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4年上市酒企年报来看,2025年将是酒业“科研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融合的一年。这不仅重塑了产品与管理模式,更在无形中构建起一条全新的高质量增长路径。
技术创新:夯实品质根基
构建科研型新范式
在酒业发展进入“深水区”的当下,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品质进阶与品牌拔高的关键驱动因素。
2025年,各大酒企在科研体系、工艺优化和理论体系构建上持续加码,力图打破传统工艺的路径依赖,实现从经验型酿造向知识型酿造的转变。
趋势一,从工艺改良到体系重构。
茅台在原料端率先发力,通过建立酒用高粱DNA指纹图谱库掌握品种溯源核心技术,同时推动窖底水绿色低碳利用和污泥资源化研究,拓展环保工艺边界。
汾酒将树立大质量管理观,从产品的质量、消费者认可的质量、公司发展的质量三方面,构建汾酒特色的质量管理文化。公司将推动品质科学化,提升基础研究水平,以科技创新与工匠精神相结合,全面做好极致酿造。
趋势二,以平台化科研推动成果转化。
古越龙山立足于“322”科研平台,加大科技研发,加快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推动产品走向高端化,从品质和形象上打造“好酒工程”。
一方面,强化过程管控,深化“一中心五平台”的“黄酒大脑”建设,运用数字化质量管控体系,加强基酒酿造和贮藏环节的质量把控。
另一方面,围绕黄酒功能性、基础性、舒适性研究加大投入,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浙江大学、江南大学等加强合作,加强“国科黄酒酵母中心”的研究工作,创建浙江省创新联合体,壮大科研平台。
泸州老窖也借助“数智泸州老窖”生态体系提升香型表达与产区识别度。
趋势三,强化酿造微观机制研究,夯实学术支撑。
迎驾贡酒将加大在酿酒黄水应用、窖泥微生物培养等关键环节的研究力度,持续优化生产工艺,强化对上甑、摘酒并坛等流程的管控,不断提高曲酒产量、出酒率、优质酒率,旨在为白酒产业提供可验证、可复制的理论基础。
天佑德则将青稞酒产品力深层次提升作为技术工作开展的重要主导方向和追求目标,在青稞酒新产品开发、品类创新,以及酒体风格、香型、风味、饮后感、标准等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并持续提升年份酒及年轻化产品研究开发力度。同时优化大曲和酿造工艺、 提升大曲和原酒品质,全面构建青稞酒技术体系。
从整体趋势看,酒业技术创新已逐步告别工艺微调阶段,迈入体系构建与标准输出的新阶段——科研型酒企的崛起,正重塑行业的研发格局,也标志着我国酒业开始具备自主定义未来酿造技术的能力。
数字化转型:全链重构
打造智能化运营新生态
数字化不再是工具层面的“锦上添花”,而是企业运行机制的“底层重构”。
2025年,头部酒企全面加快从生产到营销、从供应链到渠道的数智化转型,打造高度协同、精准响应的运营体系。
趋势一,从数字化工具到生态系统构建。
五粮液将持续深入推进“135”发展战略,锚定“2118”的发展目标,统筹推进品质品牌、营销创新、高质量倍增三大工程,全面打造“生态、品质、文化、数字、阳光”五位一体五粮液。
金徽酒将“流程全数字化”作为转型核心,通过数字系统压缩成本、提升交付效率,并构建数据协同供应体系应对多样化定制需求。
趋势二,向全链路数智化演进。
今世缘推进政策制定、实施、评估、改进的全流程管理,深入实施市场优化提升工程,实行精准营销、精益营销。坚持“决策出自连队”,赋予前方适度裁量权,量体裁衣制定区域市场营销方案。以“产品、用户、场景、渠道”数字化为建设目标,挖掘“商家、终端、消费者”人群需求,赋能从渠道到消费者的“到点到人”精准服务,强化动销,激活消费触达。
口子窖表示公司将全面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一方面,持续升级数字化营销系统。重点加强数字化技术在渠道管控、费用管控、人员管控等方面的深度应用,以数字化技术赋能市场营销。另一方面,加快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大力推动数字化技术在生产管理、品质管控、节能降耗等方面的系统化应用。
图源@口子窖
张裕则提出做好数字化创新,继续在与消费者建立互动的“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打通堵点。
整体来看,数字化已成为推动企业运营效率、连接消费者和强化组织韧性的关键中枢。
多数酒企正在从技术叠加迈向系统协同,形成涵盖原料采购、工艺控制、物流交付、终端触达的智能化闭环,推动数字化由效率工具向价值创造演进。
而领先酒企正通过“数智系统+场景创新”双轮驱动,构建适应未来市场的敏捷运营生态,逐步拉开行业内部数字化成熟度的差距。
绿色可持续:低碳转型赋能
塑造品牌长期竞争力
2025年,绿色发展不再仅是节能减排的工具性任务,更成为企业价值观与治理体系的一部分,推动从原料、能源到包装的系统性绿色升级。
茅台2025年将大力推进窖底水绿色低碳综合利用、污泥资源化及封窖泥的循环再利用中试研究,探索传统工艺与现代环保技术的融合之路;推进窖底水绿色低碳综合利用及污泥资源化、封窖泥循环利用中试研究。
洋河股份持续研究落实“双碳”政策,推广智慧能源平台使用,健全碳排放内部考核体系,让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内部管理。
图源@洋河股份
重庆啤酒将启动零碳排放酒厂的试点,综合运用储能,太阳能,电锅炉热泵、生物质锅炉等技术,推进零碳排放进程。
与此同时,从最新披露的ESG报告来看,众多上市酒企正通过技术创新构建绿色发展新路径,将可持续理念落地为可量化、可复制的管理与生产实践。
今世缘在2024年ESG报告中提出,公司将在绿色转型中加快技术应用步伐,聚焦能源结构优化与生产环节绿色升级。一方面,加大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整体碳排放强度;另一方面,推动绿色工艺革新,通过安装水循环系统与设备改造,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能耗降低的双重提升。同时,公司还全面完善固废处理流程,启动零碳白酒产业园建设,积极引入节能新材料、提升园区绿化覆盖率,力图在硬件层面树立行业绿色标杆。
青岛啤酒则将“科技创新”明确为企业绿色发展的核心引擎。公司在2025年战略规划中表示,将通过系统性技术手段构建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生产、管理、供应链等各环节绿色转型。
可以看出,绿色转型已从责任要求上升为战略主张,不仅重构企业内部流程,更成为赢得消费者信任、吸引长期资本的关键所在。
酒业的本质没有变,依旧承载文化、连接人情,但其路径发生了改变,须依托科技、拥抱数据、践行绿色。
2025年的中国酒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层次、系统性的科技变革。从工艺传承到科研体系,从渠道变革到智能生态,从环保应对到绿色治理,技术创新、数字转型与绿色发展三大引擎正推动整个行业迈向更高质量、更强韧性的未来。
▎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茅台酒厂 图源@视觉中国
▎俯瞰迎驾贡酒厂区 图源@迎驾贡酒
▎宜宾五粮液酒厂航拍 图源@视觉中国
▎青岛啤酒博物馆里的啤酒生产线 图源@视觉中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