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关于酒企“C化”转型的讨论不断升温。


当市场与渠道升级,高投入难现高回报时,贴近C端便成为越来越多酒企谋求高增长的必由之路,“C化时代”由此而来。消费者成为企业的投资重点,用户教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在2023这个酒业企稳回升的关键年份,如何实现企业的“C化”迭代,全速转型升级?


2月20日-21日,2022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第二阶段会议前夕,君度咨询将携手国际咨询机构BCG与云酒传媒,共同举办2023年中国酒业C化总裁班,讲述行业创新如何从用户教育到信仰营销。两大咨询机构将联袂带来国内、国际酒类品牌C化的前沿实践,一站式打通用户教育与场景体验等关键难点、痛点,系统拆解“4×3”落地法则。


够深度、够前沿、够实战、够适配,酒业“C化”大战,这场开年大课助你赢在起跑线!(扫描海报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附:《穹宇》开篇文章《答案在上》


文|林枫 云潇雨

*林枫系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君度卓越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云潇雨系北京君度卓越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


君度咨询相信“同行的人比要去的地方更重要”,致力于帮助员工在更高层面打开人生的视野,持续开拓员工的心灵后花园和能量级别,让并肩前行的员工相互之间从“同学、同道、同立”进入“同权”的关系境地。如此,方能让员工在“德随量长、量随识进”的成长中达到“天地一心、心心相印”的人生阶段,从而帮助员工实现人生的圆满。


《答案在上》是北京君度咨询公司的企业文化读本《穹宇》的开篇文章,《穹宇》也将于近期正式出版。


该书系统诠释了君度咨询作为一家扎根酒水行业将近二十年、专业化的咨询公司,如何为客户解决问题、为客户创造价值。并剖析了君度咨询如何带领百人咨询师团队不断学习成长,在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论上持续迭代升级的内在逻辑和行动纲领。这是君度咨询公司经营的立命之本,也体现君度咨询扎根产业的社会责任。


以下为该书卷首语。




君度咨询作为一家企业级服务的智业公司,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其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君度所服务客户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客户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往往是一个问题的解决会带来后续更多的问题,经营上问题的解决会带来管理上的羁绊,管理问题的解决又会让经营陷入困境,从这个意义上,企业和政府对咨询的需求一直都是旺盛的,但供给不足。


日益复杂的问题丛林为咨询公司提出了根本的问题:如何为客户创造价值?


君度咨询要找到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内在逻辑和行动纲领,方可建立持续经营的能力。



外部客户的需求

考验咨询顾问的能力水准

和职业风范


过往四十年,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创造了奇迹,优秀企业层出不穷,各个领域的最佳实践如雨后春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商学的教育落在商界具体实践的后面。


商学教育的落后,造成的问题是产业领域缺乏统一的概念体系和一致的话语画面,企业的创始人或者一把手都是将自己的人生体验与感悟“翻译”成指导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准则,这种自我体验的经营思想在显示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光芒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知识传导和能力复制的困局,企业与企业之间、产业与产业之间的技能转移更是困难重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要素模仿,带来更多的是失望与落差。


作为咨询顾问,掌握简单的工具模型和线条式概念,是不足以读懂中国企业家话语体系背后指向明确又丰富内涵的,优秀的咨询顾问需要养成一种圆融汇通的灰度达观和精神气质,从而在更富有宽度和深度的生命维度上与企业家形成一种遥遥呼应的共识、默契与尊敬,在对凌乱但有张力的经营航道和管理现场达成谅解后迸发出针对性的真知灼见。


如此之甲方乙方的合作模式,方可进入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和知音共鸣。人和人的深度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是一个灵魂和另一个灵魂的关系,是一个能量场和另一个能量场的关系,是一个风水和另一个风水的关系,如果人亦是风水的话。


君度咨询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使命,在咨询合作过程中,重视与客户之间建立亲密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和咨询成效相辅相成、互为因果。人际关系的底层法则是“做好自己”,一个人在什么层次就会遇见什么层次的人,面对中国商界优秀卓越的人杰,君度咨询的顾问只有持续提升自己的见识和修为,才能和他们“遇见”。


君度咨询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使命,只有招募到优秀的员工,并持续提升员工的能力水平和境界修为,才能为客户服务过程中发生更多、更好地“遇见”与火花


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公司使命,也是生命状态的终极需求。一个人的价值是由外部社会价值定义的,而不是自我定义的,只有为父母、配偶、子女、朋友、同事、伙伴、粉丝等外部社会关系创造价值,一个人才有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尊敬、体面、收益和成就感,让自己短暂而又平凡的人生获得不平凡的意义。


同样,一家公司的价值也是由对外部产业和社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所决定的,公司内部是成本,只有外部才是收益,只有持续不断打磨出好的产品和服务,保障客户满意度,公司的收入方可得到保障,公司才可以为员工提供体面的收入和上升的空间。


咨询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是思想产品,这种产品能够为客户带来的价值很大程度依赖为其提供咨询服务的员工,对自己公司认可、忠诚的员工才可能将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才能将自己的才华和经验融进企业的需求中,为客户创造超出预期的价值,员工对公司的忠诚是源自员工对公司的满意,员工对公司的满意来自学习成长、收入增长、关系和谐和组织高效协同,这个“客户—个人—组织”的逻辑链条厘清了三个重要关系:


员工与组织的关系。很多问题的发生是组织的问题,组织的问题一定会带来员工的问题,分工架构、协同流程、薪酬考核等组织模式的不合理会带来内部人力资源的低效和浪费,是非观念、文化理念、愿景目标等组织文化方面模糊混沌会带来组织的内耗,一个公司要心存敬畏,时刻警惕组织与生俱来的官僚、封闭和熵增,为每一名员工创造流畅、愉悦的工作环境,让员工能力有成长、工作有成就、人生有成功


员工与自己的关系。我们强调员工“开启心智、提升生命质量”,员工为客户创造价值是建立在自身能力基础上,能力的成长是建立在心智模式上,心智成长一小步,能力成长就会一大步,很多问题认识到位了,烦恼就没有了,心清目明了,就能“看见”原来看不见的东西。


员工与客户的关系。君度内部定义“员工第一、客户第二”,这不是二选一的对立关系,而是由此及彼的、不可错位的渐进次序,员工价值是客户价值的基础。



答案在上一个层级上



要站在更高层面寻找解决方案



爱因斯坦说:“所有困难的问题,答案都在更高层次,同一层次的问题,很难靠同一层次的思考来解决。只有当你自己的认知层次提高之后,才能顺利解决底层地的问题。”,正如刘慈欣在《三体》中提出外星文明的“降维打击”一样,我们人生只有升维,方可掠过身边的障碍,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出》一书的描述:我们身处熙熙攘攘的广场,从广场上空俯瞰,我们的未来无关身边的拥挤。


作为一名出色的咨询顾问,需要升维提升认识问题的水平,需要降维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谓“认识问题是水平问题,解决问题是能力问题”。毛泽东说,先有认识论,然后才有方法论,认识可解决方向问题,识别什么是“对的事情”,在此基础上,方法的价值才能得到保障,一个优秀咨询顾问对客户的价值不就是在于“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情”吗?


如果把“在对的时间,向对的人”加在“用对的方法做对的事情”前面,这个顾问就可以进入超一流的行列。一家企业的老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任用大量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在这个过程中,职业经理人和老板在心理上会“过两招”,一是能力招、二是境界招,随着公司的壮大,老板不可能在供、研、产、销上成为多面手,能力往往会被下属所超越,但老板的胸怀境界、见识水平很难被下属超越,即使能力很强、超过老板的职业经理人也会心甘情愿地跟着有境界的老板打天下。



君度四维是全面提升员工路径图景



为能够更好为客户服务、提供客户价值,君度咨询构建了四大体系来帮助员工提升。具体如下:


辽阔的视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曾写道“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领导力是一家优秀的企业重要能力。


其中“远见卓识的研判”和“令人信服地落地”是领导力的两个重要构成。只有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与高人同行持续开始眼界,形成辽阔的视野,我们才有可能拥有远见卓识和对大势的预判能力。


我们以君度咨询在酒业“答案在上”的模型来展示这个过程,如下图:



企业的战略是在产业周期下展开的,周期上行、消费需求旺盛、价位攀升,周期下行、需求受抑、价位下滑,在这两种不同的产业环境下,一家具体酒业的发展方向、路径、节奏、资源配置是完全不同的,要想为企业战略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就要回答酒产业未来的趋势;


酒业周期起伏的背后,过往二十年来看,是受宏观经济产能周期和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两大因素直接影响的,当宏观经济产能周期上行,酒业消费周期就会受益上行,反之就会下行,当国进民退强化计划对资源配置作用的阶段,酒业消费周期就会上行,当国退民进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作用的阶段,酒业消费就会受抑,所有要回答中国酒业未来的趋势,就要上升到宏观经济产能周期和治理模式层面,在明细可见的政经规律中识辨酒业演变;


而在国家治理模式的选择上,中国的天文地理和历史文化给予了限制性条件,施展在《枢纽——三千年的中国》一书中系统剖析了中国特定地理环境所蕴含的禀赋形成了“大一统”的治理模式和文化理念,中国至今调动资源、社会动员的形态依然是这种“大一统”特质下的惯性顺延。当我们从企业、产业上升到政治经济、天文地理、历史文化层面看到一家企业发展的时候,视野就会开阔,动作就会从容


辽阔的视野是向外开,是一个持续无限大的过程,但仅仅有眼界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向内求无限小的过程。


高远的境界


上文提到职业经理人和老板之间“过境界招”的话题,职业经理人心甘情愿跟着能力不如自己的老板干,是被境界所折服,但境界的底层逻辑不是征服别人,而是首先要有征服自己、超越自我的心态。


一家企业在确定正确的战略方向后,能够创造契机、创造辉煌,关键看其组织效率能否在战略主航道上得到持续强化;一家企业组织效率的高低离不开上下同欲、全体共识的企业文化;


真正的企业文化不是贴在墙上的标语,而是员工发自内心的行动,而员工发自内心的行动又是来源企业创始人的文化倡导和身体力行,狭隘的企业文化只能产生狭隘的小企业,利他光明的企业文化方可成就卓越的企业,一家企业文化的高下来源于创始人对生命、人生和事业的感悟理解,只有企业创始人及其核心团队专注当下、慎独磨练、日日反思的持续修炼,一家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持续丰富、常做常新


这是一个“人在做、天在看”的心力研几的生命状态,是一个在无限小状态下的能量生发。如下图:



所有的战略都是人的战略。理解别人最好的路径是先理解自己,以坦诚、无私之心走进自我,才能触摸到内心的活泼、生动,才能由此及彼走进众生、走进天地,天地本是一心、心心彼此相印。天下的事本是一件事,修为到了,就会找到“执一而牧天下”的感觉,这不是一种力量,这是一种无我的回归,从这个意义上,所谓境界之“高远”并不在“高和远”,而在于“低与近”——无我的位置之地和自我的内心之近


系统的思维


面对企业复杂如乱麻的问题,我们只有找到一团乱麻中的线头,才能如庖丁解牛、化繁为简地帮助企业解决问题。但如何做到呢?一名优秀的咨询顾问需要训练思维的结构化和系统化。


关于思维的训练,咨询领域比较有名的工具是麦肯锡推崇的“MEC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和金字塔原理。


“MECE”思考法是让人们在思考和表达时,将观点尽量做到“相互独立、完全穷尽”,不同观点、分类之间要相互独立、没有重复,比如人类分为“男人和女人”,而不是“男人、女人和老人”,同时做到分类的“穷尽”,如果观点是“人类分为男人和老人”,这个表述因为不科学就无法穷尽,观点难以让人信服。


上述分类陈述只是一个比喻,实际商务场景中,会有大量不独立、不穷尽的陈述、交流,这会让沟通、交流的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导向错误的方向。


《金字塔原理》呈现了大量丰富的思维工具,其中归纳和演绎是经常用到的两个工具。归纳法是“做十知一”——做了十件事会知道一个规律,这种思维能力往往是让人在实战中能够快速积累经验的,演绎法是“做一知二达三”——做了A的事情悟出B的道理却会做了C的事情。


艾菲写的《直击本质:洞察事物底层逻辑的思考方法》有很系统的洞见,值得学习借鉴。在科技驱动、竞争要素变迁、知识技能快速折旧的环境下,归纳能力是我们训练“触摸手感”的重要能力,二演绎能力是我们能够与环境变迁实现能力迁移的重要保障


除去上述思维方式外,君度还倡导“本源思考法”——一件事情的终极本源是什么?“本质思考法”——一件事情的系统逻辑和本质要素是什么?“退一步思考法”——遇到棘手难解的问题,退一步思考问题往往会海阔天空;“还原场景思考法”——把一个问题场景还原到你所熟悉的另一种场景,以此洞察问题的实质。


务实的能力


在商界,一个人如果不能把所拥有的思想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就容易沦为“百无一用的书生”,所以,一个咨询顾问要深入一线,训练自己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


社会科学的规律不同于自然科学规律的严谨,它是动态的、模糊的、有很多限制条件的。现代经济社会是众多产业构成的,产业是由企业构成,企业是由人构成的,而一个人的起心动念都是瞬时发生的,所以有“人心不可测”,咨询顾问需要积极地和人交流、碰撞、交换、考验、冲突,积极地走进市场一线、深入基层生态、直面用户的消费和交易场景,如此在一次次的磨砺中触达人性的边界和情感的波动从而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现实世界,感受方案所能发生作用的范围以及底层逻辑的来龙去脉。


作为一家咨询公司,君度对咨询顾问进行“听说读写提”的基本功训练,是成为一名优秀咨询顾问的起点。


“听”有三重层次,第一是结构化对方表达的信息,将对方观点分层、分级,梳理出对方讲话的内在逻辑;第二是从对方讲话情绪中听出“弦外之音”;第三是识别对方观点的局限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为保障“听”的效果,在“听”话之前要“假设出”对方可能要说的观点,即对方应该会说什么,“听”话后要想一想对方表达背后的深层原因,和自己当初假设有出入的原因。


“说”的好,有三个条件,第一是要识别对方的意图和情绪,不要被对方带节奏;第二是表达你观点之前,要注意共情,“您的意思是……”“我想表达观点的出发点是……”等类似从对方角度表达、与对方首先共画面的过渡性语言往往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好的交流常常是“忘记自我、融入对方”;第三观点要鲜明、逻辑要清晰,同时注意动态调整,很多时候主动抛出观点是为了能够获得对方信任、让对方打开心扉的手段,这时的观点是辅助性的、埋伏性的,为自己后续核心的观点做好铺垫。


优秀的咨询顾问需要“读”,好的吸收才能有好的输出。读书、读资料、读方案是咨询顾问的基本功。要带着问题读,读书在看书名、目录和序言时是一个快速适配的过程,其核心命题、观点和素材与你的记忆库、问题库有没有关联,有关联就读下去,没有关联就放弃,读资料和方案往往是在具体工作中带有特定目的展开的,即便如此,也要做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方可从资料中深入浅出、提纲挈领。


陶渊明说他读书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喜欢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每次有了心得体会,便高兴的忘了吃饭。所有的读书都是为了“人”读,为了“你这个人”读,如果你没带有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假设去读书,和机器有何其别。


孔子说“不是我注六经,是六经注我”,苏东坡也说“今生读书悔已迟”,意思是书不是今世读的,是前世读的,今世读书只是激活他前世留存的信息罢了。


关于“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有写的能力,二是有写的意愿。写和说一样,都是对外的输出,无论任何技巧,都需要大量的学习输入方可举重若轻地输出


单纯写作技巧方面,无论PPT方案还是可传播的文章,公司储备了很多技巧,我就不再一一列举,这里主要强调一个原则,“下场去写”,写作看起来是手敲键盘,但关键是大脑的工作,写作时要运用抽象、归纳方法,要逻辑严密,要文笔流畅,对大脑是个挑战,最好的方法就是强迫自己坐在计算机前写,即使没有灵感也强迫自己写做,人在写作时可以最大程度调动自己大脑细胞的信息储存,慢慢灵感也就迸发了。


“听说读写”是一个咨询顾问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还有演讲能力、研发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化解冲突的能力等,更有在品牌文化上的价值梳理、创意表现、场景构建、IP创新和战略营销上的模式构建、产品定价、厂商分工、组织规划、活动策划、市场推广等等诸多具体细致的能力锻炼


咨询是个自我雇佣的行业,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服务、兑现价值的是咨询顾问,对咨询顾问而言,功夫上身了是偷不走、抢不去的,能力的锻炼是需要在田间地头、日复一日地经历锻炼,一个让人醍醐灌顶的概念,无法替代日复一日、厚积沉淀的“事上磨练”,君度要求每一位咨询顾问最终都要锻炼出务实可落地的能力。



开拓视野、提升见识,与时间做朋友。



稻盛和夫说,企业的经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高层所信奉的哲学理念。经营哲学和理念就是见识,每个人、每个企业的命运前程有很多影响因素,但长期看,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见识的层面。


对个人而言,小到一个项目上的决定、大到人生伴侣和职业的选择,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当事人内心是非好坏的价值理念,对公司而言,战略进退、经营管理每一次重大方向的抉择亦是取决于企业家及其团队的见识穹宇


孙立平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谈王健林和许家印。两人都是一流的企业家,都曾在房地产领域成为顶级龙头,时过境迁,两个人后来的境遇却天壤之别,差在什么地方?就是见识,就是对自己和大势的理解与把握上。王健林是一个从体制内出来的人,他既懂体制外,也懂体制内;既懂市场,也懂权力;既懂哪些是自己能左右的,也懂哪些是自己不能左右的。


所以,他能在别人还看不懂的时候看懂了,在别人犹豫的时候他行动了。许家印沉醉在自己的商业逻辑里,对外部世界即将甚至已经发生的变化,没有能及时感知和醒悟。大错由此铸成。关键的因素游离在他的视野之外。


一个咨询顾问最好的状态就是“圆融汇通、卓有识度”,本书节选了十篇文章,是从不同书籍中摘选出来的,每文前面都有对应角度的解读,从不同角度打开更为宽广的视角,让我们在更加宏大的穹宇下获得看待世界的视角,获得更大的人生自由和从容。



精选十篇文章


《权力逻辑下组织的卑微和荣耀》


原人大校长陈雨露写的《中国是部金融史》从金融经济和组织权力演变的角度别开生面地为我们打开了不同以往的历史画面,对中国历史上的治乱更替和财富循环抽象出让人印象深刻的组织模型,本书节选的文章通过对汉朝皇权、相权、财富生产权和分配权演变关系的描述揭露出兴衰更替的周期律。


通过此文,让我们对看不见的组织所伴生的内生制衡逻辑、对个人在组织中责权利的边界担当会有更加形象的认识,让我们认识到再伟大的个人都要屈从于组织的边界之内,再卑微的个人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


《文化理念是组织最底层的钥匙》


1500年前,东方一统后就几乎再无大规模分裂过,而分裂的西方几乎再没有统一过。陈雨露从组织和金融的角度解密了中国历史上的治乱循环,吴晓波从国家治理文化理念的视角为中国历史上社会组织变迁提供了一把开门的钥匙。中国超大规模的天命禀赋,需要对应超大规模动员的组织手段和文化理念,任何一家志存高远的企业,都需要构建属于自己、全体共识的文化理念


《从文化孱弱与风土坚硬看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华为内部曾盛传一篇文章,大概是讲“当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时,企业离亏损就不远了”,如果经营是生产力,管理就是生产关系,管理致力于定义人和人的关系,但是要服务于经营。


对一家企业而言,业务逻辑决定其组织的逻辑,组织逻辑决定了管理逻辑,管理离不开文化理念,管理背后的文化和业务之间互有阻隔但密不可分。从这个意义上,我们看中国的文化也是在非常具体的山川雪域、平原土沙之间孕育而成的,相对千百年屹立坚硬的风土,文化为何又显得那么孱弱?


《西周沉冤:形势轮替下的公道人心》


我们上历史课都知道“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周幽王是个昏庸的国君,被贻笑千年。当从经济和社会阶层失序的视角解密历史时,我们会发现周幽王不是那样的形象。作为分封制、少兵少粮的国君,在外族入侵、奋起抵抗的过程中引发上下秩序的失衡,最后沦为失败者。商界有“成王败寇”的说法,公道往往不在人心,更多时候“形势比人强”,这是商业现实的一面。


历史有三种“镜”:一是客观的真实存在;二是当时人们对其的认识和评价,这种评价往往都有各自的利益立场;三是后世出于各种目的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包装,这种包装充满了道德化的脸谱和人设。因此,我们常常看不到历史的真相,胡适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看待历史如此,看待组织又何尝不是如此?


《用生命的河流滋养道德》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概念和规则定义的社会里,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在口口传颂或者文本流传中被群体化定义,一个个具体鲜活的、真实的生命变得渺小和微不足道。


武则天在面对《讨武曌檄》“一抔黄土未干、三尺之躯何托”锋利的文笔时,其内在的本真和澄静让她和骆宾王之间完成了隔空对话和生命瞬间的共鸣。《蒋勋说唐诗》中的一篇小文如何开启我们对生命的审美和规则的告别,如何从文中感悟生命河流自由奔放地流淌,如何让内心活泼地生发能量滋养我们与生俱来的智慧?


《秋水堂点评金瓶梅:一世慈悲与巫山风光》


因为人性善恶共存,人类社会的演变往往是神魔共舞的。很多时候,不是是非分明和对错有序,更多时候,是在微弱中汲取力量,在卑微中感受崇高,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黑格尔说“人要经历一个不幸的抑郁症的或自我崩溃阶段。在本质上,这是一个昏暗的收缩点。每一个文化创造者都要经历这个转折点,他要通过这一个关卡,才能到达安全的境地,从而相信自己,确信一个更内在、更高贵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善恶是相互滋生、美丑是互为一体的,如硬币正反两面,不可分割。秋水堂的点评里,我们看到《红楼梦》是分明的,《金瓶梅》是模糊的,《红楼梦》是端着的,《金瓶梅》是自由的。


看到别人人性中的挣扎,就看到自己人性的挣扎;看到别人人性中的虚妄,就看到了自己人性中的虚妄;看到别人人性的温暖,就看到了自己人性中的温暖,让自己与世界达成某种谅解,知白守黑、和光同尘、一世慈悲。


《酒中八仙与主客一体》


庄子说酒文化,用了四个字“醉者神全”,字面理解“喝醉的人精神是完全的”,他又构建了一个场景“醉者乘车,车疾坠地而不亡”——喝醉酒的人酒后乘车,车开得很快,不小心被掉在地上,但不会受伤。喝酒微醺、物我一体是一种美好的体验,但酒后我们会忘记所喝酒的味道,但我们会记住留恋微醺的状态,会记住与我们一起喝酒的人。


酒是客体,人才是主体,没有人的主观定义,美酒就会消失了。中国文化讲究“母以子贵”,而酒呢?当然是“酒以人贵”了,看看美食大家梁实秋先生的《饕餮未必真名士》,就会深以为然了。


《企业文化与基业长青》


企业文化包括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使命是公司能够为社会带来的价值和意义,是一家公司能够长存于世的理由;愿景是公司长远激励人心的发展目标;价值观是公司在追求使命和实现愿景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是非标准。在这样企业文化的范式内,一家百年历史、基业长青的企业如何将这些抽象的文字和概念变成具体鲜活的管理实践和员工行为准则的,请看本文宝洁公司带来的企业文化案例。


《阴阳与生命》


阴阳是天道,既然是天道它就应该是顺溜而非拧巴的,是滋养的而非硬瑟的,我们如果希望自己的生命之旅是顺溜而非拧巴的需要入契合阴阳的天道。眼耳鼻舌身是个人和世界信息交流的门户,大脑是这些门户的后台,大脑专注与否会直接影响信息交流效率高低,心又是大脑的后台,身心合一、专注当下,神灵就会出现。我们需要用心感悟刘力红老师《思考中医——对自然与生命的时间解读》一书中节选的《认识阴阳探究至理》,相信对我们的人生、工作都会有长久的指导意义。


《出兵朝鲜,一个谋划全局的局部战争》


朝鲜战争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的局部战争,面对强敌美国,志愿军打出了气势和随后数十年的和平,关于新中国出兵的决策依据时至今日似乎没有多少争议,但当时那个决议备受争议。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际环境下面临的具体现实问题出发,超越了单纯军事维度的考量,果断做出出兵朝鲜的战略决策,一举为新中国的发展争取到了不仅仅是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更有稀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同时还为国内的社会改造创造了动员条件


本文在《毛泽东在50年代》的一书中的原题目是“出兵朝鲜,战略意义大于正义需求”,本文将其改为“出兵朝鲜,一个谋划全局的局部战争”,因为这个谋划充分展现了毛泽东不同常人的伟人视角,在新中国精英荟萃的中国军队将领中,能够快速领悟毛泽东战略思想的还是凤毛麟角。面对复杂的未来,只有站在更高的一层,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远方。


上面十篇文章是从十本书里面摘选出来的,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军事、中医、企业、人性、风骨等多个命题,是为了在斑驳多元的视角下为君度员工构建一个宏大的精神穹宇,因为一篇或者几篇文章的触动激发让自己原本颠簸流离的生命之旅找到不再迷失方向的坐标,让从生到死这漫长又短暂的一生多了一些光辉。



选摘文章

《权力逻辑下组织的卑微和荣耀》


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希望能够成功度过自己的一生,体现价值、绽放生命的职业发展是每一个人都心存期待的。


人力资源大师盖洛普说,我们大多数人都会以自己的预期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但成功的人生应该以自己的优势为起点。任正非说,员工最大的需求是升官发财和荣光耀祖。所有简单有力的命题背后都有一个系统的逻辑在支撑,人力资源领域的研究成果表明,一个员工对公司忠诚最大原因不是学习与成长、不是收入,而是公司组织能否为其创造一个充分绽放其价值的环境,让平凡的员工个体做出不平凡的价值贡献,让原本一分能力水平的个体做出两分甚至十分的价值贡献,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必将带来升职加薪,那么对应的理想的组织环境是什么呢?


它包括代表专业分工的组织结构、代表相互一体协同的业务流程、代表价值评估的KPI和代表专业能力的岗位要求等偏“硬”的方面,也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和公司理念等偏“软”的方面。一个人在自己所信赖的公司里面工作,和同事有亲密信任的关系,对工作会心无旁骛又灵光常现,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个人成长就会很快、贡献就会显著、内心充满成就。相反,一个人在自己不信任的公司里面工作,和同事之间相互猜忌、提防,对工作安排内心抵触、充满煎熬,对公司的未来充满困惑,这个人的成长就会停滞、贡献就会消减、内心充满沮丧。


从这个意义上,一家志存高远的企业应该重视自身组织建设,为员工提供一个能够发挥才干、心情愉悦的环境,从而让员工满意,并从满意心生忠诚,公司在一批批忠诚员工的价值贡献中走向辉煌。


一个人的荣衰崇辱、进退沉浮都很难离开组织这个抽象又具体的存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分工和大规模协同的车轮就滚滚向前,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多半是在组织中度过,组织是我们学习与成长的地方,组织是我们喜怒哀乐来源最多的家园,组织赋予我们的权力会让我们乘风破浪、建功立业,组织赋予我们的权力也可能让我们原则丧失、深渊沉沦。


作为在职场中学习成长并成就自我的人,都要对“组织”这个存在心生敬畏,要明白组织有内在的逻辑法则,要掌握组织的基本规则。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它如人一样有人性的优缺点,既有光辉温暖的一面,也有贪婪自大的一面,我们不能对组织肤浅地赞美、讴歌,也不能对组织义气地埋怨、抵触。


华为这家以组织见长的伟大企业内部定义三大“组织黑洞”:腐败、山头和组织疲劳,任正非面对“组织的好与不好”提出“灰度”的概念,背后的假设为灰是世界的底色、管理的世界是灰色的。一个人,只有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和不完美的过往达成谅解,方可专注当下,专注降临,神灵就会出现在现场。一个组织内部,需要原则立场,同样需要妥协,组织是动态的、成长的,它需要和业务、人资之间形成动态的平衡,它没有完美时刻


正如多年前春晚《千手观音》领队、身存残疾的邰丽华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我们有一个完美看世界的角度”,一个员工只有学会、领悟了这样的观点,才能将自己融进所在的组织,个人和组织之间形成相互成就的完美呼应。


陈雨露在《中国是部金融史》中,用金融和组织的视角深度剖析中国历史的发展演变,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历史画面。其中对西汉由弱变强、由强减弱背后的社会组织模式和国家治理模式进行了总结提炼,并借此诠释了中国历史两千年兴衰循环的演变,在开拓我们视野的同时,也给我一个思考、理解组织的宏大视角。


原文如下:

中国历代三级社会结构下的治乱更替和财富循环

——选自《中国是部金融史》之《财富的循环》


皇权只有借助封建官僚才能统治整个帝国,但是封建官僚自身就是一个强势分利集团,他们会借助手中的权力疯狂掠夺帝国财富。皇权根本就无法彻底遏制这种掠夺,毕竟联系皇权和封建官僚的纽带恰恰就是掠夺财富的权力。


现在,让我们来回顾西汉帝国由弱变强,再由盛转衰的循环,一条清晰的财富生产转移轨迹呈现在我们面前。


刘邦消灭了强势的异姓王,同时分封了弱势的同姓王,实现了帝国管理制度创新。在吕雉和同姓王的竞争中,双方都信奉清静无为的黄老之术,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农耕经济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放开经济管制,一批冶炼、商业、运输、畜牧、渔业等新兴行业崛起,帝国经济前景充满活力。


此时的汉帝国既有产业创新,又有制度创新,无论国家还是普通民众,焉能不富?


“文景之治”时期,汉帝国的工商业迅速发展。正是凭借从商税中获得的实力,汉景帝攫夺了同姓王的权力,彻底消灭了其对皇权的威胁。


汉武大帝迅速花光了四代君王的积蓄,便想通过铸币聚敛天下财富,超级通胀使得敛财手段失效,于是把手直接伸向了所有产业。管理天下产业需要一批人,一旦官商成为一种势力,帝国政府就会凭借几何级数式扩张的实力不断蚕食社会财富、挤压小农的生存空间。


然后,失去了正常发财手段的帝国精英成为豪强,也挤压掉了小农身上残存的最后一口气息。


无论汉武大帝多么贪心,也无论他多么有权势,在某一个时点上社会财富的总量必然是有限的,必须留出让全社会人继续生存的财富,也就是马克思所谓的“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最底层必须能维持自身和家庭的生存。


然而,参与掠夺的绝非汉武大帝一个人,封建官商不但不靠生产就能获得财富,而且还占有了帝国绝大部分财富,此后所有赚钱的途径都必须依附于这个强势集团。强势分利集团完全不遵守财富规则,最终,掠夺超出了帝国居民承受的极限,人们失去了土地、失去了工作、没有能力组建家庭,最终成为流民。


整个循环的逻辑是:帝国抢占富人产业→富人把小农从土地上挤走→封建官商又从土地上挤出了富人→富人中的强者成为黑势力→小农成为流民。


最终结果:国弱、民贫,唯独官富。


皇权一旦使所有社会资源都匍匐在自己脚下,封建官僚就会在瞬间吸干帝国的经济血液,无论皇帝、黑势力还是黎民百姓,都没有力量遏制这头怪兽。武、昭、宣三朝皇权同样以各种残酷的手段镇压官僚集团,但是,皇权始终只能依靠一批官僚去镇压另一批官僚。汉宣帝错误地执行了通货紧缩政策,为官家豪强兼并土地提供了一把货币铸造的利刃。最终,皇权丧失了与官家豪强博弈的能力,元、成、哀、平四朝,封建官僚像病毒一样吞噬了帝国整个机体。


正是看到问题的症结所在,王莽才终其一生锐意改革,晚年更是“常御灯火至明”。他试图以货币改革掠夺豪强财富,以皇权作为强大的后盾再次将帝国扳回“耕者有其田”的轨道。只是,王莽不能也不可能化解官僚利益与“天下大同”理想之间的矛盾,他所有的努力都无法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西汉帝国缔造了一个“皇权一封建官僚一小农”的社会体系,这个社会体系成功地取代了西周以来的“封君一封臣”体系。与“封君一封臣”体系一样,这个统治框架也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皇权只有借助封建官僚才能统治整个帝国,但是封建官僚自身就是一个强势分利集团,他们会借助手中的权力疯狂掠夺帝国财富。皇权根本就无法彻底遏制这种掠夺,毕竟联系皇权和封建官僚的纽带恰恰就是掠夺财富的权力。最终,封建官僚对财富的掠夺将成为帝国难以治愈的沉疴。


西汉帝国完整演绎了上述流程,流程的开始是“均田制”,流程的结束是普通人变成流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汉历代帝王甚至使用了迁徙、杀戮等极端的方式打击封建官僚,然而,所有的措施最终又都为封建官僚所利用,成为他们抢劫财富的利器。这是一个加诸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封印,无论多么伟大的王朝都在这个封印之下灰飞烟灭!


君度观点:


1.古代帝国集权时代的产权“皇权”和经营权“相权”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制衡状态。但经营权背后的官僚体系,在代表皇权治理国家的同时也占有了财富,最终一个个朝代在扭曲的社会财富分配中走向崩塌,一个新朝代取而代之,延续太平盛世。


2.起承转合、成住坏空,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更是如此。现象如此,背后原因却是多样变化,也许克里斯腾森的《远见——用变革理论预测产业未来》给我们提供的是产业社会“成住坏空”的底层逻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