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红缨子高粱种植面积450万亩,产量在100万吨左右。其中贵州地区有273万亩,产量约70万吨;遵义地区种植面积162万亩,产量约44万吨。” 6月19日,2023年红缨子高粱质量提升培训会暨红缨子高粱2023年产销对接会在仁怀召开,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理事长涂佑能公布了今年红缨子高粱种植情况。 “当然,刚才我说的产量,是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今年黄淮流域河南、安徽等地就出现了大暴雨,对小麦收割造成了影响。”鉴于目前形势,涂佑能在会上提出,酒企和种植企业要高度重视高粱后期问题,要有所警惕、要未雨绸缪、要提前布局,同时加强对接合作,确保酱酒原料的供应安全。 ▲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理事长涂佑能 ➊ 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 酒用高粱品种 此次活动由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主办、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协办,受到了政府及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会上,国台酒业与金巨仁公司、劲牌茅台镇酒业与咏楠酿酒原料公司、珍酒与贵友粮油公司、贵州贵酒与丰禾农业公司、仁怀市红谷农业与百年金典酒庄、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与国台农业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产销对接。 据了解,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高粱种植技术科普培训为中心,指导全国各地的会员单位建立了万亩以上红缨子高粱种植基地100余个。截至目前,协会累计推广红缨子高粱2000万亩以上,创农业总产值800亿元以上,使会员与农户纯增收100亿元以上。 ▲贵州南繁基地已成熟的“红缨子519”(图源:好酒地理局) 如今,红缨子高粱已更新至第五代,其他品种如“红缨子519、619”等也在相继出炉(详情参看好酒地理局文章《一粒红缨子的“南渡北归“》)。 从全国范围来看,红缨子高粱已成推广面积最大的酒用高粱品种,为满足贵州酱香白酒的市场需求,保证白酒全产业链稳定发展,为千亿级白酒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提高农户的收益,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 为进一步唱响“红缨子”品牌,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邀请省内知名的词曲作家创作了《红缨子》歌曲,这也是仁怀市酱香型酒产业原料红缨子高粱的第一首歌曲。会上,与会人员还共同宣读了《红缨子产业宣言》,彰显了红缨子高粱产业从业人员以信立基、继往开来的人文精神和求真务实态度。 ➋ 7天3市8县30余镇 开展密集式生产指导 为提高红缨子高粱种植基地的建设、种植水平,主办方组织了红缨子高粱质量提升培训会。 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生产技术部部长赵振宇、浙江大学教授熊义勤、贵州大学教授李振华、仁怀市高级农艺师陈光达、贵州咏楠酿酒原料公司董事长吴传喜等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分别作“红缨子品质保障体系研究”及缨子高粱增产增效、强种健苗、病虫害防治、基地建设质量提升等方面发言和培训。 质量问题始终是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的主抓方向,“着力提升质量”也贯穿于协会工作中。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了解到,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专家组“下乡”,对各基地进行指导、培训。 6月8日-14日,在涂佑能的带领下,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欧先明、秘书长王大钊、协会专家组成员陈光达等深入贵州各地,密集式开展红缨子高粱生产技术指导、培训。 指导组一行从仁怀出发,走进遵义、铜仁、黔东南三个地级市(州),绥阳、正安、务川、石阡、施秉、余庆、镇远、岑巩等县份,历时7天,途经3个地级市(州)、8个县、30个乡镇,指导25余家种植企业,行程近2000公里。 云酒头条全程参与了这次活动,在实地观察和交流中,切身感受到贵州高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方面,红缨子种植的经济效应日益凸显,农民的种植意愿普遍提高;另一方面当地政府也在大力推动。遵义全市红粱种植面积有增无减,市委、市政府不仅成立了酱酒专班,还成立了“红粱”专班。 在走访的绥阳县和务川县,当地政府都是高度重视红粱产业,尤其是绥阳县,凭借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政策推动,已成为贵州名副其实的“种粱大县”;务川县、石阡县等地热量较高,海拔气候特别适宜种植红缨子高粱,正从种植洼地向高地跃迁。 但随着种植的扩张,也暴露出产业配套能力的滞后。部分红缨子高粱种植地区的技术还有待提高,粗放式种植依旧存在,对技术培训、生产设备需求较大,如何更加科学化种植、增产增效也摆在眼前。 会上,种植企业代表围绕红缨子高粱种植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交流、探讨。从仁怀市红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何韬、遵义红粱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菁鑫、遵义市贵友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中彬、贵州省陈贵元粮食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洋、贵州晶广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艾华、贵州国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等人的发言中,可以欣喜地看到,企业在发展中守正创新,正在为行业探索新路,也在着力解决行业面临的问题、痛点。 ➌ 红缨子育种技术 由2.0向3.0加快过渡 一粒红缨子高粱种子撬动了千亿级产业。红缨子高粱于酱酒产业,如同种子于农业,是酱香型白酒用高粱的“芯片”,关乎整个产业高粱种子战略安全、产业链建设。 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成立一年多时间来,开展以酿酒高粱为主的特色作物育种攻关,红缨子高粱种子取得了更大的突破。 据了解,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核心制种基地被国家农技中心认定为高粱作物领域全国唯一“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成功申报了“国家高粱(红粱)种植标准化示范区”,种子纯度连续三年达到99.9%,远高于国家标准98%的要求。公司的“红缨子”“红珍珠”两个品种被农业农村厅推介为贵州省农业主导品种。 2022年12月,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再次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5月,其先后入选了国家级“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和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6月6日,《贵州省2023年度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名单公示》发布,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上榜。 据了解,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贵州省仅两家公司入选,“科改示范企业”全省仅扩增4家。 ▲赵振宇 会上,赵振宇表示,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拥有行业内规模最大的种子繁育基地,制种面积大约占全国高粱种子繁育总面积的50%,助力仁怀市申报国家级制种大县。在茅台集团的支持下,红缨子公司不遗余力加大对科研的投入。 一是红缨子公司以年营业收入3%作为科研经费的最低阈值,进行科研经费投入。近三年红缨子公司累积科研经费投入1097.42万元,平均占营业收入比例为8.28%。 二是开展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茅台集团充分发挥资金、资源优势不断为红缨子公司赋能,先后与中科院遗传发育研究所、浙江大学、贵州大学、河南农科院等国内优质农业院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以科研项目形式助力红缨子育种技术由2.0向3.0加快过渡。 “红缨子公司积极整合集团内部优质人才资源,将茅台科学与技术研究院、茅台学院共18名农学博士纳入公司专家人才库,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人才2人,聚焦‘前端’规划和‘后端’咨询评估打造企业专家智库。同时积极优化员工结构,目前公司有合同制员工56人,本科以上农学专业科研人员21人,占比达37.5%;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科研人员13人,占比达23.2%;“十四五”末,硕博以上研究人员占比将达到30%。”赵振宇表示。 当前,贵州白酒产业仍处在大发展、大繁荣时期,无论是国家战略,还是有关政府部门单位,都是高位布局。 2022年,酱香白酒产业被调整为贵州十大工业之首,贵州白酒产业产值、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绝对值均迈过千亿元大关,产业的首位度不断提升,消费市场的占比逐年攀升。 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保障了茅台等白酒企业不同的用种需求,也为贵州省千亿级白酒产业奠定坚实的种业支撑。 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和茅台集团红缨子公司作为行业的核心和主心骨,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涂佑能表示,协会组织质量提升培训会和产销对接会,旨在让大家从宏观上有更清晰的认识,“希望大家保持战略定力,凝聚发展共识,做大做强红缨子高粱产业,为酱酒行业保驾护航,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让红缨子高粱惠及千家万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