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芙蓉



2024年是中国白酒行业ESG(环境、社会与治理)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在监管政策和资本市场的双重推动下,ESG从“可选项”变为行业“必答题”,逐步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白酒国际化的接轨指标


随着4月财报季的到来,与企业年报一同披露的还有各上市白酒企业的ESG报告。2024年,21家上市白酒企业中有19家披露了ESG报告,ESG与财务业绩同频共振。


ESG的本土化实践是一个复杂的议题,中国白酒ESG发展仍处在探索式发展阶段,国际标准下的整体评级仍处于洼地。但上市白酒企业持续完善的步子迈得越来越快。


图片

2024年白酒ESG报告

亮点频出


综合来看,2024年白酒上市公司ESG报告在披露数量、披露规范、评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提升。这背后,不仅体现了白酒企业对ESG理念的深入理解和积极践行,更反映了行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的全面深化与拓展。


经云酒头条梳理,呈现出以下一些亮点。


首先,披露率进一步提高。


中国白酒行业集中披露ESG报告的时间并不长,如贵州茅台首次披露时间是2021年,五粮液、山西汾酒、水井坊等代表性企业2022年开始披露。


数据显示,2023年白酒上市公司的ESG报告披露率就已经达到一个量级,披露企业达18家,披露率达90%。2024年,这一数量增加至19家,新增企业为金种子酒。至此只有皇台酒业、岩石股份、太湖股份未披露。


可见,主要上市酒企已经将ESG建设及报告披露视为企业常规动作。不过迎驾贡酒、老白干酒、天佑德、伊力特四家为社会责任报告,而非ESG报告,这也体现了白酒行业ESG建设的有待完善。


其次,白酒ESG实践正在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引领”转型。


2024年5月1日,在证监会的指导下,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正式施行,强制近450家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其余上市公司自愿披露。


强制披露名单中,包括11家上市酒企——贵州茅台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泸州老窖、青岛啤酒、古井贡酒、重庆啤酒、今世缘、口子窖、水井坊。ESG强制披露的时代正式到来。


从上市白酒企业的ESG报告披露企业来看,包括珍酒李渡、顺鑫农业、舍得酒业、金徽酒、酒鬼酒、金种子酒均为主动自愿披露。行业企业正深刻认识到ESG发展对于企业市值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最后,与国际接轨,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加强。


据悉,贵州茅台2024年ESG报告首次引入“双重重要性”分析框架,通过筛选出产品安全与质量、保护自然生态、供应链管理、客户服务、合规运营和隐私及数据安全等16项兼具财务与影响双重重要性的议题,全面响应监管机构的最新合规指引。同时系统性对标全球权威指数机构明晟(MSCI)评级指标,加速与国际标准接轨。


图片

▎2024年12月,贵州茅台举办首个“零碳”会议


此外,五粮液、洋河股份、顺鑫农业、舍得酒业等企业2024年ESG报告同样建立了双重重要性评估流程。


对于呈现形式,贵州茅台、五粮液均以中英文双版本的形式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水井坊等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结合本土产业特色的同时,头部企业正加速融入ESG的国际化评估体系。


图片

环境议题是焦点,透明度显著提升


环境维度历来是白酒企业ESG实践的核心。


过去三年,在碳排放、水资源管理等环境议题方面,白酒企业信息披露透明度明显提升。2024年,多家企业还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如贵州茅台在水资源方面,2024年水资源消耗总量比2023年下降6.2%,水循环利用率超87%,2024年单位产品耗水较2023年降低7.28%,总抽取水量同比降低3.55%。


图片

▎贵州茅台核心产品水足迹测算图


同时贵州茅台首次增设了水足迹测算,首次测算产品碳足迹,节水减碳。


报告显示,贵州茅台进一步识别了各环节碳减排潜力,继续实现绿电使用100%覆盖。自2021年以来,贵州茅台单位工业总产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已连续3年持续下降,其中2024年较2020年下降3%,单位工业总产值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14%,单位工业总产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19%。


对于碳排放目标,贵州茅台计划2025年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整体能耗比重保持7%以上, 保持茅台产区与和义兴产区绿色电力100%覆盖;中长期,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


图片

图片

▎贵州茅台减排目标和核心产品碳足迹测算结果


五粮液制定目标显示,2030年前酿酒车间绿电使用占比将升至100%,冷却水回收利用率将升至超90%。


水井坊在国际公认的评级中一直居于前列。2024年,水井坊ESG报告首度披露了系统性碳减排目标:水井坊承诺在2024-2030年期间,通过生产技术升级与能效管理优化,实现范围一(直接排放)及范围二(外购能源间接排放)温室气体累计不低于60000吨的减排量。


同时,企业还将深化产业链协同,联动上下游合作伙伴构建低碳生态圈,通过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持续强化企业的长期发展韧性。


珍酒李渡上市仅两年,ESG建设成果成效显著。报告显示,相较于2021年,珍酒李渡已取得范围1、2碳排放强度降低49.7%,取水强度降低57.2%,绿色环保包材使用占比达99.1%,提前超额完成多项战略目标。


在绿色用电方面,珍酒李渡通过自建光伏、绿电交易和采购绿证等方式,绿电使用率超50%,预计2025年将达到100%。同时,其在2024年实现酒瓶“瓷改玻”22.6万个,光瓶系列产品销量达361万瓶,旗下珍酒、湘窖获“国家绿色工厂”称号,李渡获“省级绿色工厂”称号。


图片

▎珍酒李渡主要ESG评级情况


在此基础上,2024年珍酒李渡设立了“2850”双碳目标,明确提出2028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比国家提出的“3060目标”提前,彰显绿色低碳发展决心。


可以见得,主要白酒企业将环保相关节能减排相关成果与目标落实到了具体的数据上,透明度大大提升。


“最近几年的数据显示,白酒企业的环境维度评分升幅最大,对环境议题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这也让白酒企业整体ESG评级得到提升。”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中财绿指首席经济学家施懿宸表示。


但不得不承认行业ESG整体建设的不足,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例如,老白干酒、天佑德酒在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了污染物排放信息,未披露碳排放信息。金徽酒仅披露了减少碳排放量2519.47吨,未披露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2024年,白酒行业的ESG实践从被动合规迈向主动创新,头部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全产业链减碳、社会责任实践,逐步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


然而,评级分化、数据披露不统一、国际认可度低等问题仍需长期攻坚。未来,随着本土化标准的完善与国际话语权的提升,ESG或将成为白酒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推动白酒这一传统产业在可持续转型、国际化征程中焕发新活力。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