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以“东西协作情 川酒新启杭”为主题,“2021川酒全国行”在杭州举行。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知名学者郦波出席活动并发表题为《川酒 川人 川文化》的演讲。
郦波在数千年的巴蜀文化中攫取了数颗璀璨的“明珠”,如《黄州寒食帖》《定风波》《赤壁赋》等,解析了川酒精神。
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知道我人生有两大偶像,一个是浙江人,他叫阳明先生,一个是四川人,他叫东坡先生。这两位先生不仅对我的人生影响很大,对我研究酒文化,甚至走上喝酒的人生道路影响都很大。
以前我不喝酒,但是阳明先生有一句话“海内交游唯酒伴”,意思是说,不喝酒的人我不搭理他,这是一位浙江余姚人说的。我是阳明心学的信徒,我的精神偶像如此说,我是30岁之后精研阳明心学,也是30岁之后开始喝白酒,此前我是不喝白酒的。
但是我本身喝酒的天赋不行,接下来就向东坡先生取经,东坡先生有句名言“使我有名全是酒”。当然,东坡先生一代宗师,我后学没有办法跟他比。我从东坡先生身上学到了喝酒之道,东坡先生其实酒量不大,他自己说的三盏则醉,按宋代盏的量,我估计他酒量绝不超过半斤,也就三四两的样子,宋代已经有蒸馏酒了,有关蒸馏酒文献记载,很重要的来源就是来源于东坡先生的记载。
但是,我总觉得东坡先生喝酒三盏即醉,有三条原则:
第一,绝不“拎壶冲”。
第二,知道自己最高量在哪。
第三,酒是艺术美。
我们现在说,酒是消愁药,东坡先生每次喝到要醉,知道自己要醉了,他立刻要么写诗,要么写书法,要么拉着朋友去打猎——“酒酣胸胆尚开张”。
说到川人、川酒、川文化,东坡先生虽然是四川人,但是不能作为川酒精神的代表,原因在于技术条件,他酒量实在不大。能做川酒精神代表的,毫无疑问应该是李太白,因为太白的酒量太大——“会须一饮三百杯”,而且李白是“斗酒诗百篇”,我们研究诗词的人常说,文章是米做成饭,而诗歌就是米酿成酒。
说到太白,首先说一个中国历史上最佳的营销案例,李白有很多粉丝,有一个粉丝叫魏万,从王屋山追了三千里,用了半年的时间,好不容易到扬州追上李白,但是这种骨灰级的粉丝,还不是最高级别的,李白有一个粉丝很聪明,不像魏万这样,这个粉丝要不是因为这场完美的营销个案,也不会留名史册,现在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汪伦。
汪伦是李白的粉丝,但是李白根本不认识他,汪伦给李白写了一封信,投其所好,第一句是“先生好游乎”:听说您喜欢旅游,李白一生好名山游,我这有十里桃花。
大家要知道,在古代不像今天有文旅委,有旅游规划,你弄一个十里桃花林非常容易,但是古时候要自然形成“十里桃花”,那规模已经相当大了,李白一看眼睛就亮了。第二句叫“先生好饮乎”,听说您喜欢喝酒,此地有万家酒店,看完这一句,李白立刻忍不住了,立马买“高铁票”前往,这个地方就是今天安徽的宣城旌德县。结果,李白到了一看傻眼了,十里桃花在哪里,你只有一棵桃花树,怎么能叫十里桃花。
汪伦说:“先生你不知道,这棵桃花树旁边这个潭叫桃花潭,占地十里。”
李白又问:“那万家酒店呢,这镇上哪有万家酒店?”
汪伦说:“先生您不知道,我们这家酒店的老板姓万,虽然只有一家,但是他们家叫万家酒店。”
李白一听哈哈大笑,这就是诗仙的风采,和汪伦结为莫逆之交,尤其喝了这个地方用桃花潭水酿的酒,李白非常高兴。最后走的时候写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场完美酒业营销案,使得汪伦名垂史册。
后来我去宣城,在汪伦送别李白的踏歌渡口跟他们讲,我说你们至少应该开一家万家酒店,或者叫太白万家酒店。所以,李白可以代表川酒的精神。但是,说到川酒的精神,酒是为人服务的,最后还是要回归于人的精神,因为这一点上,我很喜欢李白,但是东坡先生才是我的精神偶像。
再谈到东坡先生,可以回顾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一场诗案,乌台诗案,那是北宋历史上最有名,最大的一场诗案,东坡也想不到在这个文人政治的时代,自己会因为写诗被抓到狱中,而且情况很严重。
当时,因为是关在御史台的监狱里,每天有人送饭。苏东坡和他的大儿子商量好,但凡不可救,一定要让我心里有个数,送饭的时候送一条鱼进来,这就是接头暗号,我就知道我没希望了,我有个心理准备。结果他的大儿子在营救父亲的过程中,到处打点,有一天赶不回来,就请一位好朋友给父亲送饭,这个好朋友刚好是苏轼的粉丝,听说有机会给偶像送饭,高兴坏了,可是自己家又穷,特意一大早出城到河边钓了两条鱼,烧了红烧鱼,送到监狱,苏轼一看有鱼,眼泪就下来了,知道命不久矣,然后就写了两首绝命诗,给他的弟弟。
他一生最放不下的人是他的弟弟苏辙,兄弟情谊千古佳话——“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大家说苏轼在狱中有那么惨吗?真的那么惨,所有的伟人都经历过坎坷。
后来,各方营救之下,苏轼出狱,他的弟弟苏辙到监狱门口来接他。接了他之后,苏辙对苏轼只做了一个动作,“以后少说话,管住嘴,放开腿,那么才健康”。结果来到酒楼,苏辙请哥哥吃一顿饭,压压惊,请哥哥吃饭一定得有酒,苏轼只要一喝了酒,马上又作了诗。
却对酒杯疑是梦,试拈诗笔已如神。
此灾何必深追咎,窃禄从来岂有因。
可是,你以为他就这样超脱了吗?人生坎坷超脱出来是不容易的。在五台山之前两年,苏轼在密州过中秋,写了中秋词《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是,到了黄州之后第一个中秋节,他写的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非常凄惨。然后,他寄居在定惠院,又借助在东皋亭,实在没住的地方,也没有工资发。他的好朋友马振清帮他申请了黄州城外的一片撂荒的军营,因为是在黄州城东门外一片坡地,所以他叫东坡先生。
到了元丰五年,那一年寒食节,苏东坡在黄州完成的中国书法史上一个经典的作品,被称为中国第三行书的《寒食帖》“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尤其第二首诗,最有名的是“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心中的苦闷,比比皆现。
两首诗《寒食帖》是他的苦闷在黄州达到极致的一个表现,所以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经典的作品。
另外一首苏轼非常有名的作品,就是《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到最后,这个境界是“也无风雨也无情”,这首词才真正标志着他在黄州的升华、超脱,真正从苦难后面超脱出来了。
我就研究苏东坡的很多资料,发现有一个关键,在黄州《寒食帖》里,你看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没有酒。
从《定风波》开始,“春风吹酒醒”开始有酒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才发现,他在这个时候就在这一年的寒食清明之后,得出了他在黄州苦难岁月中第一个丰硕的成果,他学会了酿酒。他自己酿出了酒,在这之前他研究出了东坡肉,注意,有肉无酒。对于东坡先生来讲太难受了。
他酿出来了酒之后,这是元丰五年3月,到了4月,很关键的一个人物来了,一个四川人来看他,这个四川人叫杨世仓,是绵阳武都山上一个著名的道士。他知道苏东坡在苦难中煎熬,陪伴他。苏东坡把自己刚刚酿出来的酒,请杨世仓喝。杨世仓喝了一杯就哭了,史料明确记载,眼泪都下来了。为什么不是感动,是太难喝了,又酸又苦,实在是不能喝。然后,东坡劝他第二杯,杨世仓死活都不喝,但东坡高兴,喝酒不就是为醉嘛,管它好喝不好喝,你必须得喝。杨世方是川人会酿酒,逼到最后没有办法,把自己酿酒的方子了苏东坡。苏东坡高兴地写了一首诗,然后他的酿酒技术才有所提升。
所以,到了6月份,《念奴娇》《赤壁怀古》,7月份《前赤壁赋》,10月份《后赤壁赋》,这些作品都是东坡先生成为酒艺工程师之后,升华之后的作品,而那个杨世仓就是《前赤壁赋》中的那个客。
可以说,酒对于东坡先生在黄州的蜕变,可谓至关重要。所以人生要蜕变,要找一个契机,有时候是一个朋友,有时候是一种热爱,有时候是一种投入,东坡先生找到的就是东坡、东坡肉还有东坡酒,当然还有他的朋友。
所以,有时候只是一杯酒,有时候只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背后却孕育着一种文明的精神,一种文化的流传。我经常讲酒神精神是什么,中国人的酒神精神,川酒的精神,我刚才举了几个案例:
第一,人生在磨难中的超脱。
第二,是人生境界的升华。
第三,西方的酒神精神,尼采的酒神精神是对外、对社会的,而酒神精神是对内,是艺术的,可是中国的酒神精神,我们从李白的案例、苏轼的案例,以及杜甫和高适就可以看出来,中国的酒神精神不光是自我人生的超脱与升华,而且还关乎亲情、友情与家国天下。
最后,我口占一绝赠送大家:“自古英豪皆入蜀,夔门一出便成龙,此地古今多少事,一杯川酒喜相逢”。祝我们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祝在座的各位健康如意,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