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战场上的主角正潜移默化地从企业、品牌向产区过渡。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多次强调,产区之路是中国白酒产业的未来之路。2017年,中国酒业协会评选出了世界十大烈酒产区,即宿迁、亳州、遵义、宜宾、泸州、吕梁、苏格兰、干邑、波多黎各、瓜达拉哈拉。


近几年,位于中国的六大产区竞相发力产区打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然而,相较于其他产区,亳州的声量相对较小。2022年,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曾刊文《徽酒“无”产区?》(点击链接阅读原文),剖析了徽酒少提产区的缘由,并提出徽酒要补“三堂课”。


2023年,徽酒似乎加快了打造产区的脚步。


1月29日,亳州市委召开全市“开年第一会”,加快建设华夏酒城,构建“一核一区一圈多点”整体发展格局;2月21日,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网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华夏酒城”发展规划(2023-2027年)》意见建议的公告;5月10日,亳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官网正式发布《“华夏酒城”发展规划(2023-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



亳州要打造怎样的

“华夏酒城”?


目前,安徽的白酒产业格局可以说是“一超两强、群雄逐鹿”。


“一超”是指古井集团,“两强”则是指迎驾贡酒、口子窖,“群雄”则包括金种子、宣酒、高炉家、文王贡、临水、皖酒、店小二、金坛子等。


产区的大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引领,《规划》正是徽酒龙头古井集团所在的亳州,所推出的产区打造“路线图”。针对当地白酒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集群效应初步彰显的现状,《规划》阐明了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五大难题:

一是产业规划不清晰,对白酒产业重视程度不够;


二是产业配套不完善,产业链狭窄,白酒生态圈尚未形成;


三是企业梯度培育不够,无腰部企业支撑,白酒企业结构明显缺位;


四是品牌塑造力度不强,产区价值亟待提升;


五是要素制约突出,服务创新有待加强。

正视存在的问题,才能找准前进的方向。


《规划》明确提出了三大发展目标——


核心目标提升,企业梯次优化腰部企业壮实。到2027年,力争全市培育超10亿元企业2-3家,超5亿元企业5-8家,超亿元企业15-18家;产区价值凸显,“华夏酒城”地位得以巩固提升;全产业链升级,业态和品类丰富完备。


同时,还确定了“一核一区一圈多点”的白酒产业发展格局。


“一核”,即以古井集团为核心;“一区”,即聚焦“白酒+”“全产业链”,推动一批现有白酒企业“入园”,改造升级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新锐品牌,形成酒业发展示范区;“一圈”,即围绕建设华夏酒城,推动“白酒+”融合发展,形成白酒产业生态圈;“多点”,即鼓励散列在谯城区古井镇以外的白酒生产企业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推进科技创新、技改扩能,走“专精特新”个性化差异化之路。


从中不难看出,亳州正在描绘一个产业集群的蓝图。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卓鹏战略咨询董事长田卓鹏表示,产业集群崛起,产区才能崛起。就像波尔多一样,也拥有一级庄、二级庄、三级庄等不同梯队。



亳州的产区基因


有观点认为,白酒产区化的本质是地方政府推动的一种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式。遵义、宜宾、泸州等产区的发展壮大,其实可以侧面地证明这一点。


此前,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安徽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过要大力扶持以亳州、淮北、阜阳为中心的皖北主产区,以六安、滁州、合肥为中心的皖中主产区,以宣城、池州、马鞍山为中心的皖南主产区。


如今,亳州推出“华夏酒城”的发展规划,可以看作是徽酒在产区打造上的奋起直追。


《徽酒“无”产区?》中提到,亳州作为徽酒产区龙头,其辐射范围与能力有待增强。而《规划》中的路线,实际上就是在增强其辐射范围与能力。


云酒·中国酒业品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谏策咨询公司总经理刘圣松认为,《规划》的提出对于亳州产区内企业抱团发展、壮大产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但成功与否的关键还是要落在实处。


根据卓鹏战略的相关理论模型来看,超级产区需要有五大要素。而对照来看,亳州具备打造超级产区的基因,这五大要素体现在——


风土是基础,风土的唯一性和稀缺性决定了产区的价值。亳州风土的独特性,孕育了古井的淡雅浓香,使其与川派浓香、苏派浓香产生了区隔。


文脉是根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给产区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亳州基于文化构建的文化博览园、白酒文化小镇等,有助于吸纳全国的旅游人口。


龙头是名片,是聚合资源的核心、带动产区壮大的关键。目前,亳州的产业集群建设还有所不足,作为龙头的古井集团应该引领第二、第三梯队的构建与发展。


品类是需求,决定了产区的市场空间和发展上限。品类其实就是风味特点,亳州打造产业集群,保持产区内酒企的各美其美也是一个关键点。


集群是活力,产区集群生态可以让产区构建竞争壁垒。百花齐放才是春,亳州借助文化小镇的打造,可以打通第一、二、三产业,带动当地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产区之问

下一步走向何方?


从近几年白酒产区的发展来看,“产区”是范围内的企业个体联结起来形成一个集体的共振。这一过程中,个体连接成网,相互支持与协同,强化产区特色、提升产区优势,以此加强产区的整体竞争力。


当产区竞争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下一步的竞争方向又在哪里?


一是产区内分级。


田卓鹏认为,“分级”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他提到,在龙头企业之外,出现一批有品质、有价值、有利润、有规模的精品酒庄,对于打造产区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刘圣松在谈及《规划》时也表示,在利好背景下,安徽或者皖北地区能否凸显一两家精品酒庄,或是精品产区企业,应该值得关注。


事实上,这一观点正是产区梯队建设的一种具象呈现。精品酒庄或将成为产区建设第二、第三梯队时的一个重要选择。


二是构建产区品牌的价值体系。


产区竞争的本质是什么?刘圣松认为,是品类与品类之间的竞争,也是品牌与品牌之间的竞争。


某种程度来说,亳州打造产区就是要打造徽酒产区的品牌符号,构建徽酒产区的品牌价值体系,进而将产区品牌以及产区内的精品酒企推广出去,带动产区内的梯队企业集体走出亳州、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可以预见,未来各个产区根据自身实际所设计的发展思路、标准体系,从资源、品质、文化等多层面构建起产区优势,会成为竞争比拼的焦点。


届时,亳州“华夏酒城”能否将引领徽酒走向新的高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