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酒,

有哪些怀来的“独家记忆”?

“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


当地人的这句调侃,是大家对河北省怀来县的第一印象。


每年冬、春两季,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自西北向东南而来,经蒙古高原南下,长驱直入中国境内。


|高频的风会加速水分蒸发,大大减少病虫害,格外利于酿酒葡萄生长。图源/视觉中国


怀来县中部地形为自西向东的河谷平原,整体走势与风向平行。在“狭管效应”的加持下,经过这里的气流速度加快,导致了大风天气。


(狭管效应:也称为峡谷效应,是指当气流从开阔地带流入狭窄的地形或建筑物之间的空间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因此气流会加速流过这些区域,导致风速增大。)


大风带着沙尘席卷而来,建城时期,人们便用沙土垒起城墙,抵御风沙的侵袭,“沙城”也成为怀来的第二个名字。

|这是怀来境内保存最完整、建筑质量和规格最高的一段长城,据考证,明代修筑长城时曾把这段长城作为样板,故名“样边长城”。图源/视觉中国

1973年,葡萄酒泰斗郭其昌来到怀来,为这座“沙城”带来了“中国现代葡萄酒产业摇篮”的新称号。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新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第一瓶传统法起泡酒、第一瓶国际标准白兰地陆续在怀来诞生;2001年引进的第一株马瑟兰酿酒葡萄,先落地怀来再走向全国。


由此,中国葡萄酒的故事之中,刻下许多独属于怀来的烙印。

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上已经开始流行干型葡萄酒,而当时我国葡萄酒以甜型为主,还未自主研发出干型葡萄酒。


为与世界接轨,一批中国顶尖葡萄酒专家聚到怀来,怀揣着一个梦想:酿出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


在这些专家之中,带头的是郭其昌。怀来葡萄酒的故事,也要从他身上起笔。


|郭其昌曾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可用于酿酒的葡萄,最终在怀来发现了一种叫“龙眼”的白葡萄品种。1979年,干白葡萄酒研发成功,中国干型葡萄酒的历史空白被打破。


1947年,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毕业的郭其昌,受到时任青岛啤酒厂长朱梅引荐,进入酒行业。


新中国成立后,郭其昌调任轻工业部部属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成为果酒方面负责人。


这个研究所是当时唯一的国家级酒类研究中心。郭其昌共事的,是秦含章、熊子书这样站在中国酿酒工业历史顶端的人。


|左起中排七为中国白酒泰斗秦含章,五为白酒专家熊子书。

到葡萄采收季节,郭其昌会住进酒厂里,和工人一起摘葡萄、搬大筐。贴近一线的宝贵实践,让他成为研制干白工艺的首选之人。


彼时,怀来的沙城酒厂从车间抽调出6位人员,加上郭其昌,组成了研制干白葡萄酒的7人科研小组;1978年,小组成员增加到近30位,民权、青岛、肖县三地的葡萄酒厂也各增派1名技术人员到此,组成“群英荟萃”的科研所。



通过多次实验,郭其昌选择了怀来当地的龙眼葡萄作为酿干白的品种;通过感官鉴定沙城酒厂的存酒,分为优、好、中、次四个等级;选用水泥窖池对葡萄进行加工处理。


(感官鉴定:是一种利用人的眼、鼻、舌、耳、手等感觉器官,对商品、食品或其他物质的质量、性能及适用性进行评价的方法。)


与常见的不锈钢发酵罐相比,水泥窖池容量小,占地面积大,生产效率不高。但在当时,它仍有先进性,“冬暖夏凉,工业干预少,对酒液自身的发展也能起到良好作用”。


历经几年探索,上世纪70年代末,新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在怀来诞生。


|位于怀来的长城葡萄酒“贮酒魔方”,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的水泥池酒窖。我国第一瓶干型葡萄酒、世界第一瓶龙眼干白葡萄酒就在这里诞生。


第一瓶干白葡萄酒究竟是怎么酿成的?


郭其昌的手记,揭开了干型葡萄酒技术的秘密:果汁运用了密闭离心澄清;选择了优良酿酒酵母进行人工培养发酵;使用了二氧化硫;采用无菌过滤无氧冷装瓶的封装设备,封瓶使用了软木塞,并在酒窖中最低贮存一年以上才出售;所用机械皆选自发达国家的最新设备。


第一瓶干白,酒精度在11-13%之间,总酸每升7克,挥发酸每升在0.7克以下。

|长城葡萄酒建厂初期生产的干白葡萄酒

低挥发酸标志着工艺合理,管理细致,无杂菌污染。工艺中的防氧隔氧措施,再加装瓶后库存半年以上,让酒中保持了良好的果香。瓶装后的酒可保长时间澄清,不产生浑浊沉淀。


1979年,沙城酒厂生产的干白葡萄酒获“国家质量奖金奖”,还被评为国家名酒,并持续蝉联。在以甜型酒为主导的中国葡萄酒行业,增加了属于干型葡萄酒的分量。


值得一提的是,沙城酒厂逐渐发展成了如今的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以其各具特色的葡萄酒,闪耀在中国乃至世界葡萄酒版图。



怀来这块大师的“试验场”,迸发出了第一簇火光。天赋异禀的产区,必不会只被一位伯乐识得。


上世纪90年代,白酒泰斗周恒刚在北方地区研究“人工培育窖泥”技艺,选定了7家企业作为实验基地。


与郭其昌的眼光不谋而合,怀来的张家口长城酿造集团也成为周恒刚选中的1/7。


当时的技术人员对沙城白酒沿用几百年的老窖泥使用了菌种分离、纯化等选育技术,筛选出优良的酿酒微生物菌种进行人工培育,目的是优中选优,提高产品品质和出酒率。


图源/沙城老窖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这种技术于1993年率先在张家口长城酿造集团公司的白酒生产基地取得突破。


技术人员将其投入实践,利用窖泥人工培育技术对一千五百多个窖池进行了维护,酿造出酒率、优质率提高了10%,优质大曲酒的出酒率提高了15%。

后来,这种技术冠以“北斗工艺”,声名远扬。


当年业内对其评价:拔高了北方浓香型酿酒企业整体的产品质量,奠定了当时华北最大浓香型白酒生产酒厂的地位。


|沙城酒厂的新厂区用作“北斗工艺”的科研生产实践基地,使用沙城老窖的近现代生产方法。图源/沙城老窖


1996年,干型葡萄酒流行市场。到了21世纪,干型葡萄酒已成为国人酒桌上常见的饮品。


2001年,经法国农业部推荐,马瑟兰被引种到中法合作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就是今天的河北怀来县中法庄园。


著名葡萄酒专家李德美任项目首席酿酒师,主导马瑟兰的首次引进及酿造。此后,中国第一款马瑟兰葡萄酒也在怀来诞生。


扎根怀来之后,马瑟兰出色的优势凸显出来——多产、抗病、风味浓郁。



怀来,为何受到大师们的青睐?


怀来产区所在,是由怀来、涿鹿(张家口下设县城)组成的怀涿盆地,与全世界知名的干白葡萄酒产区多瑙河、莱茵河、卢瓦河一样,是非常适合葡萄发展的河谷沙地


北纬40度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中国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一起交汇在怀来产区,使得怀来形成了一片高差明显的小气候区域,为葡萄垂直分布和栽植不同品种、酿造多种风格的葡萄酒打下基础。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长城脚下,桑干河畔,昼夜温差大,降雨量少,日照时间长,沙壤和黄土壤结合,含磷量高,这些都是种植葡萄得天独厚的条件。


当年酿制干白时,此处龙眼葡萄的一般含糖量为17度,平均19度,最高达到24度,葡萄风味极佳,给制酒带来了先天优势。


现今,这种优势仍在绵延——今天怀来葡萄的糖度,皆可达到26度以上。


怀来的区位优势亦不可小觑。它距离首都北京仅100多公里,在那个交通不便利的年代,距离的远近决定了人才的去向。今天,怀来还在不断吸收北京科研院所的酿酒人才。


|中国长城葡萄酒有限公司总酿酒师陈佳威(右二)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农业部葡萄酒加工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段长青教授(右一)交流葡园管理。


第一瓶干白诞生后,怀来有了更多底气去承担“开拓者”的角色,新思想和技术之风不断吹进:新中国第一瓶传统法起泡酒、第一瓶国际标准白兰地,陆续于上世纪90年代在怀来诞生。


怀来葡萄酒,拨开了风沙,与国际接轨,走向了世界舞台。

“葡萄酒的质量先天在葡萄,后天在工艺。”这是郭其昌研究干白工艺得到的一个认识。


怀来本地的葡萄,已在怀涿盆地上生长了1200多年。葡萄品种的演变,也成为怀来产区发展的一条暗线。


300多年前,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的怀来葡萄作为贡品,出现在乾隆皇帝的桌上。

|怀产区龙眼葡萄


怀来葡萄中,有一抹特殊的亮色——龙眼葡萄。


它因状似龙眼得名,是郭沫若口中的“北国明珠”,鲜食、酿酒两用;原属欧洲种,传入中国并扎根,历经千年的适应,成为中国特色品种。


龙眼葡萄的果实呈紫红色或深玫瑰红色,晚熟,果粒大、肉质偏硬,保存时间较长。10月采收后妥帖地收藏在地窖中,可以吃到过年,是古代上层社会宴席中的“顶流”之一。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正如前文所说,新中国第一瓶干白,是用怀来当地的龙眼葡萄酿成的。这份脱颖而出,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选择。


其一,当年国内酿干白的专有白葡萄品种还很少;


其二,怀来栽培龙眼葡萄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品质极高,与国际著名白葡萄品种雷司令相近;


其三,龙眼葡萄生长在怀来长城脚下富含磷质的沙性土壤中,昼夜温差大,葡萄含糖量高,能更好地转化为酒精。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怀来龙眼葡萄酿出的葡萄酒,香气清新、酸度怡人、酒体轻盈,激发了很多酿酒师的灵感。第一瓶国际标准白兰地,也是由龙眼葡萄混酿而成。


怀来不仅是本土葡萄的天堂,也是国际葡萄名种的优选之地。


1978年,在郭其昌指导下,沙城酒厂从北京引进鸽笼白、白福儿、白玉霓3个白葡萄品种,共100余株苗木。
|白玉霓葡萄

1979年1月9日,郭其昌建议再引进20个优良葡萄品种。


同年,15个国际品种得到了中文命名:霞多丽、白诗南、赛美蓉、西拉、佳美、神索、宝石解百纳等。


从引种到取名,外来葡萄品种在怀来逐渐本土化。


|阳光下晶莹透亮的霞多丽


1979年5月,郭其昌在怀来首倡建立母本园,把生产和科研结合起来,找到一条更有利于中国葡萄酒发展的道路。


次年,怀来在25台推土机平整出的一块荒地上,建设出了中国第一个酿酒葡萄母本园。母本园建成后占地1.13万平方千米(1700亩),实有葡萄种植面积0.97平方千米(1455亩)。


母本园,保存在如今的中粮长城桑干酒庄中,不仅孕育了中国葡萄酒产业的龙头,还首次树立了国际名种观念,大规模地引进国际品种,正式确立了区域化的概念。


1980年,怀来沙城酒厂母本园又从欧美引进13个国际酿酒名种,进一步丰富了干型葡萄酒酿酒品种。


此外,怀来的风土还“提振”有潜力的新酿酒葡萄品种。


1999年,中法国际合作项目“葡萄种植及酿酒示范农场”选址河北怀来。


2年后,一种原产于法国的红葡萄品种——马瑟兰,先在怀来产区引种,作为赤霞珠和歌海娜杂交的后代,它“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怀来这个“第二故乡”彰显出了在故乡法国未曾表现出的优点。


在2001年的《苗木种植实验报告》,专家们惊喜地“认识”了马瑟兰:极强的抗病菌性、突出的根系吸收能力,颜色深邃,风味浓郁,骨架强劲。


赤霞珠结构强壮、果香优雅及歌海娜抗病性强、高产、耐热等优点,都保留在中国马瑟兰之中。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从怀来开始,马瑟兰走向全国众多产区,在东西部都有良好表现,在宁夏和新疆有大面积种植,成为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明星品种”。


有人说,“希望马瑟兰,成为第二个赤霞珠”。


时间拨至2021年,又一个头衔花落怀来:“怀来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知识产权局成功注册。



如今,在怀来12万亩的葡萄种植面积上,拥有了96个酿酒葡萄品种,数量在全国产区中排前列。


从龙眼葡萄到母本园再到马瑟兰,怀来以其复杂多样的风土接纳了外来葡萄品种。时至今日,它仍广开怀抱。

回望上世纪70年代,怀来第一瓶干白的意义,或许远超中国葡萄酒类型的增加。


彼时,以怀来第一瓶干白为契机,国家轻工业部派出了中国第一个葡萄酒白兰地考察团来到法国,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出去的首个葡萄酒考察团。


而后,我国派遣一批葡萄酒工作者至法国波尔多读书学习,系统地接受法国葡萄酒酿造的教育。


中国和西方葡萄酒对话的大门,就此打开。


制图/好酒地理局视觉中心

1997年,中国农业部与法国农业部在中国示范推广法国葡萄酒理念、技术和文化达成共识,由此催生了中法国际合作项目“葡萄种植及酿酒示范农场”——中法庄园。


今天,到了怀来县东花园镇,能看到一幢兼具中式与欧式风格的建筑掩映在齐整的葡萄园之间,这就是1999年建立的中法庄园。


23年前的5月,首次从法国引进、在国内种植的10525株马瑟兰,就栽种在中法庄园的葡萄园中,开启了在中国的风土之旅,然后走向全国。


图源/中法庄园

对中国葡萄酒产业而言,中法庄园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座两国农业部合作的早期精品酒庄。


在此之前,中国的葡萄酒庄建设还处于“萌芽期”。中法庄园成为中法两国葡萄酒之间的纽带,法国将先进的管理和技术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中国。


经由中法庄园,我国拥有了一批质量更优的苗木,先进的酿酒设备、精湛的酿造技术和管理模式也在怀来生根发芽:当时的法国专家就酒庄酿酒栽培技术、调配、病虫害防治等问题进行培训,给中国其他产区立下了典范。


|除了苗木上的支持,法国也派出技术专家来到怀来,与中方技术人员一道,从众多葡萄品种中选出最适宜怀来土壤生长的品种。 图源/中法庄园


现在的中法庄园,还在探索中国葡萄酒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酒庄采用结合可持续与传统耕种相结合的方式,来维持葡萄园的健康生态。比如在葡萄地里保留行间生草,或种植玉米、苏丹草、小麦等作物,增加土壤活性与营养,提高植物多样性。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设施,在葡萄园及周边植草,种植灌木树篱,规划坡地供水,并让这些设施和景观自然融合;近年来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中表现出的生物活性处于很高的水平。


|怀来产区的秋季通常天气晴朗,昼夜温差大,白天阳光强烈,气温较高。中法庄园的采收大多安排在凉爽的夜间进行,并100%由人工采收。 图源/中法庄园


酒庄还坚持多种树木栽种,并尽量保持现有的地貌、植被,自主养殖动物,并以动物粪便养地,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态链循环。


除此之外,酒庄70%的葡萄废料用于土地反哺与养护,包括葡萄枝条、葡萄籽、皮渣、梗等。使用废水设备做基础净化,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建园当年,围绕葡萄园建立的防风固沙林带使得强风穿越后得到自然降速,防止尘沙对于葡萄园的侵害,周边的葡萄园都因此受益。


在风土和人为的共同加持下,怀来产区展现出愈加鲜明的开拓、包容、创新特质,进而在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留下了独树一帜的“怀来烙印”。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中粮长城酒业。)

参考资料:

[1] 郭其昌,郭松源,郭松泉.我国酿酒葡萄发展展望[J].葡萄栽培与酿酒,1989.

[2] 郭其昌.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论“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和酒种区域化”[J].酿酒,1984.

[3] 郭松泉,张春娅,郭月.本色——中国第一瓶干白葡萄酒诞生记[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

[4] 搜狐网.自然挑战之下,中法庄园及迦南酒庄引领国产葡萄酒创新与可持续发展.[EB/OL].2020-02-22.

关注好酒地理局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

原文转载请在公号回复【转载】联系授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