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茅台的根出发,尊重传统。”在企业文化研讨会上,茅台方面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考。


如何理解这句话,茅台的根又是什么?


昨天,当粮农、传承人、经销商、车间代表等2000余人走进茅台“第一车间”,这句话便有了具象的表达。


8月16日,“丰收敬粮农 质量承千秋”2024年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在仁怀市长岗镇茅坡村大坪高粱基地举办,致敬粮农、土地的同时,也显露出茅台文化建设的新内涵。


 顺天敬人,明理厚德


地处赤水河中游的仁怀地带,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适宜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物种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有最早的野生物种秫、黍、豆、果等,其中“秫”便是高粱的古称。


高粱喜温耐旱,适应性强,产量稳定,是赤水河流域栽种的重要农作物。早在殷商时期,就有茅台先民——濮人在赤水河流域活动,以坡地种植高粱,并利用野生高粱酿酒。



随着茅台镇酿酒业发展,仁怀古代先民对野生品种驯化种植,培育出黑壳、红壳、牛尾砣、鸡麻婆、小红缨子、金英子等几十个传统高粱品种。至明清时,茅台镇逐步形成以本地高粱为核心原料的酱酒酿造工艺。


赤水河谷高粱的不断进化,也深刻影响了茅台酒酿造工艺。尤其是红缨子高粱的选育和种植,更是定格了茅台酒的工艺特点。


红缨子高粱颗粒小、种皮厚、硬度高、糯性好、耐蒸煮的特点能经受住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的酿造“考验”,成为茅台酒酿造的最佳原料。



茅台酒的生产酿造和农时安排、农事生产紧密相关,从小麦熟端午制曲,到高粱红重阳下沙,遵循二十四节气的物候节律,一年一个周期,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跟红缨子高粱的生长时间和质量特性密不可分。


云酒头条认为,红缨子高粱不仅是赤水河谷农民的智慧结晶,更是赤水河谷文明的见证者、传承者,也是塑造茅台工艺、茅台文化、哲学气质的最大功臣,是其成就了茅台酒“顺天应时 天人共酿”的传统酿造本原


基于这一逻辑,茅台在活动上首次向外界初步阐释了茅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追求。选择在“第一车间”发布茅台新的价值追求,可谓恰如其分


▎张德芹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就是要感恩天地自然馈赠,表达崇农、敬农、爱农情怀,诠释茅台顺应自然规律、追求道法自然的酿造精髓,极致表达传统工法的独特魅力。


“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作为茅台重点打造的独具鲜明特色的大型文化活动,既是对大山深处劳动者辛勤付出的礼赞,也是对茅台顺天敬人核心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父老乡亲为茅台酒卓越品质作出不懈努力的感恩。”


未来,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将与“茅台祭酒节”“茅粉嘉年华”一道,构建形成茅台三大特色文化活动“IP”,共同彰显茅台“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茅台核心价值追求。


 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带动20多万农户增收


自1984年起,茅台坚持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惠条件收购本地高粱,以高粱种植探索出在崇山峻岭间发展好经济的一条路径,为种植农户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40年来,茅台酒用高粱收购价不断提升。从2002年的2.0元/公斤到2022年的11.2元/公斤,增长了4.6倍,且远远高于普通高粱的价格,通过工业反哺农业让种植户实现增收,信心更足。


截至目前,茅台推广红缨子高粱种植面积超过3000万亩,创造农业总产值750亿元以上,带动850万人次农户参与,增收100亿以上。


“茅台生长在大山,这注定了茅台要有‘山’一样的担当和责任。”



张德芹表示,茅台始终坚持“反哺农业”,认证近百万亩茅台酒用有机高粱基地,收购价格大幅提高,带动20多万农户增收,“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就是要持续践行茅台国企担当,以义不容辞的责任助农、兴农、富农,凝聚更多社会力量,助力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


为感谢有机高粱基地种植农户从源头上对茅台品质建设的支持,在本次丰收季仪式上,茅台特别设置了“最美粮农”与“年度粮农”颁奖仪式,共有17位杰出农户获此殊荣。



其中,来自鲁班镇的孟凡进获得“最美粮农”称号,张正刚等16位农户获得“年度粮农”称号,展现了农户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与贡献。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茅台通过强化对茅台酒用高粱、小麦的采购等方式,累计带动近15万户贫困农户脱贫解困,受益贫困人口达45万人,让贵州、安徽、湖北和河南等省累计近百万农户、近300万人从茅台产业发展中持续获益。



在《云酒公益观察·贵州山乡巨变里的“茅台身影”(点击链接阅读原文)一文中,云酒头条分析,作为一家大山里的企业,茅台因大山而立,靠脚下这片土地而生。在贵州这场山乡巨变中,茅台也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山的责任”——主动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发展战略和日常经营管理,将发展战略与贵州建设高度协同,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大品牌、大担当”的茅台特色社会责任观


此次活动上,茅台向辛勤的粮农致敬,不仅体现了茅台如大山一般的担当,更展现了茅台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温情厚意。


 茅台的“土德”

茅台70余年屹立不倒,质量和品质是茅台成功的基数。从建厂之初的“提高质量”,到今天的“质量是生命之魂”,对于质量的坚守早已成为茅台永恒不变的信念和追求。


而原料作为茅台质量的源头,自然成为重点发展的领域。茅台历来把红缨子高粱种植基地,视为“第一车间”,坚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在种子选育、基地种植、生长看护、收储加工每一个环节,都精准跟踪、全程管控,努力确保茅台酿造原料优质稳产。



为了充分发挥“红缨子”的品牌优势,做精做深优质酱酒原料种子选育繁育,掌握酱香型白酒原料种子“芯片”的话语权、主导权,茅台将红缨子公司打造成酱香型白酒原料育种领军企业,建成国内一流种业企业。 


历时数十年,茅台集团从源头重视起红缨子高粱的品质、培育、种植与养护,在田间地头守护好茅台酒高质量的第一道关,从一颗种子出发,构筑每一滴美酒的质量屏障。


此次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活动,以“丰收敬粮农 质量承千秋”为主题,也再次升华了茅台生命之魂的质量信仰。


张德芹表示,红缨子高粱丰收季,就是要深刻表达茅台对红缨子高粱的珍视和敬畏,彰显坚守种子品质源头关口的初心和决心,更加升华“质量是生命之魂”的信仰



不仅如此,茅台人走进田间地头,在土地上做文章,亦彰显了茅台如“土”一般的德行。


“土德”,正是茅台文化的最大公约数费孝通说,“中国人的生活是靠土地,传统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不仅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最深沉、最厚重的根脉。


茅台文化从农耕文明走来,凝结了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具文化内核的基因,无论是顺天敬人,还是明理厚德,都体现了对土地的敬畏、对苍生的关怀。


回到开头茅台强调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茅台的根出发”,此次茅台红缨子高粱丰收季所投射出的文化价值本源、质量文化本源和厚德载物的精神,便是对茅台文化路径的最佳注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