生产端的热与渠道端的冷又该如何看待?也许从贵州醇的爆发式发展中,人们可以从中一窥端倪。



酱酒真的遇冷了吗?


考察“酱酒遇冷”的观点,其主要判断依据有三:一是近几个月份国内部分酱酒市场交易平淡,经销商出现库存压力,部分品牌价格松动;二是以众兴菌业、吉宏股份为代表的业外资本终止收购茅台镇酒企,资本“染酱”步伐放缓三是今年秋糖酱酒热度不高,与春糖相比有一定差距。


从这三点来看,“酱酒热”似乎遇到变数,酱酒市场遇冷了。但透过表象看本质,则会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结合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此前的采访(点击链接阅读相比“冷热”之辩,对酱酒更重要的是“长跑”》),无论在广东市场、浙江市场还是河南市场,酱酒消费大省的产品销售总量仍在提高。这些市场除一线、二线主流品牌之外,梯队品牌也有聚焦、增长的机会,消费者对酱酒的认知和接受度也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既然市场需求仍在,那么为何部分经销商出现库存压力,部分品牌价格滑坡呢?


结合行业调查数据可以发现,本轮市场波动中,受到主要冲击的基本是三、四线品牌和贴牌产品。这些品牌以往借势酱酒的整体品类热度,得以在市场上快速流通,如今市场出现波动,立马表现出后劲不足。这也恰恰说明酱酒市场正在经历一轮调整,消费者变得更趋理性,以往靠蹭热度、贴牌“捡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至于业外资本离场与秋糖热度不高,似乎也不能充分说明问题。


资本方面,众兴菌业、吉宏股份一个主业是经营菌菇,一个主业是做跨境电商公司,本身并没有白酒品牌经营经验,急切涉足酱酒难免有蹭热度之嫌,在行业政策调整的大背景下,其收购搁浅在情理之中;至于今年天津秋糖,酱酒展位数量近全会场的八成,展位仍具有一定人气,而秋糖总体热度不及春糖本就是行业惯例。


所以,酱酒遇冷只是表象,酱酒市场渐趋理性方为本质。在业内人士看来,所谓的“酱酒降温”不过是行业在调整过程中挤出部分短线、投机资本,“部分悲观论点的出现,是一些酱酒品牌告别‘躺赢时代’,产生心理落差的一种正常反应。”



朱伟眼中的酱酒“冷与热”


在酱酒领域,贵州醇是个长线布局者,掌舵者朱伟也对当下的酱酒“冷与热”有着独到思考。


“酱酒热”的底层逻辑在哪?有人认为是“茅台热”,有人认为是资本炒作,还有人认为是消费者白酒口感由轻转重的迭代现象,但在朱伟看来,“酱酒热”的最本质原因在于供需关系


“酱酒为市场所追捧,有多方面原因,但其本质是供需紧张所致。因为好酱酒的市场需求是持续消费上升即可自然产生的,而产能则要延后三五年,导致这种矛盾会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之下,三五年之内酱酒市场没有泡沫可言。”今年成都春糖上,朱伟发表了这一观点。


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判断。2020年,中国酱香酒产业实现产能约60万千升,同比增长约9%,约占白酒行业产能740万千升的8%。横向比较来看,清香型白酒2017年产量已经达到92万千升左右,而以浓香型白酒为主的四川,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酿酒已达367.6万千升。



纵向来看,酱酒因其特殊酿酒工艺要求,需经5年时光存储方可上市,2020年产能将在2025—2026年集中释放,而2021年投入市场的则是2016年的产能。数据显示,2016年,贵州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产量49万千升,如果按照大曲坤沙酱酒占比50%来推算,2021年实际可供销售的贵州大曲坤沙酱酒只有约25万千升左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酱酒市场都将存在供应缺口


从这个角度出发,只要酱酒的稀缺属性不变,市场供需关系不变,其热度就不会有太大改变


10月7日,朱伟在其今日头条自媒体上分享了他对当下酱酒“冷与热”的思考:“所有长周期上升的事物都是曲线式的,都不会是一条直线。就像茅台市值从六年前的2000亿到现在的2.3万亿的波澜壮阔的大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回调甚至大幅回调,每一次的回调都有人因惊吓而离场退出,只有极少数最坚定的茅台信仰者最终享受了这十几倍的增值红利。未来十年的酱酒,也是如此!”




“酱酒热”之下

贵州醇的爆发式增长


正是基于对酱酒市场未来的坚定看好,贵州醇长久以来从三个方面持续发力:


一是坚持“真年份”战略,以100%年份坤沙老酒进军高端市场,满足消费者对酱酒的品质需求;


二是投入资金持续扩大产能,通过老厂技改扩产、收购蔺郎酒业、百亿资金打造古蔺酱酒基地等一系列手段把酱酒总产能推上4万吨,满足未来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


另外,贵州醇还借助多样品牌传播手段,进行消费者培育。春节期间,贵州醇广告将霸屏国内百家机场、高铁站,最深程度触达终端消费者。


对酱酒市场的清晰认知和长线布局,让贵州醇得以把握住行业发展脉搏,总体呈现爆发增长态势。2021年来,贵州醇销售额保持了200%的复合增长率。进入10月份以来,在酱酒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下,贵州醇月销售同比增长600%,其限量招商50名的新品金尊更是在一天半时间就被经销商一扫而空。



贵州醇的爆发式增长,一方面说明当下酱酒行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在行业整合态势下,专注酱酒生产酿造本身的企业才会最终受益


对酱酒领域的持续大额下注还将为贵州醇带来什么——弯道超车的机会。


目前,白酒行业的整合局势不断加剧,马太效益凸显,对于一些二、三线品牌来说,酱酒将是未来能参与行业整合的唯一战略机遇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权图酱酒工作室总经理权图曾提出寻找酱酒“十朵金花”的观点,他认为这是酱酒最大的发展路径。“庞大的酱酒产业将走向头部化、品牌化、集中化,出现十几家头部企业占据80%市场份额的情况。而大额下注的巨头企业如贵州醇、劲酒等也会成为头部酱酒企业的种子选手。”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白酒行业大变局的十年,也将是行业品牌序列重新划定的十年。在这一过程中,随着“酱酒热”所带来酱酒品类的持续拓展与行业品牌梯队的重塑,在这一领域长线布局的贵州醇必将有所斩获。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