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2023春季酱酒之心主题展将于成都世外桃源酒店正式开幕。 这是酱酒之心陪伴行业走过的第三个年头。作为中国酒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酱酒品类专题展,这里已经成为了酱酒品类“看酱酒、选酱酒、读懂酱酒”的价值平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优良产品、传播品牌文化的机会,也为经销商和消费者选品构建了交流场所。 其中一年一度的酱酒发展趋势发布大会,无疑是预见全年行业趋势、布局酱酒产业的思想高地。2021、2022年,酱酒五人组——酱酒专家、权图酱酒工作室总经理权图,北京正一堂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杨光,北京君度卓越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枫,海纳机构总经理吕咸逊,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多次同台亮相酱酒之心,围绕酱酒当前热点与未来,解读最新研究成果,诸多重磅观点深刻影响行业。 今年两会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高质量发展。而对于酱酒产业而言,高质量发展也是产业转型升级、进入新一轮调整期的最终目标。 在2023年春季酱酒之心主题展,酱酒发展趋势发布大会再度归来,“酱酒五人组”又将携最新观点集结,提出问题、整合措施,有探讨、有研判、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激辩”与碰撞,为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特别策划“酱酒五人谈”,权图对酱酒发展有何研判?精彩抢先看! ➊ 贴牌时代终结 酱酒进入全要素竞争时代 据权图酱酒工作室发布的《2022年度酱酒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酱酒体量将继续快速壮大。在未来5年,酱酒产能将突破80万千升,酱酒的销售收入将突破3000亿元,酱酒的产业利润和市场利润(含流通领域)将突破1500亿元。 在产区方面,酱酒将以赤水河流域为主产区,形成以茅台镇为圆心,以赤水河为内环,以长江名酒带为外环并呈现泛南方化趋势,形成层次丰富的酱酒产业集群,酱酒风味将走向多元化。 白酒行业前十名企业将会出现4家酱酒企业,行业前五十名企业酱酒将占据20席以上,现有的中国白酒品牌格局也将因酱酒而改变。 权图表示,“酱酒已经开始逐步走向规模化、集中化、品牌化的阶段,贴牌时代宣告终结。在这一背景下,以贴牌作为主要业务的酒厂要考虑清楚下一步该怎么走。” ➋ 酱酒前十的产能门槛 2万吨中小型企业怎么办? 3月,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公布2023年贵州省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名单,其中,涉及酒类项目92个。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技改、新增产能项目,大多是酱酒的产能增量、技术革新。据不完全统计,新建项目可使贵州2023年的酱酒产能增加20万吨以上。 同月,贵州习酒发布“十四五”技改(一期)项目概况,共规划新增1.8万吨酱香酒及附属配套项目,总投资约83亿元。 酱酒头部企业纷纷扩产其实是因为酱酒市场的竞争加剧。权图表示,“想要做到酱酒行业前五,产能至少5万吨;要做到前十,产能门槛为2万吨。要做到前二十,产能至少要做到5000吨。” 在当前的酱酒产业中,第一、第二、第三的排位相对确定,而第4-10名的座次都还不确定,主流酱酒企业冲击头部阵营还有很大的机会。 而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现状之下,中小型酱酒企业应该怎么办? 权图表示,一是要深度思考企业要做什么规模的产能合适,中小酱酒企业规模在500-5000吨之间最佳,超过5000吨则品牌无法覆盖,低于500吨的则没有太大价值;二是以十年为周期来看,酱酒产业只有两条出路,要么成为头部企业,要么做精品酒庄。 ➌ 慎重扩产 产能饱和期渐近 2022年,中国酱酒产能约70万千升,同比增长16.7%,约占我国白酒总产量671.2万千升的10.43%。《报告》预计,按照目前扩产速度,在2030年之前,酱酒产能就会达到100万吨,酱酒产能就已经饱和。 在头部企业持续扩大酱酒产能之时,行业一直有个问题——酱酒产能会不会过剩? 对此,权图认为,赤水河边有品牌、有资本能力的优质酱酒企业产能不会过剩,年份酒的产能不会过剩。“每个企业要有非常强的危机感,不能看到头部酱酒企业扩产就跟风。” 对于中小型酱酒企业,他表示切勿盲目跟风,也不要对标2021年的风口期的产能需求,而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 ➍ 2030年突破4000亿 酱酒产业仍是最佳赛道 《报告》认为,我国酱酒的消费人群仍然在持续扩大。贵州、山东、河南、北京、广东等酱酒主销市场和长三角市场,乃至四川、安徽、湖北等传统浓香市场的酱酒消费人群也仍在扩大之中。 同时,《报告》强调,酱酒崛起是白酒品质的整体升级,具有不可逆性。这样的属性来源于酱酒品类独有的两个核心优势:一是风味的复杂性,二是适量饮用以后的舒适性。 因此,权图认为,在未来十年里,酱酒仍是最佳赛道,所有主流酱酒企业都有品牌化机会,而中小酱酒企业有精品酒庄机会。“我相信,如果所有酱酒产业人员都有耐心在酱酒赛道坚持下去,这个赛道一定不会辜负我们。” 锁定2023春季酱酒之心主题展,更多权图关于酱酒的精彩观点,敬请期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