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芙蓉



7月29日,一则蓝色背景的海报在酒业朋友圈刷屏流传。


海报中,“一河纳百川,苏酒天地宽;心向大海,不数浪花;专心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的文案配以洋河经典的蓝色调,引起行业热议。这被普遍解读为洋河对近期争议的正式回应。


图片


面对市场波澜,洋河似乎在以江河意象替代商业语言,传递包容姿态。


有酒业观察人士在社交平台点赞:“格局决定结局,在存量竞争时代,中国白酒需要这样的胸怀。”


当行业陷于营销战、价格战、渠道战的内卷漩涡,洋河在看似诗意地表达背后,则展现出其作为头部酒企的视野、担当与定力。


一河纳百川的胸襟,心向大海的视野,专注品质的匠心底色,正是中国白酒行业在深度调整与扬帆出海的航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航标。


图片

引领“苏酒”,竞合突围


江苏作为千亿级酒类消费大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数据显示,2024年江苏省60家酿酒工业规上企业全年累计完成销售收入755.96亿元,同比微增0.69%;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6.69%,产量下滑9.83%。利润与产量承压明显。


面对省外名酒持续渗透与行业的整体挑战,洋河的视野并未局限于“浪花”般的短期缠斗,而是心系苏酒产区的整体向上,以及面向全国乃至海外的更大增量市场。


从最初奠定苏酒“淡雅绵柔”的产区风格,到如今的智能化引领。洋河作为苏酒龙头,长期发挥引领作用。


江苏省酒类行业协会就预测,2025年省外名酒将进一步渗透江苏市场,但本土企业凭借“根据地”渠道优势,仍有望通过产品创新夺回60%市场份额。


图片


今年,洋河全线产品发力:梦之蓝M6+引领高端,第七代海之蓝巩固腰部市场,联合京东推高线光瓶开拓大众口粮,洋河微分子推出33.8度低度时尚白酒,布局低度果酒、露酒。在消费理性化、年轻化趋势下,洋河通过“产品价值重构+渠道创新”双轮驱动,强化本土品牌竞争力。


此前,江苏发布《苏酒高质量发展联盟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在产区竞合愈发显著的行业环境下,洋河以创新推动苏酒产区整体竞争力跃升。


图片

破除内卷,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江苏本土市场是洋河发展的根基所在。


2024年,洋河坚持“深耕大本营、深度全国化”的策略,以“省内精耕+省外突破”双轮驱动打开增长空间。省内,聚焦长三角市场,强化组织体系、经销商体系和终端,精耕大本营。省外,加速河北、山东等潜力区域突破,强化增点扩面、深化乡镇下沉、优化消费者培育。


图片


全面协调发展成果显著。根据财报,2024年洋河省内营收130.3亿,占比45.13%;省外营收158.4亿,占比54.87%。


与此同时,洋河进一步将增量投向海外。


作为中国白酒国际化先行者,洋河已构建覆盖六大洲80国的全球网络,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白酒文化体验中心。


图片


近年,更是通过参与APEC、G20等37场国际峰会实现品牌露出,与法国香槟品牌Cattier联名产品更进入爱丽舍宫国礼序列,在海外的品牌力得以大大提升。据悉,其海外业务收入连续三年保持 40%以上增速。


从河到海的跨越,洋河用“心向大海,不数浪花”的姿态放眼更广阔的市场。


图片

品质匠心,时间的答案


白酒是时间的艺术。“专心做好自己,其他交给时间”,背后是洋河对品质长期主义的坚守。


从2003年洋河创新推出绵柔型白酒质量新风格;到2008年“绵柔型”首次被写进国家标准;再到2023年全面构建“绵柔体系”;2024全新升级“绵柔年份老酒”战略。


过去20年,洋河的发展是一场品类破局的长跑,如今正开启品质长跑新篇章


图片


洋河股份年产能原酒16万余吨,储酒能力100万吨,现存储原酒60多万吨(其中高端陶坛储酒23万吨),为老酒战略提供坚实基酒保障。


在“质价比”时代,洋河构建“储能+技术+认证”三位一体竞争体系,重塑高端年份酒价值标准,以真实年份回应消费者对品质的理性需求。


酒业竞争的终局,不在营销战役的胜负,而在于能否赢得消费者持久的信赖与选择。洋河海报上的那条奔涌向前的河,终究流向更开阔处——那里没有内卷的漩涡,只有共同做大的市场海洋。当企业专心做好自己,时间自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