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阅读分析中...
今年1月,“万兆工厂”试点项目正式启动,欲推动网络向超高速、大容量、智能化升级演进,促进新一代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助力数字化转型。近日确定的168个万兆光网试点入围项目,重点聚焦小区、工厂、园区等场景,推动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洋河股份成为国家试点的“万兆工厂”,体现了其在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酒业将深入进行数智化转型的必然走向。
万兆光网,更快更强
什么是万兆光网?
作为下一代光纤网络的技术方向,万兆光网能够提供每秒10Gbps(10000Mbps)的传输速率,是传统千兆网络(1Gbps)的10倍,具有更高的带宽、更低的延迟和更强的稳定性。
对比下,之前下载一个10GB的高清电影文件,千兆网络大概要1分40秒,现在只要10秒钟,当然速度提升的背后,还有一系列新的技术革新,主要表现在:
高带宽:(10000Mbps)支持大规模数据传输,满足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需求。
低延迟:(微秒级)实时响应,适合需要快速反馈的场景(如自动化生产线、远程控制)。
高可靠性:网络稳定性强,减少数据传输中断的风险。
支持多设备连接:能够同时连接大量设备,适合复杂的工业环境。
此次“万兆工厂”试点项目,将覆盖50G-PON(无源光网络)接入端口,全面提升生产所需要的高速网络,满足工业互联网的高要求。
应用到工业领域,万兆光网可在智能工厂、供应链管理、质量管控、绿色制造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工业4.0和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工信部此前发布的《关于开展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提出,要将50G-PON接入端口覆盖厂房、车间。
通知还提出,要基于万兆光网的大容量工业PON技术和工业光网技术在车间、生产线初步应用,支撑确定性、低时延、高可靠业务应用;开展工业OTN(光传送网)、工业光总线等技术在厂房区域连接和工厂内数据传输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同时,还要让第7代无线局域网覆盖厂房、车间等区域,实现基于万兆光网连接的多类型接入终端应用。推进万兆光网和人工智能融合技术验证,试点在工业AOI(光学自动质检)、生产和安全监控等领域应用。
不难看出,万兆工厂试点将助于工厂实现智能化生产调度、设备管理和供应链协同等复杂功能,推动传统工厂向智能化工厂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聚焦到酒类酿造中,万兆光网技术的引入同样能够带来生产效率、质量控制、绿色转型等方面的全面提升。
首个试点是洋河
此番洋河股份入选工信部万兆光网试点,源于其技术与政策的深度契合。
早在2013年,洋河股份便启动以ERP为核心的数字平台建设,整合研发、生产、供应、销售全链条,实现供应链优化与成本控制,开启了“智改数转”的十年征程。
2018年,洋河建成行业首个智能酿酒车间(115车间),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物料输送、精准配料、智能流酒等全流程自动化。
现在,与传统生产相比,洋河智能酿酒车间的出酒率提高了2%-3%,优级品率提高10%-15%,生产效率提高2.5倍,人员节约70%,蒸汽用量下降40%,生产用水下降34%,不仅高效、高质,也更加绿色。
2021年,洋河股份与华为、阿里、腾讯等数智领域头部企业,波士顿、埃森哲等数智行业专业机构,共同组建开发和应用团队,搭建了近50套业务系统。
2022年,《洋河股份营销数字化》入选清华大学教学案例,在数字化应用创新方面领先于行业。
2023年,《洋河股份白酒数字化变革》入选第五届中国质量大会“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
在生态链构建上,洋河股份承建的“酒的制造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接入数万家企业,打造以自身为核心的白酒数据共享平台,覆盖原料采购、生产溯源到终端营销全链条,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品质管控,推动产业链协同效率提升。
在碳中和领域,洋河同样树立行业典范。通过智能能源管理系统与循环水技术改造,洋河吨酒碳排放强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获评工信部“绿色工厂”与“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双认证。
洋河股份的智能化、数字化积淀,可谓是十年磨一剑,打造了从“单点突破”到“全链重构”的产业新生态。
万兆光网技术的接入,将帮助洋河建设起“光网+工业互联网”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也加速驱动洋河形成“技术溢出-生态共建-价值共生”的良性循环。
洋河股份方面表示,将通过万兆光网试点建设,进一步打通生产、管理、供应链等全环节的数据动脉,推动生产效率、质量控制与绿色制造水平的全面升级。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上,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谈到,白酒是传统行业,但酒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强化科技创新,有力推进技术迭代、产业蝶变、应用叠加,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
现在,通过聚焦品质控制的智能化升级、聚焦基础管理的智能化转型、聚焦品牌赋能的智能化应用、聚焦“市场营销的智能化革新,洋河股份正在向AI智能的新路径转型。
可以预见,未来洋河万兆光网试点成果带来的强示范效应,也将为白酒行业高质量数智化转型,提供全要素连接能力与数据流通范式。
这种从企业级创新到产业级赋能的跃迁,恰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演进的关键路径。
白酒,越来越有科技含量
这次工信部的《通知》,标志着万兆光网已经从2024年的探索性尝试,到如今的规模化试点,万兆光网也将为各行各业的数智化创新、人们的数智化生活带来无限可能。
而同时,对于已进行数智化创新多年的酒业来说,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效率革命。
如茅台集团着力推动的“智慧茅台”工程,建成茅台云、大数据、骨干网数字底座,在数字防伪技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方面取得显著进展。现在茅台已开始“智慧茅台2.0”的建设,加快筹建数智电商平台,全域赋能生产、营销、服务等各个环节。
同样是在第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上,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提出,茅台要做产业延伸、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要聚焦产业转型增强新动能。
“AI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绿色循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极大助力中国白酒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化实践,这既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导向,也是转变消费者对中国白酒传统认知的时代契机。”张德芹说。
2024年,泸州老窖智能包装中心建成投产,5条高速自动化灌装生产线,每小时可达到15000瓶,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2倍以上,其杂质检测机的检测精度可以达到60-100微米,准确度达99.99%。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认为,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传承创新,中国酒业才能突破局限,实现跃升。一是要以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二是要以数智创新重构产业格局,三是要以文化创新赋能产业价值。
而在智能化酿造上,国台酒业的实践尤为突出。自2011年起,国台通过六次技术迭代,将传统酱酒“12987”工艺细化为30道工序、274个环节,并提炼出1508项工艺指标标准,覆盖制曲、润粮、发酵、勾调等全流程,构建了白酒行业首个智能酿造标准体系。
现在,国台酒业正继续锚定“数智国台”这一发展目标,通过数智生产力的打造,开创“产业大模型、数智营销、产品研制、生态体验、健康文化”五大新篇,抢占数智化赛道,走向智能产业生态。
现在,万兆光网试点项目释放出行业数智化改造即将进入深水区的积极信号,未来竞争也将同步聚焦数据资产运营与生态协同能力层面。洋河等领军企业的远行,或将重新定义“中国酒文化”的科技内涵,让科技创新成为行业生命力与竞争力之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