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上游金沙天生醇柔”——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活动成功举办。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中轻检验认证公司副总经理王德良受邀出席,并在论坛上发表分享。

王德良援引《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消费白皮书》数据指出,当前白酒市场已形成浓、酱、清“三香鼎立”格局,主流香型优势稳固。

“赤水河是金沙县产区的天然优势。”王德良强调,这条流经云、贵、川三省的“美酒河”,以茅台镇、金沙县、习水镇等为核心形成“酱酒金三角”。

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醇柔酱香的酿造提供了微生物、水源等关键基础,也让金沙县产区成为破解“酱香品质科学内涵”的核心样本。

酱酒崛起的品质基因之一便是其酿造的复杂度。围绕金沙县产区醇柔酱香的工艺突破,王德良重点介绍了两大核心创新方向:

一、高温大曲升级:微生物+智能双轮驱动

“曲为酒之骨”,王德良团队通过深度解析金沙大曲微生物构成发现,其细菌中芽孢杆菌(30.49%)、大洋芽胞杆菌(28.31%)、Kroppenstedtia(15.38%)为优势菌群,真菌中短梗蠕孢属(55.71%)、红曲霉属(24.79%)占比突出。

同时引入智能监测系统,以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曲房数据,搭配流式细胞仪追踪微生物演替——当曲芯温度达62℃、湿度86%rh时首翻,57℃、79%rh时二翻,精准把控制曲节奏。最终新型大曲糖化力提升55mg/g.h,酱香中透出明显花果香,评级远超传统大曲。

二、酿造工艺优化:覆堆与红砂岩窖池研究与应用

在酿造环节,“8甑覆堆技术”成为关键突破:将8甑糟醅分两天逐层覆堆发酵,基酒总酯含量较常规堆积高22.5%,乙酸乙酯等风味物质更丰富。

创新研发的红砂岩底条石窖,通过10公分厚红砂岩隔离糟醅与窖底泥,不仅使基酒总酸、总酯显著提升,4-5轮次基酒酱香突出且带花果香,出酒率更达51.46%,较传统泥底窖提高1.5%。

“新时代美酒,必须让消费者认可、清晰辨识。”王德良提出。消费端的“情绪消费”以及轻负担成为共同诉求,“喝好酒、喝舒适度高的酒”已成为行业新导向。

团队通过脑电头盔、面部表情分析系统等,挖掘出“细腻典雅、醇柔舒适、回味绵长”等大众易感知的感官词汇,打破专业品质与消费认知的壁垒,实现“悦己悦人”的饮用体验。

最后,王德良强调,金沙县产区的工艺创新与品质表达升级,不仅为醇柔酱香白酒提供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流程保障,更推动白酒行业从“概念化表达”转向“科学化+消费者可感知”的新范式。

未来,随着相关技术标准的落地,金沙县产区或将成为引领酱香白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