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第一届全国评酒会在北京举行,包括白酒、黄酒、葡萄酒、果酒等103个酒样参评,最终评出全国名酒八种,包括茅台酒、汾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酒等四款白酒,绍兴鉴湖黄酒,以及张裕公司的葵花牌红葡萄酒、葵花牌味美思、金奖白兰地


名酒时代由此开启,从1952年至1989年,全国评酒会共举办五届,从四大名酒、老八大、新八大、十七大名酒,到各酒种佼佼者组成的名酒大家庭,中国酒类产业与市场的格局,因名酒的脱颖而出和发展,而发生了深刻改变。


二十世纪中叶,全球酒类市场的品牌格局,也在发生新变化。


苏格兰威士忌在美国市场快速增长,麦卡伦、格兰菲迪等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1966年,“尊尼获加”获得英女王颁发的出口成就奖,这是英国为出口持续赢利企业所颁发的官方最高奖项。


1957年,法国的白兰地生产商为了打开美国市场,为艾森豪威尔的67岁寿诞,送上两桶67年酒龄的陈酿,并在白宫广场举行盛大的赠酒仪式。在此之后,白兰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轩尼诗、马爹利、人头马们进一步获誉全球。


名酒的形成,背后有着复杂原因,一方面是“酒”本身的品质、历史等因素,一方面则是时代使然,经济、文化乃至国际关系等宏观因素,这种种“合力”共同造就了名酒。


名酒是谁?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认知一瓶酒,更是认知一段历史和一方水土,并洞察文明的差异与融合。


今年是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举办70周年。自1952年开启的名酒时代,带来了产业的飞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成果。在这个节点上,我们对名酒价值再认识,对名酒使命再思考,在某种程度,也是产业的反思与出发。


此举意义匪浅。




名酒与生态文明


纵观世界,名酒是酒类价值的极致代表,而酒类价值体系中的关键,便是生态。于是,在世界上的每一种名酒身上,我们都能发现生态文明的动人光辉。


在苏格兰,威士忌传统工艺是以当地特有的“泥煤”烘干麦芽,使其带有烟熏味。为苏格兰威士忌赋予“灵魂”的泥煤,其实就是苔藓类以及花草等植物腐败之后,经过千年降解和化学反应的碳化产物,当地有些泥煤田历史超过1万年。


泥煤不仅能用于制造威士忌,更能加强生物多样性并改善水质,它吸收的二氧化碳量是同等森林面积的四倍——然而,失去水分且暴露在外的干燥泥煤,会将碳释放回大气。


苏格兰威士忌产区正在致力修复泥煤地,投资用于恢复泥煤地的水分,使其重新成为碳的吸收和储存体。



在白兰地的顶级产区干邑,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威胁。当地最重要的酿酒葡萄“白玉霓”成熟期不断提前,酸度缺失,对干邑的品质、风格都造成了影响。而受制于AOC严苛规定,当地酒厂既无法改变酿造干邑的葡萄品种,也无法将生产活动转移到其他地区,以规避气温升高的情况。


名酒来自生态,名酒是生态文明的精华产物,名酒与生态,互为表里,息息相关。


中国名酒,尤其如此。


国际上的烈酒,一般以橡木桶陈放为主要的生香方法,而中国传统白酒则采取开放式发酵,完全依靠大自然生香,这就意味着中国名酒品质对生态的依赖性更强


这种依赖性不仅是当地取材用料,更需要生态中的微生物参与整个发酵、生香过程,对酒体风味的最终表现,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于是我们看到,茅台产自赤水河畔,在12987工艺里,是对当地原料特性、气候环境的极致利用;泸州老窖倚靠长江,国宝窖池的周围,是数百年来富集的酿酒微生物群落;杏花村里植被茂密、鸟语花香,更增汾酒之“净”;秦岭脚下山环水抱、地灵人杰,酿得西凤。



如果说酒是一种生态化产品,那中国白酒,或许是与自然最亲近、最和谐、最融洽的酒种,那些因生态、品质而获得盛誉、发展领先的中国名酒,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应有至深的实践与体会。


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总和,以此“标准”看名酒,会发现它们身上具有极强的样本性与典型性。


名酒是谁?首先要认识到名酒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特殊关系。



名酒与现代科学


名酒往往拥有古老的历史传承,这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名酒重于传统技艺而弱于现代科学。


事实并非如此,科学是名酒价值表现中的重要一环


伏特加以“纯粹”为目标,追求口感纯度最大化,为此,生产者们长期致力于蒸馏方法的改进研究。在十七世纪,产生了第一批拥有二到三台蒸馏器的酿酒作坊,使伏特加品质大幅提升;1879年,斯德哥尔摩的酿酒者发明了连续蒸馏法,以此得到“纯净酒精”,称之为“absolutrent(绝对纯)”,后来畅销全球的Absolut伏特加,正是来自该厂。


干邑的蒸馏,采用传统的“夏朗德蒸馏器”以实现二次蒸馏,这种蒸馏器的体积普遍较小,容量约为几百升,蒸馏得到的酒体口感较为浓郁;白兰地的另一著名产区雅文邑,则采用柱式连续蒸馏法,这种蒸馏法效率较高,蒸得酒体相对平淡。



苏格兰威士忌则大多使用壶式蒸馏器,其有着标志性的优雅“天鹅颈”。被誉为“威士忌中劳斯莱斯”的麦卡伦威士忌,以使用极小蒸馏器而著称,通过蒸馏器的特有尺寸与形状,使酒液最大程度接触铜表面,一方面增加热量,同时赋予酒体更深度、更丰富的口感。


对于这些世界著名烈酒,独特的蒸馏设备与技术,已成为标志性的一部分。


中国的名酒,同样是一块科学领域。而其中的不同则在于,中国名酒的科学性更多体现于微生物学,时至今日,白酒微生物研究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微生物学先驱陈騊声曾说:“如果有谁能把白酒的微生物研究透了,他能拿诺贝尔奖”;早在1956年,周恩来总理组织制订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白酒技术就作为高科技创新项目纳入其中,与原子弹、氢弹、火箭等重大研究并列在一起。



2014年,由江南大学、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等名酒企业共同完成的“基于风味导向的固态发酵白酒生产新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这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与白酒研究并列获奖的,是“大样本恒星演化与特殊恒星的形成”“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等最尖端研究成果。


在中国的每一种名酒背后,都藏着一个神奇的微观世界,而针对这种微观世界的研究,可能对人体健康、机理等方面带来重大成果


名酒是谁?它是科学产物,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名酒与文化流动


把时间周期拉长,我们在名酒形成过程中,还会发现文化流动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波尔多葡萄酒的成名,很大程度就是文化流动的结果。公元十二世纪,波尔多地区作为所属地女公爵的嫁妆,“陪嫁”给了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波尔多葡萄酒由此变成英国皇室用酒,畅销整个英国;


至十八世纪中期,英国成为海上霸主,在一路征战扩张中,已是英国人心头好的波尔多葡萄酒,也随之走向全世界。英国人走到哪里,就把它喝到哪里,最终形成了波尔多葡萄酒的全球市场格局。



白兰地在欧洲的盛行,与拿破仑和丘吉尔是有关系的。拿破仑时期,白兰地随着强大的法国文化潮流涌向欧洲,据传拿破仑每次出征,都要带上整桶的干邑佳酿,一句谚语很能说明问题“男孩喝葡萄酒,男人喝波特,英雄喝干邑”;丘吉尔是白兰地爱好者,二战之后,与著名的“V”字手势一起,白兰地被世界上更多人记住。


在文化流动中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恰恰是名酒的一种独特属性。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嗜好型享受更加贴近的消费品,更容易成为文化交流媒介,特别是来自发展领先国家的消费品,它既随着文化流动而行销迁徙,同时又承载、传输和推广文化,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名酒时代的第70个年头,中国名酒的国际化进程将加快。我们注意到2021年以来的一系列“政策链”: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对白酒英文名称进行修改,确定为“Chinese Baijiu”;


2022年6月即将实施的《白酒工业术语》《饮料酒术语和分类》两项国家标准,将白酒品质和技术标准的国际化接轨程度,推进了关键的一大步;


今年1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和工艺美术、白酒等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轻工产业‘走出去’”。

基于种种迹象,我们看到,名酒走向世界,承载文化“出海”的时机和条件越来越成熟,这不仅是提高文化影响,更是提高文化认同,提高白酒文化的符号性和代表性,为民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名酒是谁?在全球性的文化交流中,它可以也应当去扮演“使者”角色。



从生态文明、现代科学,到文化使者,重新认识名酒,也是在重新认识酒业,认识酒业于当下的价值和使命,认识酒业于未来的方向和路径


名酒70年,必将是一个新的出发点。


从1952年到2022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70年,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70年。以四大名酒和十七大名酒为牵引的酒业,为繁荣国家经济,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庆祝中国名酒评选70周年,纪念中国名酒以工匠精神、科技创新成就“中国制造”,推动实业强国,展示中国名酒70年的壮美画卷,让中国名酒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让璀璨的中国文明之光随中国名酒走向世界,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将组织举办中国名酒品牌70周年系列活动——


登长城之巅,开名酒华章;走进酒厂,现名酒生态、文化、传奇之美;于广州,展名酒70年辉煌成就;启澳门,名酒再出发,一起向未来。海内外中文媒体面向全球倾力呈现,说中国名酒,讲中国故事,展民族风采,为中国名酒走向未来开启阳光大道。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