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3日,烟台市商务局、烟台市财政局联合印发《烟台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下称细则)。《细则》围绕基建设施,产业建设、赛事产区推广、科教支持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
这不仅为烟台产区的各葡萄酒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包括奖励资金和优惠政策上大力扶持,为参赛酒庄、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动力。
➊
政策扶持
给酒企撑起坚强后盾
“市财政每年列支4000万元专项经费,对葡萄酒产业给予有效支持,全力推动葡萄酒产业高端化、生态化、品牌化发展。”这是《细则》给予烟台葡萄酒产业切实的资金支持和保障。
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葡萄酒产区之一,烟台葡萄酒无论从规模、产业链、品牌影响力上,都可以代表中国葡萄酒的产业水平和特色,从产能产值上看,烟台葡萄酒更是占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的一半及以上。
2022年6月,在烟台市首批葡萄酒产业发展资金发放会上,烟台市便兑现了2021年度首批葡萄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总金额约625万元,并为烟台十大酿酒葡萄优质示范园授牌,为葡萄酒企业纾困解难,全力支持产业发展。
烟台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在近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并多次在区域经济政策规划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首批葡萄酒产业发展资金发放会上,烟台市政协主席、葡萄酒产业链链长于永信表示,市委、市政府积极将烟台葡萄酒产业作为重点产业链进行推进,并且围绕“抓产业先抓产区”的思路,制定《“链长制”实施方案和产区建设实施方案》,构建“九个一”工作模式,积极开展上游优质基地打造、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等工作。
当前,中国葡萄酒产业增长仍面临较大压力,一方面葡萄酒消费占比在整体酒类消费占比中较低,消费端对葡萄酒生产的影响有待提升,有效的消费培育势在必行。
另一方面,葡萄酒产业近年来面临较大困难,产量、销售额、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虽然2021年规上企业有较为明显的利润提升(约为7%),但整体市场依旧处于低刺激阶段,此时的葡萄酒产业,急需注入一支强心剂。
➋
大赛赋能、政府褒奖
双抓手激发产业活力
首届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中国)大奖赛(IWGC)于2019年举行,三年来,大奖赛朝着“公平、公正、公开”不断升级,而“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定位,也为其赢得了广泛的企业支持和行业肯定。
“大奖赛我们去年也有参加,也获得了一些荣誉。”蓬莱安诺葡萄酒庄有限公司酿酒师邵亚男表示,在参加大奖赛之后,企业和产品的宣传都得到了赛事的有力支持。同时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同样对企业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
能为企业带来多大能量,是很多参赛单位最看重的赋能价值。大奖赛以探索“一杯好葡萄酒的中国标准”为使命,在评价标准上对标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国际葡萄酒暨烈酒大赛、柏林葡萄酒大赛等诸多国际著名赛事,在评选标准、质量把控、专业程度上都有很强的代表性。
大奖赛的赋能价值同样体现在覆盖赛事全程的传播。在赛事筹备的前期,通过媒体矩阵进行立体化传播,持续性地宣传预热以达到良好的舆论导向;赛事期间,将对于专家、评委、行业领袖的专访以及对于产品的同期推广,进一步提炼产品的价值;大奖赛结束后,赛事主办方将以拍卖的形式对获奖产品进行拍卖,同时通过建造展览馆,进行持续性的价值输出。
相较于大赛对于获奖产品的推广曝光,《细则》则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调整,在奖励力度上,对于参加国际性赛事的获奖单位,金奖奖励10万元,银奖奖励5万元,对于参加亚洲、国内赛事的获奖单位,最高一次性奖励5万元。
此外,《细则》的奖励同样在基建设施,产业建设、产区推介、科教支持中给予了强有力的资金和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对于产区起到的促进作用尤为巨大。
“整个烟台产区包括整个中国产区,各个产区、酒庄都在找寻彼此之间的共性。对于企业来说,在找寻产区共性的同时,也要发扬酒庄的典型和特色,发现一瓶好的葡萄酒应该要先从产区入手,每个产区都有其代表产品,让产品代替产区‘敲门’”,邵亚男说。
作为烟台市“专精特新”荣誉企业,烟台高升酒业有限公司对于产区以及中国标准有着自己的看法。相关负责人表示,“葡萄酒产区正如同本届赛事的评选范围一样,而葡萄酒企业发展的范围也不应局限在葡萄酒板块。葡萄酒的标准,应以饮用消费人群去划分,以发展的眼光去衡量,建立多重立体的标准。这反映在企业的产品体系中,就是系列分明、风格迥异的产品。”
可见,保持产区产品的多样性是提升产品活力的主要途径。大奖赛与政府政策的扶持从“品牌赋能”和“后盾建设”两个角度来保护产区的发展自由,以实现产区的快速、稳步增长。同时,葡萄酒产业也应当“青云直上”,秉承“包容、创新”原则,打破葡萄酒产区的“固本思维”,引入多种原料以及生产酿造工艺,拓展行业发展边界,为行业的发展壮大共同努力。
➌
“成长”是最大的奖励
《细则》提出,“产业扶持政策旨在促进我市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升产区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国际葡萄·葡萄酒城。”
而建立国际酒城,并不是简单的“有企业入驻,有原料、原酒、成品酒产出”这么简单。
国际酒城的建立,要在立足产品高质量、高标准的前提下,有机地向外拓展产品线,而产品线的拓展将会缔造如同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辐射经济”模式。
在辐射经济模式中,一个有着高成长、高投入、高回报的企业,将拥有最佳的发展空间和最优质的发展机遇。
在电子产品领域,这样的“成长型”企业同样存在。小米作为国产电子产品的一颗耀眼明星,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成长型企业、用户共创型企业”的发展理念,MIUI平台、小米论坛、知乎等均成为孵化企业成长的“优质用户资源土壤”。
小米的成功并非不可复制,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同样需要“优质的孵化土壤存在”。
邵亚男表示,“大奖赛的参与,对于企业的品类成长、市场宣传、品牌推广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企业而言,成长是最大的奖励”;高升酒业负责人表示:“产品要做到系列分明、风格迥异,要重视入门和大众消费人群的痛点需求,这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事”。
另有专家分析认为,葡萄酒企业的成长孵化应当立足“三个坚持”:
一是要坚持以产区特色作为标准。从产区入手,不单单只纠结于某一类型、某一品类、某一风味,要结合产区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酒体开发,并且结合消费者的实际需求,遴选出真正具有产区标志的特色产品。
二是坚持以“立足国内 对标国际”作为发展目标。葡萄酒的发展在国内有着长足的发展空间,伴随着年轻消费者数量的增加,产品的品质、品牌将更受消费者欢迎。立足国内、对标国际,将帮助葡萄酒产业实现快速的品牌背书,从而获取更有力的产品吸引力。
三是要坚持用好、用透政府扶持政策红利。利用好相关扶持政策,是葡萄酒企业成长孵化的重要环节。为此,葡萄酒产业应当广泛与政府沟通,积极参与基建建设、品类研究开发的活动,以开放式的胸怀进行产业交流,坚持产教研一体化,最终实现动态的产业赋能。
在未来,如同烟台产区一样的扶持力度将持续性出现,葡萄酒企业如何坐好顺风车,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将伴随着行业深度开发的不断演进而呈现出更多元的状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