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从实现“两瓶有其一”到瞄准“三瓶有其二”,川酒整体实力近年来始终领跑白酒行业。云酒头条内容团队走进川酒主要产区,探访多家川酒企业。在实地调研和走访中,感知川酒当前发展的最新脉搏,思考川酒稳健发展更深层的逻辑。
奋进川酒系列(点击链接可阅读原文):
《领先十年,川酒下一程的“理由”》
《如何打造好白酒酒庄?古川:先做“酒”,再做“庄”》
《文君归来》
《如何从一家原酒企业做到品牌酒占比70%?》
《在最激烈的市场打造根据地,这家川酒选择了什么“笨办法”?》
《对话卢中明:为了更懂消费者,丰谷做了什么?》
《耗资2亿建白酒酒庄,年产不到百吨,很多人说他是个“疯子”》
《地震换来的“教训”成特色储酒,这家酒企二次创业有啥新招?》
今年1月,四川省在川酒“十四五”目标中首次提出,要充分发挥川酒“浓酱双优”的独特优势。6月,四川省发布《推动四川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川酒十二条”正式落地。发挥四川作为全国浓香型白酒强省和唯一“浓酱双优”省的独特优势,依托长江上游优质浓香白酒核心产区和赤水河流域酱香酒谷,不断优化区域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产业协作水平,增强服务效能,提升产区原粮种植、白酒酿造、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品牌升级,打造全产业链共同进步发展。
关于“浓酱双优”,首先应该明确这是川酒正视和发掘自身优势之举,并非浓香白酒对当下酱酒热的妥协。在此基础上,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浓酱双优”其实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范本。作为优质浓香产区和优质酱香产区相交融的区域,泸州市无疑是川酒“浓酱双优”的前沿阵地。对于泸州这座酒城而言,白酒是其当仁不让的支柱型产业,“浓酱双优”绝不是仅局限于白酒层面的一项产业政策,更是泸州这座城市的城市个性、品牌资产和品牌价值。“浓酱双优”为泸州塑造了其白酒产业独特而领先的发展格局,以及巨大的发展空间。从产能规模来看,2019年全国白酒产量785.9万千升,其中泸州产能达196.8万千升,占比超过1/4。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385.1万千升,其中泸州产量达115.3万千升,占比已向1/3靠拢。泸州在产区规模上有着绝对优势,这成为其白酒产业进一步扩展市场格局和未来发展空间的基础。而“浓酱双优”,就是在规模优势的基础上,为泸州赋予格局优势。
在看得见的数据里,郎酒已实现年产优质酱酒4万吨,2022年这一数据将上升为5.5万吨;潭酒目前年产酱酒2万吨,加上其规划的扩改建项目,预计未来将实现酱酒年产能3.5万吨;川酒集团酱酒公司目前年产能1.5万吨,另有上万吨产能扩建项目正在快速推进当中。而在看不见的地方,巴蜀液酒业今年酱酒产能预计将达到万吨以上,而按照企业既定发展规划,未来酱酒产能在3万吨左右;国之荣耀酒业酱酒年产能有3000吨左右;桂康酒业有270余口新增酱酒窖池改造中……这几家企业,都属于“浓酱双优”的典型。11月,云酒头条(微信号:云酒头条)走访调研了泸州产区的十余家酒企,发现目前泸州有不少浓香型企业正在大力发展酱酒品类,这或许将成为泸州酱酒板块的潜在势力。“浓酱双优”的明确提出,让泸州数十年来积蓄的酱酒功底得到正名,“泸州规模”向“泸州质量”转变,泸州正在为进一步增强白酒产业经济韧性而努力。有了这一高度指示,酱酒活力得以被充分调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效能充分发挥,为泸州白酒划出了一个庞大的增量市场,结构调整带来了新发展格局,这无疑将是泸州产区未来最大的发展动力。“浓酱双优”格局的形成,让泸州产区有望在产业链结构和发展方式上实现全面领先。而在产区之外,“浓酱双优”还打开了城市发展的更多可能性。随着品牌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城市也开始寻求城市的品牌化。在品牌化的过程中,首先要求城市找到自己的特色,或者说个性。诚然,酒城已经是泸州城市品牌化发展的一大成果,定位也非常精准贴切。然而,中国的酒城、酒都,除泸州外,还有贵州仁怀、江苏宿迁、山西汾阳、四川宜宾,安徽亳州亦有一个酒都梦。即便排除酱香仁怀、清香汾阳,也还有三个浓香酒都与泸州争雄。泸州如何从中脱颖而出?它最鲜明的城市个性应该是什么?这时候,“浓酱双优”可以说给出了一个优秀答案,这是全世界独一份的特色。清华大学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季曾谈到,城市品牌是城市风格的展示,城市个性的表达,城市文化的集中体现,城市整体功能的抽象象征。按照此理论,“浓酱双优”则是泸州充分挖掘自身的各种资源,按照唯一性、排他性和权威性三原则,在众多酒城酒都中,甚至在万千城市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个性、灵魂与理念。无论从物质角度,还是上述“城市个性”而言,浓香和酱香的双重优势都是泸州独有的城市品牌资产,即使这是整个四川省提出的概念。当这种品牌资产完成早期积淀、厚积厚发、实现高度凝练(即“浓酱双优”概念的提出)之后,就会转化成为城市独有的品牌价值。所以说,“浓酱双优”为泸州这座城市赋予了丰富的价值内涵。城市品牌是“浓酱双优”所带来的抽象价值,而落到城市规划的具体操作上,它还给出了一套细致的方法论。首先表现在资源的充分利用上,包括城市建设资源、产业配套资源、产业投资资源等。泸州多年来作为酒城来打造建设,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也培育了一套成熟的产业发展机制,但过去多以浓香为主,未来泸州酱酒发展便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复制这一套成功经验。
泸州千亿白酒园区的成功打造,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其完善的配套产业是为了推动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发展,而“浓酱双优”的要义恰恰是推动产业聚集发展,让更广泛的企业参与进来。在外来投资上,“浓酱双优”把泸州隐藏的长处明明白白地展现出来,优势与优势相叠加,将吸引投资的机会放到最大。此外,就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浓香在泸州已经趋于饱和,各酒企陆续将其剩余价值发挥在酱酒上,亦是对土地资源、人才资源、原料资源等的物尽其用。不管哪个层面,这种充分利用资源的视角都对城市推动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其次在于生态上,包括对独特生态优势的挖掘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根源上说,“浓酱双优”其实是生态化的概念。川黔交界处这一独特的区位条件,给了泸州在美酒酿造产业上不可替代的先天优势,同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浓香产区和酱香产区,“浓酱双优”即是对其生态环境的直接表述。站在生态化发展的高度,生态保护始终是当今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命题,一切的产业政策都应该以此为转移。而“加强长江上游优质浓香白酒核心区和赤水河流域酱香酒谷的综合保护利用”则是“浓酱双优”的题中之义,这一举措无疑是把产业政策和城市生态发展结合起来的绝佳典范。这种可持续一方面表现在产业的可持续上。前文提到,浓香在泸州已经趋于其发展规模的上限,或者说在全国也有此趋势,但“浓酱双优”为泸州找到了新的可能性,而这将是巨大的产业可发展空间,是“1+1>2”的选择。
另一方面则是城市内涵的可持续。酒城之所以为酒城,不仅仅是因为酒够多、酒够香,更深层次的内涵是其历史、文化、技艺、匠人的相互作用。“浓酱双优”恰合时宜地为这些酒城底色赋予了新的机会和价值,创造性地盘活了泸州的各种酒城要素。一项优秀的产业政策,应当是能让城市的传统优势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社会与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浓酱双优”的落地,让酒城泸州再一次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榜样,它让我们看到,酒城的未来是多元的,是具有无限可能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