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酿酒世界,
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味型。

五味之中,甜是最基础的味觉欣赏门槛。人类在开启味觉探索时,最先爱上的味道,大概就是它。


甜味来源广泛,且会带来美妙的味觉体验,大部分甜味食物,又能为身体带来最直接的能量补给。


因此,食甜可以说是一种世界共识。



不过,放在今天,一种新的共识应该叫做“辩证地食甜”——为了健康、美丽和快乐,人们正在严格控糖与快乐食甜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当控糖成为自律者的标签,一件考验毅力的困难事,恰恰反证了,甜,真的很难抗拒。


正如烟、酒等嗜好品,人们甘愿承担一点健康风险,以获得精神和情绪上的愉悦。



食甜的场景,总是惬意温馨。


就好比火锅店里,围坐等待锅底烧开时,朋友们边聊天、边分享一碟红糖糍粑。


又或者,切开一块广式月饼,亲友们各自浅尝,当细腻的莲蓉与沙沙的蛋黄共同入口,月色和气氛同样温柔。


|糯米藕绵软、细腻、甜蜜,最早流行于“长三角”地区。


还可以在吃藕的时节,邀三五老友家中小聚,边谈笑,边将提前蒸好的糯米藕细细切片,淋上一层桂花蜜,每人夹上一两片,唇齿之间,甜、糯、芳香相互交织,正如老朋友相处,松弛、惬意,又不乏趣味。


也可以是用大的汤碗盛上刚煮好的酒酿汤圆,袅袅热气中,每人舀上一小碗,甜甜暖暖地喝下,聊着开心的事情。


在中国,无论东北,还是岭南;无论藏地、新疆,抑或“包邮区”,人们在食甜方面总是灵感迸发,创造出味觉上的无尽精彩。



人均“喜剧人”的东北,吃一碗加了爽滑玉米面条的老式麻辣烫时,往麻酱里加点糖,让咸、甜、辣联动起来,吃饱,也吃爽了。


刚出锅的锅包肉,又烫又酥脆,酸甜包裹中的里脊肉,还有嫩嫩的口感。吃雪绵豆沙,像在吃一朵甜蜜的云。至于粘豆包,和各种各样的油炸糕,蘸糖吃最是满足。


|明火亮油高温烹灼下的糖醋汁酸香,口感酥脆,肉香分层次地在口腔绽放,征服着大江南北“中国胃”。


跨越整个中国大陆,来到岭南地区,一碗糖水里,融汇了两广人民食甜的灵感。


北方人对“糖水”的认识一般非常朴素,基本就是它的字面意思。


但在岭南,糖水(潮州地区称甜汤)可以是双皮奶、花生糊、马蹄露,也可以是陈皮红豆、海带绿豆沙、香芋西米露、银耳炖桃胶……食材广泛、搭配自由、风味无限。



不同于大陆最南和最北,“包邮区”的食甜习惯,是将一口鲜甜融入菜肴。

苏南地区口味偏甜,无锡尤甚。


外皮轻薄、汤汁丰盈的无锡小笼,夹起来微微发颤,薄皮包裹着流动的汤汁。趁热咬开一个小口,吮吸一口,汤汁烫过舌尖,任浓郁的鲜甜漫过舌面。然后再蘸上醋和辣椒油,品尝被汁水浸甜的外皮,和包裹其中的肉馅。此时,甜、香在口中达到奇妙的平衡(吃不惯甜的外地食客或许并不认同)。


图源/苏兴记


酱排骨和各种红烧的菜肴,往往也带有浓浓的甜味。


比较有趣的是,对包邮区而言,食甜往往伴随着食“鲜”。


无论是淮扬菜,还是本帮菜,都对鲜有着较高水准的追求。从食材的选择,到烹饪手法,为了留住那口鲜,江浙沪地区可谓不辞繁琐、煞费苦心。


|浓油赤酱的年糕排骨,也是淮扬菜的“扛把子”之一。摄影/好酒地理局视频中心


而在藏地,食甜是一种与高寒气候长期相伴的默契。


藏民喝甜茶。那是一种将红茶、牛奶和白糖混合,经过熬煮制成的饮品,口感顺滑,味道香醇,且能量满满,既是味觉的享受,又能祛寒暖身。


由青稞磨粉制成的糌粑,是藏族人民的主食之一。以白糖调味,谷物的香气伴着甜丝丝的滋味,美味且饱腹。


|如今,甜茶馆仍是藏人最爱的休闲“驿站”,每个茶馆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图源/西藏人文地理


如前文所述,食甜并非某个区域专属。但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禀赋不尽相同,食甜的方式和灵感也各有风格。


云南的甜,有时会伴着花香。川贵地区的甜,常在各种各样的粑中出现,因此常与糯唧唧的口感一同登场。西安街头的甑糕,也是甜甜糯糯的。苏北和其他一些北方地区,甜往往带有油炸的香气。海南的甜,自然而然地带有清凉。


在酿酒世界,甜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味型。



人们在描述白酒风味和口感,尤其是浓香型白酒时,常用到“绵甜净爽”。


在一款酒平衡和谐的风味构成中,甜是至关重要组成部分。气候、水源、原料的配比和酿造工艺,都有可能影响白酒的甜度,比如,酿酒业有“玉米酿酒甜”的说法。


在葡萄酒世界,有专门的dessert wine(餐末甜酒)。这是在发酵过程中,特意保留一定的糖分,不令其转化成酒精,而是为给风味的一种酿造方法。


大家喜欢把一些甜型、半甜型的葡萄酒,昵称为“小甜水”,用以表达其场景松弛、入口友好,小白们也可以随心所欲地尝试。


|近些年流行的“热红酒”也更强调甜味,在年轻人中颇受欢迎。


同样的道理,黄酒也有甘香和甜型之分。绍兴酒中元红、加饭、善酿、香雪四个品系,就是以甜度为划分。元红是纯粹的干型,几乎喝不到一点甜味,香雪甜香四溢,足以带来味蕾的冲击。


甜米酒(酒酿、醪糟)是在很多地区都会食用的美味。它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食材,变成不同的美味。



无论是在食物界,还是酒的天地,甜都是很合适跟其他滋味碰撞的味道。


酸酸甜甜,之于食物和酒,都让人觉得美好;甜辣系的食物,一直很受欢迎;咸甜永动机,也不是平白无故的。


但凡事过犹不及。正如人们在赞美一夸好的甜品时,可能会说“没有特别甜”,酿酒最讲究的也是平衡。


(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来自视觉中国)


关注好酒地理局

发现好酒的自然人文之美

更多好文……


好酒地理局所发表的包括但不限于

文字、图片、视频等原创作品,均受法律保护。

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的转载、篡改、删减等。

原文转载请在公号回复【转载】联系授权。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