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生水,自然造酒,酒比人类文明还要古老,同时又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近日,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酒文化研究读本《人类与酒的那些事儿》出版,开始预售。



该书介绍了以亳州为代表的黄淮地区酿酒文化。人类自身的进化和人类社会变迁的过程,都可以从酒中找到印记。书中认为,酒不仅对人类自身的生理,还对历史、文学、艺术、绘画、宗教、民俗、科技、军事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诞生以来,最为密切的饮品。


因此,该书还认为,酒,不仅是一种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位于安徽亳州古井镇的中国白酒博物馆


此书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作家周国平,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王子今,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院长贡华南的联袂推荐。


周国平表示,全书纵论人类造酒饮酒的历史和文化,情感饱满,见解新颖,作者乃真爱酒真懂酒也。


王子今认为,全书视野包含古今中外,笔法流畅生动,对酒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文学、考古学、民俗学、人类学均有思考。这部书的面世,将有助深化有关酒的历史回顾和文化思考。


贡华南还为此书撰写了书评,贡华南表示:《人类与酒的那些事儿》一书对世界文明中的酒事如数家珍,对诸多酒事疑案也能深入腹地,作知识考古学的辨析。


比如,《人类与酒的那些事儿》对“亳”字的考证,旁征博引,又不乏新意。“甲骨文‘亳’字是一个会意字,习惯上认为其上半部分乃是高台之意,类似树杈的下半部分则有许多争议……下半部分初看起来酷似甲骨文中的‘屮’字,通今‘草’,草木的含意。……巧合的是,今天的亳州产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小麦化石。……结合甲骨文卜辞来看,‘亳’字又往往与祖先、祭祀相关联,商人把‘亳’作为城市、都城的代名词。很多人往往把‘亳’误读作‘毫’,‘毫’比‘亳’多了一笔。从毫毛到建亳,褪去毛发,学会种植,建立城市,可谓拔一毛而宅天下,这不正是人类从蛮荒走向文明的妙喻吗?”“一毛”微尘,却关乎文明的进程。


《人类与酒的那些事儿》洞微见几,由小入大,再次凸显酒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乃深知酒者。中国传统有“酒近于道”之说,深知酒者,可谓知“道”者。



贡华南表示:“《人类与酒的那些事儿》不是酒哲学著作,但该书显示出精彩的哲学洞见。作为酒哲学研究者,我深为之喜,诚为之贺!”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