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酒团队(ID:YJTT2016)


哪里有热度,哪里就不缺“蹭热度”。


5月5日,港股上市公司兴铭控股发布公告称,与四川九德元康实业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内容包含大健康农业食品及白酒行业。


根据协议,兴铭控股将与四川九德元康联合开发大健康农业食品及白酒行业的产业链管理平台,该平台可透过OTO线上线下系统,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助力企业接触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并提升相关产品的销售及分销。


一站式供应链管理服务——字里行间都可以感受到目标的宏大。但无论是兴铭控股,还是四川九德元康,对于酒业来说,都不算是“熟面孔”。


它们是谁?立下如此宏愿,是否真的拥有实力与底气?



扒一扒兴铭控股和九德元康


官方资料显示,兴铭控股主要从事提供临时吊船及其他建筑设备的租赁服务,2017年,在港交所敲钟上市。


据其2月19日发布的三季度报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的9个月,兴铭控股实现收入3966.7万港元,同比减少4.8%;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612.7万港元,同比减少2.84%。


公告称,收入减少主要是由于固定吊船业务的交易所产生的收入减少所致。上市之前,兴铭控股作为香港临时吊床租赁市场的行业老大,市场份额一度超20%,上市后也因其“市值不大、估值不高、财务稳健”被分析师重点推荐。


但在上市后的几年里,因其收益来源结构单一,加之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出现天花板,兴铭控股陷入成长空间有限的困境。


兴铭控股公告介绍,四川九德元康主要从事大健康农业产品、智慧餐饮、白酒及电商业务,在大健康农业产品及白酒行业的产业链管理方面拥有庞大的网络。


官方资料显示,四川九德元康实业有限公司是九德牛商投资控股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核心业务是通过生态消费产业链而打造的多维度立体产融闭环系统,即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以社区店OTO服务为核心,以实体经济企业为载体,以产融系统结构闭环运行为依托,并以“实业、金融、资本、国策、趋势”五位一体的生态闭环运行为互联枢纽。


其商业模式中涉及实体、金融、新零售、物流、供应链、区块链技术等模块的分解与应用,目标是合力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一个万亿级的生态产业链集成系统,集民生综合服务、生态、健康、共建、共享、共赢的产融资管系统大平台。



目标“港股酒类第一股”,剑指千亿市值,为何都来做酒?


业绩持续承压,兴铭控股仿佛有些慌不择路。


2020年4月17日,兴铭控股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已于4月16日正式更名为“温莎金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被解读为兴铭控股有意从原有船舶租赁业务转型到金融科技领域,并进一步完成集团化经营。


彼时,针对改名,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吊船行业属于周期性行业,建造活动的减少会令该集团的临时吊船业务受损,进而对集团业绩造成影响,从盈利持续性来看,并不如金融科技等新兴行业”。且提出在更名完成后,新公司将着力加强金融及相关业务,借助区块链、大数据等解决方案和服务搭建相关产业生态,进一步拓展升级金融租赁业务。


短短一个月过后,5月29日,兴铭控股便再度发布公告称,由于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及营商环境等原因,董事会认为建议更名可能不再有益于集团业务发展,随后撤销了更名决定,回归原本主营船舶租赁等业务。


而一年后,兴铭控股再度转舵,又“蹭”上了白酒的热点。


被兴铭控股选中的四川九德元康,野心不小。


相关报道显示,2021年初,九德元康旗下九德玖品酒类供应链平台开始启动,称计划用三年时间将九德玖品打造成为重量级的白酒产业核心新零售服务平台,在全国布局百城万店新零售战略,发展万家以上优质合作商和经销商。


它的思路是,首先通过资本赋能产业的指导与培育,通过借壳上市,将九德玖品酒类供应链登陆香港酒类第一股的计划,并实现市值1000亿级的规模效应;然后通过资本赋能产业以及消费者,依托消费商逻辑让消费者间接的参与到财富的分配中来(消费商),整体实现“取之于民+用之于商+还之于民”的生态消费战略目标。


该报道显示,九德元康已于2021年3月在成都糖酒会上全面启动全国运营商招商大会,推出九德玖品的百城万店计划。


根据协议,九德元康应向兴铭控股提供与共享其现有人脉关系及分销网络,并负责根据协议的合作计划就大健康农业食品及白酒产品开展市场营销活动;兴铭控股则应向九德元康提供并共享现有人脉关系,利用其资本能力,根据市况及其业务策略考虑投资于大健康农业食品及白酒行业的上中下游板块。



港股,何时成了“蹭热点”的重灾区?


曾有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历史上共有1226家上市公司有过更名记录,占到上市公司总数的1/3,出现两次以上更名记录的公司有403家,有过3次以上更名记录的公司也超过百家,平均约两天就会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变更公司名称。


但A股的这项技能,几乎都是从港股“偷师”的。甚至还有人总结了港股的更名操作规律,“什么火,改什么名”“加中国、亚洲、国际、环球等高大上的字眼,换马甲”。


港股信阳毛尖可谓是此项技能的集大成者。


早些时候,信阳毛尖更名“国龙茅台”,一度引发行业热议。云酒头条曾专门刊文《做茶叶的拟改名,碰瓷茅台?(点击链接阅读原文),报道了其主营业务屡跨屡败的“跨界”史,最后这场闹剧,只维持了不到一周时间,就以其再度更名为“中国国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结束。


盘点这些爱更名的企业,更名理由无一例外是:董事会相信,新名称能为该公司确立更合适的企业形象及身份,将有利于该公司的业务发展,并符合该公司及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


但挖掘其深层次原因,多数是建立在业绩压力之上的挣扎。兴铭控股如此,信阳毛尖也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发现,港股涉酒上市公司,多数业绩承压


东建国际下设真宝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葡萄酒和其他酒类投资及贸易,多年以来业绩在亏转盈、盈转亏之间徘徊,截至2020年12月底止全年业绩,东建国际实现营业1.27亿元,同比增24.9%,亏损收窄至1955.6万元,每股亏损1.69港仙。有意思的是,东建国际也曾改名,在2017年,由三龙国际更名为东建国际。


美捷汇控股发布中期业绩,截至2020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实现收益3798.3万港元,同比减少44.42%;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541.2万港元,同比收窄53.89%;基本每股亏损0.16港仙。美捷汇控股在公告中指出,收益减少主要是由于红酒销售减少。


明华科技于2016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始开展其酒类业务,受疫情影响,截至2020年12月,集团酒类业务应占的收益减少至约人民币1006.7万元,2019年这一数据约为人民币4000.9万元,酒类业务的分部溢利约为人民币16.6万元,2019年这一数据约为278.8万元。


……


受疫情影响,多数行业仍未回归景气,酒类行业的快速升温,也吸引了更多“蹭热点”的目光。因此,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在投资与消费过程中,要注意甄别,避免被上当受骗。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