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刘保建
4月12日,国宝李渡技术研究院举行2025年首次工作研讨会。江南大学、天津科技大学、邵阳学院、江西省行业协会、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等高校与机构的科研专家齐聚国宝李渡酒庄,以“解析风味密码 打造国宝品质”为主题,开启产学研深度对话,聚焦“一口四香”风味形成机理,构建科学提升品质路径。
这天早上,珍酒李渡集团副总裁、国宝李渡总经理汤司令(白酒特邀国家评委)向与会的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宝李渡技术研究院院长徐岩抛出了三个科研问题:“当前AI科技飞速发展,白酒品质革命如何推进?消费者需求如何精准响应?李渡沉浸式体验如何迭代升级?”
这些问题在随后的研讨会上逐一得到了解答。
当前,白酒行业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对品质和性价比的关注度愈发凸显。站在企业层面,这场研讨会彰显了李渡以科学构筑品质竞争护城河的决心;从行业层面看,李渡以“科技+传统”双螺旋战略升级品质,为行业调整期提供了转型范本。
透过这一过程,我们见证了李渡从沉浸式体验旗手,到白酒品质升级标杆的蜕变。
█ 高校专家齐聚,破译李渡独特风味密码
在白酒行业中,李渡凭借独创的“沉浸式体验”破圈,成为业界现象级标杆。近年来,李渡依托800年元代古窖池、池内167个OTU(远古时代的古菌群落)、传统古法酿造技艺共同成就独特的“一口四香”,在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优势。
▎李渡元代烧酒作坊遗址
所谓“一口四香”,指的是李渡酒从闻到品分别具有酱香型白酒的酱香、浓香型白酒的窖香、清香型白酒的果香、米香型白酒的蜜香。四重风味一酒共存,在行业中非常罕见。
这样的独特口感引起了高校专家的兴趣。
▎专家们实地探究李渡酒的酿造工艺及风味特征
研讨会举行前,由徐岩领衔,包括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范文来,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杜丽平,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余有贵,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任聪,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郝其刚,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陈叔然,江西省酒业协会秘书长万兆宝,江西省白酒专家组组长、五届白酒国家评委周筱春,南昌市检验检测中心主任姜伟博士等专家,对李渡进行科学考察,感受“沉浸式体验”魅力,实地探究李渡酒酿造工艺及风味特征。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范文来分享《李渡酒关键香气成分解析》
李渡“一口四香”由酿造直接产生,在白酒行业独一无二。李渡牵手江南大学破译其风味形成密码,江南大学徐岩团队范文来研究员课题组2024年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李渡酒风味成分非常复杂,检测到的色谱峰有2000多种,确定了42种重要香气化合物,从科学角度证实了独特风味的真实存在。
在这次研讨会上,范文来进一步解析李渡酒香气构成。据他介绍,科研团队通过GC-O技术发现,李渡酒含有151种香气活性成分,其中87种香气强度值较高。通过多种定量方法联用方式,可准确定量其中140种香气化合物,含量最高的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
▎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任聪分享《李渡酿造系统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与酿造功能研究》
微生物是酿酒中“看不见的大师”,在酒体风格塑造中扮演关键角色。任聪团队从李渡大曲中检出80种风味化合物,并揭示原核高温放线菌属与酵母菌群对差异化风味的正向影响。
▎邵阳学院食品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余有贵分享《米曲霉强化大曲及其应用研究》
“品尝李渡酒后段时,能感受到明显的酱香风格。”余有贵团队从李渡大曲中分离出米曲霉,经培养后添加至大曲中,发现可显著提升风味表达。
数据显示,强化米曲霉的大曲中真菌多样性显著增加,芽孢杆菌科(相对丰度31.0%-72.4%)和曲霉科(3.3%-40.3%)成为优势菌群,最终赋予了李渡酒大曲浓郁的酱香特征。
“品质是企业立足和战略发力的基石”,汤司令在会上强调,李渡要一丝不苟酿美酒,用科技赋能,让品质不断精进,用科学方法论定义国宝李渡品质。
▎江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党支部书记郝其刚
李渡联动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不仅为“一口四香”提供科学支撑,更构建起风味调控的技术体系,为品质进阶奠定基础。强大科技赋能传统工艺,“一口四香”酿造工艺在创新中精进,标志着一种自我超越,开启了酿酒品质的再迎跃迁。
█ 向质而行,原粮基地建设升级李渡高品质
李渡酒业始终坚持“高品质”生产战略,通过独创的“生、选、藏、渡”酿造体系,构建起行业领先的品质壁垒。近年来,伴随生产规模和影响力提升,公司除联合高校聚焦科研攻关外,也加大酒体投入,关注研究酿酒原料严“选”,推动品质升级。
李渡酿酒原料采用90%大米+10%高粱。2022年开始,李渡开展稻米定向收购、订单种植,从源头确保酿酒品质。
▎国宝李渡酿酒稻米基地
在国宝李渡酒庄周边,李渡与乡村农户签订了大米种植、全酒宴绿色食品采购等协议,既充分保证酿酒原料“优质”,又以产业促进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订单种植大米用于酿酒很快显现出价值,李渡酿酒质量实现稳中有升。
珍酒李渡集团质量管理部总监姚鹏(白酒国家评委)提到,近年来,公司细化研究稻米品种,最终选取一个品种在当地开展订单种植,从种子、种植过程、成熟收获、入仓储存、加工、使用进行全过程监管,已做到“原粮标准化”。
他们发现,用定向种植原粮所酿李渡基酒,优于市场采购所酿。原粮基地大米在一致性和新鲜度方面明显优于市场采购,所酿出的原酒粮香更明显,酒体的干净度、甜度、醇厚度、丰满度表达更稳定。未来,李渡酒业将坚持并扩大使用原粮基地大米。
▎江西省白酒专家组组长、五届白酒国家评委周筱春分享
在感官实验环节,李渡邀请参会专家对李渡基酒进行品鉴。周筱春表示:“2024年基酒曲香感突出、有烘焙香,入口爆米花的香气喷放、香味四溢、芳香持久、甜净。随着原料和工艺优化,李渡展现出品质升级趋势。”
在行业调整的不确定环境中,李渡继续加码“高品质”赛道。在原粮基地投入更多成本,不仅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更是以高品质塑造企业新动能。
█ 坚守品质主义,李渡在传承中创新
2021年9月,国宝李渡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邀请江南大学原副校长徐岩教授担任院长,组建了强大的专家阵容,为李渡品质战略提供了坚实的科研支撑。
在研讨会上,徐岩表示,在行业穿越调整的困难时期,李渡始终把质量作为生命线,把品质作为核心竞争力,彰显出对消费者的尊重,这也是李渡近年来发展良好的原因。
▎江南大学原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宝李渡技术研究院院长徐岩做总结发言
听完三个报告之后,徐岩告诉汤司令,“一口四香”风味研究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坚持数年之后,不仅有助于提升市场对李渡的认知,研究成果对行业也会有很大价值。
“现阶段白酒‘重视每一个影响品质的环节’”,对于李渡关注原料和品质的关系,徐岩认为,这彰显了李渡对品质的追求。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科研对酿造原料的解析越清晰,品质酿造势必要精益求精。
李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特色,并不断把握需求端变化,倒逼生产端创新。
▎李渡高粱1308申遗献礼
对此徐岩认为,当前酒业竞争已经进入品质竞争阶段,用需求端倒逼生产端创新将是今后白酒业发展的方向。他希望李渡要继续坚持特色和差异化策略,在差异化上形成风格,通过风格的不断升级、提炼,塑造新竞争力。
对于汤司令此前提出的问题,徐岩认为,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如何让新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白酒应该“做好在传承中的创新”。在他看来,如何利用当今新技术的方法,使之能够更好地进行创新工作,将是白酒走向明天、拥抱未来的重要路径。
在这场意义非凡的研讨会上,云酒头条看到,李渡立体式呈现了其科研加持、原粮基地助力下的品质坚守和极致追求。这种以消费者需求为原点的做法,本质是以价值创造重构行业竞争逻辑,亦是李渡不断向上、向前“远征”的必经之路。
在白酒竞争逐渐白热化的时代,李渡的品质升级实践,也为行业提供了全新样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