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俊 编者按:4月11日,“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摄影及短视频征稿启事发布,向全国创作者发出邀请用镜头解码这条流淌千年酒香的河谷密码。 7月初,受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委托,云酒头条组织邀请贵州省内外主流媒体、行业媒体、独立摄影、摄像师齐聚贵州,正式启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2025贵州白酒摄影集中采风暨特邀媒体走进产区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曾几何时,遵义酒企所需包材,大多需要外购,自足率不到三成。通过七八年的奋起直追,遵义酒类包材本土配套率已突破80%,一条覆盖玻璃瓶盖、陶瓷酒瓶到包装印刷的完整产业链强势崛起。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遵义酒类包材产业不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跨越,如今还以智能化为底座,为包材披上了科技的外衣。 近日,采风团深入遵义三家标杆包材企业,在智能化生产线的光影流转间,触摸到这条产业链强劲跳动的未来脉搏。 贵州华富天玻璃包装有限公司深耕酒瓶16年,是产区酒瓶领域的引领者,为两百余家知名酒企提供服务。 ▎王跃建带领我们参观新建的窑炉。 去年,公司斥资9000万修建窑炉。当我们走进车间的时候,窑炉已经建成,即将迎来投产。贵州华富天玻璃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跃建介绍,窑炉的建成,使华富天成为遵义产区独家拥有此设备的企业。 “玻璃窑炉采用先进的电力加热技术,与传统燃料加热方式相比,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产品质量,投产后可增加500余个就业岗位,预计年产值2亿以上。”王跃建说。 此外,华富天还拥有全自动喷涂设备、全自动贴标设备、全自动撕膜机、全自动镀膜机等六十余台行业先进设备,以及多条全自动生产线,熟练掌握电镀、打砂、分色、移印、直印、拉丝、热转印等十余项工艺,日产量可达二十万只。 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则是一家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酒类包装企业,于2016年落户遵义播州苟江经开区。在贵州白酒包装领域,艺森源位列头部,累计为上千家酒企提供服务。 走进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大家首先被一面“专利墙”所吸引。 ▎艺森源每年投入研发费用1000多万元,所开发的热转移印、冷转移印、定位、光刻、触感、温控等工艺应用于上百款盒型及上千款产品,获产品专利、注册商标、版权著作等自有知识产权达300余项。 艺森源还引进了20多人的原创设计团队,从研发、设计打样到组装40多个环节都能自行完成,“所有素材都是公司的手绘师原创手绘出来的,根据酒企的品牌,挖掘内在文化,设计成型以后,申请著作权保护,免费给到客户。” 在展柜中,我们还发现了艺森源与国台酒业共同打造的新品“国台·年份之台”。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产品一经上市,就收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动销很好。 走进车间,不同标号的包装盒经过全自动桶盒、全自动智能箱式盒等酒盒生产线陆续下线,日产量突破20万件。据工作人员介绍,通过智能改造,艺森源人工成本下降70%,产能提升60%,去年实现产值2亿元。 小小瓶盖,藏着数字革命的密码。 在海普智联科技(遵义)有限公司组装车间,瓶盖正接受精密“身份登记”——通过智联技术,赋予瓶盖“内码+外码”,形成独一无二的“数字户口”。 这种“内码+外码”的双码设计,紧密绑定消费者、酒厂与制造商。生产信息全记录,真伪一验便知。 据了解,该公司自2020年落户红花岗区盈田工谷产业园以来,一直致力于酒业智慧物联和酒瓶盖智能制造,先后研发生产出防伪瓶盖、智慧e盖、智能e盖等产品,让一个个普通的小瓶盖华丽变身为“智能”瓶盖。 海普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李长宁告诉我们,公司现有员工230余人,目前的产能可达到每天生产40万只瓶盖。 “公司全自动化的生产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一个工人维护3-5台机器的状态,对公司的成本节约和产品的洁净度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李长宁说。 为助力遵义白酒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还成立了海普智联(遵义)数智科技有限公司,专为本地酒企提供数字化智能包装解决方案。目前,已为珍酒、钓鱼台等酒企改造生产线十余条,实现瓶、盒、箱、垛二维码自动关联,大幅提升灌装自动化水平。 从依赖外购到智能化崛起,遵义包材产业不仅以超过80%的本土配套率,构筑起坚实的供应链基础,更以科技为笔,在每一只酒瓶、每一个瓶盖、每一方礼盒上,书写着传统酿造与现代智造的融合篇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