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之国家名酒评委走进贵州茅台活动正式举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主席团主席王新国出席活动并讲话。

以下是部分讲话内容:

今年的全国两会,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新蓝图。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这为传统产业如何适应新时代指明了方向,其核心要义在于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当前,在消费升级、国际竞争加剧、年轻群体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白酒行业亟需通过科技创新提升品质表达的精准性,通过文化创新增强品牌价值的穿透力,通过模式创新开拓市场增长的边界。

可以说,找准新质生产力与白酒产业的结合点,推动品质、品牌、品类的全面焕新,是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回望中国白酒的现代化历程,茅台作为中国白酒产业的一面旗帜,始终以开拓者、引领者的姿态,在关键节点上为行业注入动力、指明方向。

企业层面,从传统工艺提炼与坚守,到微生物菌群研究的突破、酱香白酒风味物质图谱的构建,茅台用70余年的工业化实践,将传统酿造技艺升华为科学化、标准化的品质管理体系。

行业层面,从提出“竞合”发展理念,到发起“贵州白酒企业发展圆桌会议”,从推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到打造“茅台智库”汇聚行业智慧,茅台始终以“大企业、大格局”的胸怀,推动中国白酒从单点竞争迈向生态共荣。

这种名酒担当与产业血脉的交融,是茅台之强的深层密码,也是中国白酒能够屹立于世界酒业之林的关键支撑。

现在,作为中国白酒的领军者,茅台既承载着行业的期待,也肩负着更重的使命。在此我想谈谈对茅台发展的几点期待:

一、以科学精神锻造品质话语权,做行业技术创新的“灯塔”。

当前,消费者对白酒的认知正从“经验感知”转向“科学认知”。茅台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品质表达从“经验叙事”向“科学叙事”升级。

在基础研究层面,继续深化酱香型白酒风味物质组成、健康机理、陈化规律等核心课题的攻关,用科学数据构建“茅台品质语言体系”;在技术应用层面,强化绿色生产、数字化品控、区块链溯源等技术的落地,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技术创新范式。

二、以文化创新激活品牌生命力,做中国酒业文化输出的“旗舰”。

近年来,茅台已展现出文化赋能的标杆实践。2024年茅台发布《茅台玖章》这一文化纲领,系统性梳理文化脉络,为行业树立了文化体系化建设典范。此外,茅台不断落地茅台酒节、端午敬麦、感恩大典、茅友嘉年华、高亮丰收季等IP,并通过文创产品破圈年轻群体,实现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未来,期待茅台进一步以文化的“无形之矛”,推动茅台文化融入艺术、时尚等多元领域,构建可感知、可体验、可传播的文化叙事体系,用全球通行的文化语言,向世界讲述“一瓶酒与一方水土共生”的东方哲思,让茅台的品牌语言穿透圈层、触达全球。

三、以全球化视野开拓新蓝海,做中国白酒出海的“领航者”。

茅台作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白酒品牌,常年位居全球酒类品牌价值榜首,现已走进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茅台海外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0亿元关口,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可以在推动白酒出海方面实现新突破。

在标准对接层面,积极参与国际蒸馏酒标准制定,推动“酱香型白酒”成为世界通用品类标识;在市场建设层面,构建、扩大自主可控的海外渠道网络,让中国白酒真正走进海外消费者餐桌,让中国白酒香飘世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