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芙蓉 川酒以浓香为著,但酱香、清香的多元发展构建了更全面、更均衡的产区生态格局。 上一轮酱香热潮下,郎酒引领川派酱香成功卡位市场;在新一轮清香大势下,以醉清风为引领的川派清香,正在助推川酒踩中新的产业风口。 行业普遍认为,清香品类是白酒存量竞争时代为数不多的增长点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清香白酒产能约170万千升,同比增长6%;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同比增长13%;实现利润约350亿元,同比增长17%,清香型白酒仍在飞速增长。 品类红利正在为更多清香企业与产区创造机会增长点。 清香已热,醉清风成功卡位 清香白酒的崛起,得益于多重因素的叠加。过去两三年,清香型白酒以“量价齐升”的态势强势回归。 一方面,汾酒龙头企业推动全国化布局与高端化战略,引领品类价值回归,随着2024年业绩公布,汾酒进一步坐稳行业前三的位置。另一方面,清香品类消费群体年轻化趋势明显,80后、90后成为主力军,其清爽口感与健康属性契合了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 产区格局上,除山西汾阳,多产区集群化发展加速,川滇渝、京津冀等多区并进,形成“三曲五区”的产业新格局。 清香热的本质是品类价值重构,其以技术革新为基、消费趋势为翼、产区协同为网,从“复兴”迈向“全面爆发”,“清香已热”成为行业共识。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卓鹏战略创始人田卓鹏认为,当前清香型白酒已步入中场竞争阶段,参考酱酒热发展,清香预计还有三四年的窗口期,所以清香企业要抓住这个窗口期。 他表示,在清香窗口期,有两大行业规律是不变的:一是要卡准位,对于大部分清香来说,100-200的腰部盒酒和大众光瓶酒的机会性比较大。 对于醉清风,其产品布局整体涵盖腰部盒装酒以及大众光瓶酒,价格覆盖18元/瓶的清欢亲民小酒,到48元/瓶、58元/瓶的清爽大众口粮酒,再到368元/瓶、398元/瓶等的清尊中高端商务用酒,多梯队承接清香主流消费群体。 如醉清风·清尊:定位商务宴席用酒;醉清风·清爵:为轻奢家宴盒装酒;醉清风·清春:亲民酒,大众商务;醉清风·清悦:亲民酒,家宴盒装酒;醉清风·清爽:品质光瓶,口粮酒;醉清风·清欢:品质小酒,口粮酒等多款品质好酒,多价位多场景精准卡位。 二是从产业格局来说。田卓鹏表示,未来浓香、酱香、清香的占比大概维持在5:2:3的比例。目前清香的体量在1000亿左右,未来预计能达到1500亿左右。“因此,除汾酒外,还会有三五十亿的品牌梯队跑出来,10亿或将成为未来衡量一个清香企业能否存活下来的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醉清风所披露的“251”战略路径,恰与这一趋势预测形成呼应。 根据其规划,醉清风拟通过"2026年夯实根据地成为四川清香第一品牌、2028年走向全国成为全国驰名商标、2031年冲击十亿规模迈入中国清香第一矩阵"的三步走策略,逐步实现从区域品牌向全国清香头部阵营的跃迁。 作为新锐清香企业,醉清风的发展规划并没有好高骛远,而是立于实际经营,一步一个脚印关注盈亏平衡,再而实现品牌跨越。 在品类红利下,醉清风顺应品类特征与整体趋势谋定战略规划,可见其品牌占位的正确性与前瞻性。 川派清香醉清风的“引领力” 2019年,醉清风酒业作为泸州市落实四川省委、省政府培育万亿级食品饮料支柱产业、推进“三香并举”白酒产业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而成立。 成立以来,醉清风着力于产能建设、标准建设、产品打造、数字化酿造等技术攻坚,持续完善企业相关基础性工作,养元固本。而今,从产品战略布局到渠道生态重构,一家新锐川派清香企业,已经悄然“成型”。 虽为后发者,醉清风却在多个层面表现出强势的引领地位。 首先在标准引领上,推动川派清香标准制定,引领川派清香科学发展。 2022年以来,醉清风酒业牵头制定《T_BJJSJ 0002-2023 四川清香型白酒》《DB51T2948-2022小曲清香型白酒生产技术规范(发布版)》《T_BJJSJ 0001-2023 四川清香型白酒酿造原料(高粱)》系列标准性文件,推动川派清香步入有序发展、品质发展的新轨道,进一步夯实醉清风川派清香的引领者角色。 在技术创新与品质突围上,醉清风以现代科技赋能传统酿造,推动效率与品质的双重提升。 醉清风在行业首创“智酿云服务平台”,创新实现了从投粮到出酒全程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酿造。在此过程中,所有物料不与人接触、不与地面接触,清洁卫生,进一步升级诠释清香型白酒“清字当头、一清到底“的品质特征,质量稳定有保证,构建技术护城河。 “智能化酿造不仅是清香白酒的突围方向,也是整个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田卓鹏坦言。 在行业认可度上,自2023年9月醉清风系列产品上市,其产品已有多项荣誉傍身。 如2023年11月,醉清风清尊荣获AIIC2023酒业创新与投资大赛年度创意概念设计奖;2024年1月,由北京酿酒协会指导,北京国际酒类交易所主办的2023-24中国烈性酒挑战赛中,醉清风酒业产品清尊、清春荣获金奖; 今年3月酒博会,醉清风清尊42度荣获中国酒业协会颁发的“青酌奖”;春季糖酒会期间,醉清风清爽一举荣获“名酒之光先锋产品奖”,醉清风清尊更是斩获“中国名酒·清香名酒”的殊荣…… 从原料选择、酿造工艺、包装设计,到品质,醉清风在产品上下足了功夫,多项大奖的加持,是行业对醉清风产品品质、品牌价值最直接的认可。 如今,醉清风核心大单品清爽,以及清尊42度已经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从标准引领、到品质突围,再到技术创新、行业认可,醉清风表现出显著的突围力与引领力。 渠道落地,醉清风聚焦长期主义 品牌价值跃升之下,醉清风的市场布局也在进一步推动。 当前,白酒行业面临渠道碎片化、终端动销乏力、经销商动力不足、消费场景单一等核心痛点。基于此,醉清风正在构建一套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其一,渠道精细化运营,破解碎片化与动销难题。 醉清风针对流通、餐饮、团购、宴席等核心渠道制定差异化策略,直击行业“广撒网、浅覆盖”的粗放式经营痛点。例如在流通渠道推行“单品价格带分层运作”,主推清爽(大众口粮酒)、清爵、清春、清悦(宴席用酒)、清尊(轻奢商务用酒)几大产品,覆盖不同消费层级,避免价格内耗;同时通过联盟商政策、价格体系管控和开瓶奖励,保障终端利润,提升推荐积极性。 在餐饮渠道,聚焦大排档等高频消费场景,常态化开展免品活动等,以低成本、高频率的消费者触达解决终端动销难题。这种“精准定位+高频互动”的运营模式,显著提升了渠道效率与终端粘性。 其二,经销商分级赋能,重构厂商利益共同体。 以云南标杆市场为例,基于行业经销商动力不足、资金压力大等痛点,醉清风创新推出5A分级管理、供应链金融等机制。通过将经销商分为A至5A级,并依据评级提供差异化授信有效缓解经销商资金压力;同时,引入“合伙人模式”,让经销商从单纯销售向资源整合者转型,厂商一体共享渠道扩张红利。 其三,场景深耕与会员运营,激活消费新势能。 面对宴席场景占比高但同质化严重的行业现状,醉清风提出“一地一策”宴席方案,结合地域文化差异定制营销策略,如在云南市场主动融入民族节庆;在团购渠道,则通过品鉴会、回厂游等体验式营销培育意见领袖,并计划构建会员体系,实现核心消费者的深度运营与复购转化,进一步契合当前行业的年轻化、圈层化的消费趋势。 正如田卓鹏所说,高端酒靠资源、大众酒靠模式。“高端酒走阵地战,要有本地的优势资源型酒商。大众酒是平面战,考验组织和模式。目前光瓶酒的主要模式还是要有流量思维、场景思维、社群思维,新餐饮思维,新餐酒融合思维。”这正是醉清风所创新与践行的。 剑指“中国清香新名酒”,醉清风以模式创新推动清香白酒酿造、品质、渠道等多方价值的重构,在品类红利中抓住上行趋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