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丨云酒头条
“一个男人要走多少路,才能称得上男子汉?”这是鲍勃·迪伦在《答案在风中飘》中提出的问题。
“我踩过很多的坑,交的学费以千万计、以亿计,希望你们别再踩。”8月9日,面对50余家酒类连锁企业代表,浙江商源集团(下称商源)董事长兼总裁朱跃明表达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当天,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组织来自全国20多个省的连锁企业代表,走进商源进行参观交流。
今年恰逢商源成立30周年。30年来,朱跃明与商源一路跋涉,寻找企业长久健康成长的答案。在经历了传统经销商、品牌运营商、渠道服务商、供应链增值服务提供商四次转型之后,朱跃明意识到,要找到答案,必须依靠更多人的力量,为此,他决定将商源打造成为一家开放的平台型企业。
“我们敞开怀抱,欢迎各行各业的人能够走进商源,与商源共同成长,共谋事业和发展”,关于商源的未来,朱跃明已然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朱跃明
█ “踩三轮车,太正常了!”
改革开放之初,“三轮车现象”并不鲜见——当年涌现出来的那一代优秀企业家中,很多人都是踩着三轮车开始创业,比如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
朱跃明同样如此。
朱跃明1968年出生于浙江兰溪,生肖属猴,他骨子里仿佛自带着一股爱折腾、不服输的劲头,也正是这股劲头支撑着他一路打拼。
高考落榜之后,朱跃明走出农村,先在义乌做纽扣批发,后到杭州从事酒水销售——踩着一辆三轮车,满载着各类酒水,走街串巷送货,这就是他来到杭州的第一份工作,其中的辛酸,只有他自己知道。
忆及这段经历,朱跃明既充满无奈,又满怀感恩。无奈的是,当时高考录取比例非常低,失意者众多,朱跃明就是其中之一。
“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农村人要走出来,只有几条路,一是当兵,一是考大学。这两条路都很难走,当兵需要好身体,大学考不上,找不到工作,就只剩一条路:经商。因此,踩三轮车太正常了。”
幸运的是,朱跃明遇到了好时代。
1994年,对于许多人而言,是陌生的,是模糊的。但是,对于朱跃明而言,那是一个终生难忘的年份,也是许多行业发展的分水岭。那一年,《公司法》出台,各行各业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头。商源集团的前身——浙江商业食品饮料批发公司得此机遇,才正式成立。
“是时代、国家的高速发展推动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是我朱跃明有多少本事,我只是运气好”,朱跃明坦言,“是时代创造了一波一波的机会,而我恰好抓住了。”
█ “我踩过的坑,你们别再踩!”
今天,浙江商源集团已经成长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头部流通企业,下一个目标是冲刺百亿。然而,取得今天的荣耀和地位之前,浙江商源集团也踩过很多坑。
定价权,是流通企业的最大痛点。
这一点,朱跃明感同身受。他曾经投入数千万开发产品,可惜由于没有定价权而处处受制。
“厂家负责生产,(应该)只赚生产的钱;市场的钱,应该以我们为主。我们给它做起来,品牌方又给我拿回去了,这我们不干了。一定得有机制来保护我们自己。”
为解决定价权问题,商源与设计公司合作搭建设计平台,从产品设计、内容设计、包装设计,到酒厂最拿手的酒体结构设计,全部包括在内,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不再受制于人。
朱跃明透露,2023年,他先后到过华北、华东、华南,与各地经销商展开交流、合作,目的也在于推动专项产品的流通。
“要成为大经销商,就一定要有专项产品。你的专项产品如果进入浙江,我们可以合作;反之,我们的一些专项产品进入了你们的区域,也可以相互合作,甚至可以联合起来去厂家做联合开发。”
在他看来,商源如今之所以敢于冲击百亿,就在于拥有了足够多的专项产品,“这是商源最主要的竞争力。如果这一点做不到,商源一定做不大,一定做不强。”
朱跃明认为,除了定价权问题,流通企业还面临着跨区域问题、复制问题、资本问题、人才问题等诸多问题。所有的问题归纳起来,可以形成一个问题:酒水流通企业为什么做不大?
以人才问题为例,商源也遭遇过人才断层问题。
人才断层是阻碍一个企业销售和利润增长最大的一个瓶颈。由于人员老化,理念不合,商源的发展动力、主端动力一度明显变弱,人才引进成为当务之急。
高管人才来自不同的行业,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才能顺利融入企业?对此,商源遵循九字原则:蹲下去、站起来、坐下来。
为此,商源在人才引进之后,并不要求他们立刻改变,而是请他们先“蹲下去”了解企业。“只有了解了企业,你才会融入企业,才能提出想法并付诸行动,才可能站起来,之后大家再坐下来一起探讨企业的发展,共同成就一番事业。”
30年来,商源正是带着这些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一步步转型变革,并最终找到解决路径。
朱跃明踩过的坑还有不少,比如由于项目前期调研不成熟导致投资失利,因为找不到发展方向而业绩长期停滞。朱跃明对此毫不掩饰,坦言相告,“希望我踩过的坑,没有人再踩!”
█ “开放的商源,欢迎大家加入!”
面对走进商源参观交流的50余家酒类连锁企业代表,朱跃明多次表示:“商源是开放的平台,欢迎大家加入。”
平台,是商源对于自己最新的定位。
目前,商源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期间历经了多次转型。
1994年,商源成为酒水批发商,成功代理了湘酒鬼、口子酒,占领了当时杭州的餐饮市场。
1998年,商源转为品牌运营商,买断了新疆著名品牌伊力特低度酒全国市场经销权,助力伊利特打开了浙江以及全国的市场,双方一直合作至今,成为酒业佳话。
2006年,商源又开始转向渠道商,成立了专门的渠道公司“久加久”,先后整合浙江、江苏餐饮渠道,成立了多家合资公司,掌握了市场话语权。
2009年,商源开始向供应商转变,致力于成为“供应链平台服务和行业价值链整合提供商”,通过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方面为上下游客户及合作伙伴提供专业服务,实现上下游合作伙伴的共好发展,打造共好生态圈。
目前,商源正在走向第五个发展阶段——平台化,成为以供应链为核心,集产品设计、品牌运营、文化展示、产品体验、酒文化传播、个性化定制等于一体的产业平台。具体包括打造一个平台,两个品牌——产品品牌和渠道品牌,建三张网——线上网、消费场景和物流网,形成一个生态闭环。
这是商源的大战略。
这一战略如果从商源名称由来的角度出发,可以得到更好的诠释,它深刻诠释着朱跃明对于经商之道的理解。
商之道共好,源之本真诚。共好,是做商的根本之道,不仅是合伙人共好,合作伙伴共好,行业上下也都要共好。真诚,则是做人做事的原则。任何事情不一定要做得完美,但是至少要做到问心无愧。
商源的“共好”理念,得到了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零售及连锁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禹的高度认可。
赵禹表示,商源是全国酒类企业,包括生产企业唯一一个提出共好理念的,而且整个团队一直在践行共好理念。“商源始终坚持广泛交朋友,不隐瞒优点,也不隐藏问题,而且善于把自己的问题呈现给大家共同探讨。这是商源30年来发展壮大、成为行业引领者的原因所在。”
带着“共好”理念,商源正在打造全新的产业平台。展望未来,朱跃明内心十分笃定。
“一年有四季,行业亦如此,现在就是我们自己的冬天。在冬天,我们应该做什么?要找出大致的方向,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对于企业而言,冬天没有什么可怕的,因为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经历,如果不经历,企业不可能长寿。”
这就是朱跃明为商源找到的答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